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3 03:15:00

導語: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策略論文

眾所周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書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品德被列為各才之首,有人說“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可見德之重要。

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密不可分。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一、當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存在問題的原因

當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有人感嘆,現在的孩子道德水平下降了。主要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霸氣十足、自私自利、脆弱、嬌氣、享樂主義、缺乏進取心、怕吃苦、冷漠、缺乏愛心、無禮貌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家庭背景

由于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些家庭過于溺愛孩子,在家中儼然是位小皇帝,加之經常還有四大護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保護,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孩大都產生蠻橫不講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而且這些孩子在家大都是重點保護對象,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極差,又不能吃苦,且心理素質也很差,經不起一小點的挫折。

1.2不健全的家庭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

一些家庭的不幸、父母的離異,這樣不健全的家庭給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也是不健全的。有些再婚后的后父或后母,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不關心,更有甚者,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拿孩子當出氣筒,使原來就不健全的心靈變得更加扭曲。

1.3社會上的一些壞風氣也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影響

近些年來,一些腐朽思想沉渣泛濫,諸如“黃、賭、毒”使不少學生深受其害,精神上受到污染,有些學生無心念書,有些學生過早成熟,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1.4一些家庭的錯誤導向對子女產生了惡劣影響

有些家庭,其父母的身教就讓人不敢茍同,比如:一些家長自私、貪小便宜、賭博等,這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就已種下不健康的種子。

有些家庭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欠缺,取而代之的是物質獎勵。子女在學校得高分便可發獎金,可以穿好的,吃好的。反之,則加以謾罵,或棍棒侍候。這樣,便導致子女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地去弄虛作假。

1.5個別教師的素質差,職業道德低下給學生帶來了不良影響

在教師隊伍中,仍然存在素質差,職業道德低下的人。一種是課堂上可以講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離開課堂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再一類是只教書不育人,成績好的是好學生,成績差的就是壞學生,這種思想認識和方式方法,常常引起學生的對抗情緒,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致使學生對教師的反感遞升對學習的反感,增加了學生的厭惡情緒。

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2.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首先應讓四項基本原則真正扎根于青少年的心里,使他們知道怎樣才是愛國的行為。其次要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教育。第三,要注意進行公民道德教育,既要強調個人對國家應盡的義務,強化其社會責任感。也要強化其參與國家與社會事務,享受應有的社會利益的權利意識;在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時,要以廣義的人道主義為基礎,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是以人的解放、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目的的。在教育過程中,還應摻插我國的歷史、國情教育。

2.2加強法制教育

通過學習法律知識,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什么是犯罪。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可以通過講座、圖片展覽、請勞教人員現身說法等形式。

2.3加強集體主義教育

人的個性發展必須反映社會的需要,但人的個性與社會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所以必須提倡“我為人人”的崇高風尚,大力倡導“集體主義精神”。

2.4加強學生行為規范的教育

學校教育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應把《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德育教育的起點和要求。公務員之家

2.5要創造一個德育教育的良好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有戰略遠見,要以民族的昌盛為已任,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領導,全社會都要努力關心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類學校都必須辦好“家長學?!保訌娂倚B撓担瑓f調家校教育。

2.6要建立一支有良好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教書育人的教師隊伍

教師必須為人師表,教師是千百名學生的焦點。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久而久之,學生很容易被潛移默化??傊?,只有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2.7強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中小學生富有榮辱感,樂意接受榮辱觀教育。學校老師要結合學生思想實際開展以愛國、愛校、愛家的教育,不做有損國家、學校和家庭的事;以為人服務、損己利人為榮,不做損人害人的事,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樹立勤勞簡樸、艱苦奮斗的精神,克服好逸惡勞,拈輕怕重的懶漢思想,總之,將“八榮”“八恥”具體化在實踐中,融化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系統工程里。這樣拓展德育的領域,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滲透到各學科的教育之中,各種活動課都要發揮其德育功能,以熱愛集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遵守集體紀律,完成集體活動內容為榮,以妨害集體、違規違紀、后進落伍為恥。學生在各項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義榮辱觀,從小養成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助人為樂等美德,就會成為知禮儀,有榮辱感的社會合格公民,成為社會主義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