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教育微電影作用分析
時間:2022-08-19 11:08:43
導語:大學生教育微電影作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微電影是一種新誕生的電影藝術,是一種新型的流行元素,一經誕生,就融入進了大學生的生活,備受推崇。尤其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微電影的運用和推廣越來越廣泛,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也都比較大,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方方面面,同時充分發揮了微電影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微電影
一、引言
從2008年開始,微電影就在我們的大學校園中迅速躥紅,并且流行于網絡,成了一種影響深厚的文化力量。微電影同正常電影的拍攝大致相同,不論在畫面感,鏡頭,語言都使得觀眾處在一種異常舒適的環境。但是微電影更符合大眾的口味,更適合在移動的時候觀看并且時長較短,播放形式廣泛,形式特別的靈活。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微電影已經占據了重要的引導地位。
二、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競爭環境下大學生自身重視知識能力輕視價值觀的問題凸顯,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政治理想信念。很多大學生對于自身的前途缺乏明確的目標,尤其在西方文化的滲透過程中,大學生的理論素養不高,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模糊、不穩定。不僅如此,很多大學生都追求入黨,但其中一部分對于黨的思想號召并不明確,受功利性的目的所影響和驅動。雖然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入黨資格審核越來越嚴格,但是很多大學生對于入黨還缺乏一定的共產主義信仰,這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都帶來了消極的影響。根據國家大學生學情調查可以了解到大多數大學生認可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解理想信念對個人發展的指導意義。學生欣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但由于大學生社會經歷不足,服務社會的信念還不夠堅定,沒能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發展緊密結合。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撐,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積極主動性都普遍較低,到課率以及作業的完成水平都不高,甚至很多大學生逃課后選擇去網吧打游戲,學生對于學習都存在著一定的應付心理。同時大學生個人理想信念影響著大學生個人素質修養,學生在學習過程和就業選擇過程中好高騖遠,缺乏堅韌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難點與重點,加強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勢在必行。
三、校園微電影的特征
(一)多元化。微電影受到當前大學生群體的廣泛關注和青睞,校園微電影在內容、傳播主體、傳播載體都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首先校園微電影的主題豐富,涉及成長過程的各個方面,例如心理健康、人際交往,社會實踐,家庭關系等。其傳播的主體也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點,可以是廣泛的大學生群體也可以是教師群體。其次,微電影的傳播方式與工具也具有多元化,可以在各種教育過程中借助各種不同的媒體工具實現傳播和推廣。(二)平民化。校園微電影的影片時長在20分鐘左右,制作成本較低,對制作要求不高。強調創意,是大學生個體發聲的重要途徑。學生立足自己當下的生活,以自己的生活感悟為創造靈感編寫劇本。而此時演員就由熱愛舞臺表演的同學自發參與。由于當代大學生總是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尤其是在愛情方面和事業競爭方面,使得他們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可他們一旦走出人生的低谷,絕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夠重新審視定義自身的價值。絕大多數由大學生制作的微電影,基本都反映了在大學期間處在浮躁與迷茫狀態中大學生內心成長和蛻變的歷程。大學生以獨特的視角通過鏡頭表達情感訴求,多數內容與自身生活經歷有關,青年大學生可以在其中或多或少產生一些共鳴。
四、校園微電影的幾點作用
大學的生活處于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微電影的出現體現了大學生各方面的自主性。在精神方面,大學生開始注重起了內心精神家園的建設,自主選擇作品觀看、甚至自主編排導演制作微電影,電影中心大多是大學生內心存在的矛盾、人生觀、價值觀、對未來的期盼向往,也就是理想信念的表達。理解優秀校園微電影的創作與傳播對塑造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的積極作用以及其在樹立崇高理想信念。(一)利用微電影的拍攝和制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微電影在當前大學生群體中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成為微電影的制作和策劃者。因此,為了有效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積極發揮個體的作用,可以積極利用微電影的制作和拍攝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在微電影的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多個學生成員的配合和協同,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及科學的職責分配,來提升大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大學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長處和優勢,為微電影的制作提供個性化的幫助,從而實現通力合作制作出品質高效的微電影,這對于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可以在微電影的制作和拍攝中,進行學生之間的深度的討論和交流,利用頭腦風暴法來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潛力,鼓勵個性化的思維,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標準和意識,這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有效的提升個人的藝術修養,同時也會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鼓勵大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去主動的探索美,學會觀察生活,讓大學生保持著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精神。實現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二)微電影更能滿足大學生對信息的需求。微電影是利用互聯網作為樞紐和關鍵點,主要是利用網絡門戶、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切實能夠保證微電影傳播的即時性,因此,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隨時隨地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大學生對微電影作品的關注。借助微電影,讓大學生真正的參與進社會實踐,以簡練故的故事內容,體現這個時代大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隨時隨地用這種方式傳播正能量,培育大學生對于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信念,并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不斷更正有些大學生對真善美的認知、提升大學生理想信仰的堅定。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仍舊懷揣著一顆熱誠的心,才能堅定不移為心中的理想信念努力奮斗。想要制作出能夠反映當下真實大學生活的題材,需要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引導大學生參與真實符合現狀的社會實踐,強化對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論是高校還是社會都要盡可能地為大學生制作微電影創造條件,例如提供經費方面支持和拍攝場地。社會實踐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于大學生開拓自身視野、增強自身能力、使自己更加融入社會、更加了解國情都有著促進作用。因此,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不僅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在自己的假期或者課余時間也要做一些社會實踐,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特長,自主積極的融入近這個現實的社會生活,達成社會實踐的真正目的。(三)微電影能夠提升大學生的良好體驗。微電影傳達的思想與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觀只存在形式差異,想強化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思想教育者也必須轉變觀念,大學生才是自我教育的主體,對現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應是更加切合實際融入生活;想要使學生做到自我教育并且能夠自我提升,必須尊重接受并加以利用微電影在大學生自我思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微電影為所有大學生構建了一個平等的溝通平臺,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了大學生內心的需求,變成他們自主下意識的行動,不斷的提高著他們的自我成長能力。微電影積極大力的營造大學生充斥著理想信念教育的大學生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積極、認真、健康、充滿著活力的校園文化要成為各個高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優質的微電影作為校園文化活動通過潛移默化和點滴滲透的方式影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以微電影為載體,開辟理想信念教育新空間微電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網絡新陣地,是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家園,要“道法自然”,做好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不能忽略這片大學生喜愛的芳草地。高校應成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以微電影為載體,構建廣闊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網絡新陣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輻射力。
五、總結
綜上所述,教育者要更加關注理解理想信念的價值,做學生心理建設的工程師,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現狀和時代背景,鼓勵學生積極制作校園微電影。其次,教育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對大學生的微電影創作進行合理引導,引導學生從網絡走向社會,去思考理想信念的真正含義從而真正走出一條德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民族歷史,融入現實生活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史秋衡,矯怡程.不同類型高校本科生源質量的實證研究——基于“國家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的數據分析復旦教育論壇[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1):18-23.
[2]許莛.論微電影的發展現狀及其社會意義[J].新聞傳播,2013(10):32-33.
[3]聶偉,吳舒.微電影:演變、機遇與挑戰[J].上海大學學報,2012(4):31-38.
[4]周忠成.微電影發展環境的現狀與對策[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3(5):96-99+138.
作者:康譯文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音頻技術在音樂創作和電影配樂的運用
- 下一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