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釋放法律的生命力
時間:2022-01-18 11:08:00
導語:怎樣有效釋放法律的生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記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我們如何理解憲法的統帥作用?
王利明:主席曾指出:“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依憲執政。”關于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統帥作用,我理解,首先,憲法是這個體系中的核心,具有至高崇尚的地位;其次,要在全社會樹立對憲法的信仰,建立憲法和法律至上的社會理念。
記者:法律體系形成后,我們是否將進入“釋法”時代?
王利明:法律體系建成后,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大重要任務:一是如何使“紙面上的法律(lawinpaper)”變為“行動中的法律(lawinaction)”;二是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現有法律的實際效果。這兩個問題都離不開科學的法律解釋。
在法律體系初步形成以后,當前和今后的法治建設所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有效解釋和利用現有法律。法律解釋活動越發達,科學性越強,成文法的生命力就越長久,其在社會生活中的規范效果就越明顯。法律解釋活動還可以有效地克服成文法的漏洞,彌補其不足,成為克服成文法剛性的“潤滑劑”。如果相關的解釋技術比較落后,成文法在遭遇挑戰之后的生命力就顯得十分脆弱。
眼下,在民事、刑事和行政等領域,相關的基本法律都已經頒行。這些法律還沒有完全發揮其應有的全部效果,因此,在現階段,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解釋彌補現有法律體系的不足,消除現有法律之間的矛盾,使法律得到有效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立法的效用。
這正是法律解釋在今天所應發揮的功能。
因此,無論是立法者,還是司法者,都應當高度重視法律解釋問題,法學研究也應當比以往更為重視法律解釋。這也是成文法國家法律發展史上的重要規律。我們也熱切期盼這樣一個“解釋學時代”在我國的出現。法學研究工作也應當充分把握這一趨勢,開展具有前瞻性的學術研究,尤其是要加強對法律解釋學的關注。
記者: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在保證國家法律的正確、統一實施方面,司法機關擔負職責的重要性將更加顯現。對此,您有何見解?
王利明:是的,我認為司法機關承擔的最主要的責任在于,要確保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是構建法治社會的保障,也是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司法越公正,整個社會才更有凝聚力,并能真正保持社會的穩定。我國在進入市場經濟為基本構架的社會以后,社會轉型所導致的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加劇,各種社會沖突,將是社會要經常面對的問題。解決社會沖突制度化的手段,就是公正的司法。它使各種民間的糾紛得到及時的化解,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矛盾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各種利益尖銳的沖突能得到平衡。所以,公正的司法在政治及社會體系中所具有的地位可以稱為平衡器。在社會轉型的時期,把各種社會沖突通過訴訟和審判機制予以吸收和中和,把尖銳的矛盾轉化為技術問題,通過一定的程序得到公正的解決,正是司法所需要發揮的獨特的功能。
記者:您認為司法機關可從哪幾方面力促“公正司法”?王利明:首先,司法機關必須積極穩妥地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體制,從制度上保證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
其次,需要進一步完善訴訟程序。建立和完善審判流程管理制度,形成促進司法公正的審判運作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對司法機關的監督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從體制上強化對審判權、檢察權的監督和制約,有效防止司法腐敗。
保障司法公正,還需要司法人員保持對法律的敬畏和尊崇,法官、檢察官要以謙卑的、虔誠的態度對待法律。
- 上一篇:農業增收工作經驗交流
- 下一篇:農村公路建設管治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