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調查

時間:2022-03-19 10:13:36

導語: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調查

摘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基石。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當今的中學生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但在當下的生活中,由于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相對淡薄,校園欺凌等一系列中學生違法行為發生頻率依然較高。增強中學生法律意識,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為了了解學生的法律知識的水平,本次調查以臨沂某中學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當前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情況。根據得到的相關數據,認真思考和探討中學生的憲法知識的普及情況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理對策。同時,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憲法知識缺乏的情況本文對中學生憲法知識的培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學生;憲法知識;法律意識

由于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而引起的違法犯罪行為,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十分突出的社會問題,甚至有人提出,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誰就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普及憲法知識,思考和探討青少年犯罪問題,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理對策,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有序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本次調查以問卷形式通過實地調查得到。問卷總共三份,分為學校層面,面對的是學生和老師;家庭層面,主要是學生家長;社會層面,主要是借助于網絡調查。調查樣本中,發放學生調查問卷為1000份,收回965份,發放教師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60份,發放家長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20份。借助網絡調查工具,有600余人參與相關問題的回答。

一、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情況調查

(一)學校層面。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統計與分析,學校對于憲法知識重視性不夠,成為學校難以普及憲法知識的最重要原因。調查數據顯示:學生認為學校沒有進行相關憲法知識培養的占被調查總數的60%。許多老師認為憲法知識等法律知識,在當下的考試中作為不明顯,所以根本沒當做一門主課來認識,從而使得學生的憲法知識匱乏,進而導致了憲法知識的普及率很低。尤其對于高中生而言,升學壓力大,家長們都認為自己的子女應該考上重點大學,因此學校的中心工作也著重抓好學生的文化課學習,這使憲法知識的培養難以提到學校課程當中。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憲法知識的培養與中學生日常生活聯系不夠密切,成為憲法知識在學校普及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在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或者政治教材中,只有少量法律常識,沒有將學生聯系比較密切的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的內容系統貫穿到教材之中。在目前已有教材中,學生只能了解一個法律名詞而已,而對自身的行為辨別力較為薄弱。根據查閱相關資料,目前的研究表明:當前中學生犯罪違法行為產生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好奇的想法;第二,邪念的產生;第三,行為的實施;第四,傷害結果的出現。這一系列過程的發生,源于中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憲法知識的培養不到位所造成。憲法知識的普及不到位,加之當前的中學生缺乏最基本的社會知識、道德知識和相關的人際關系知識,在處于青少年特殊的年齡階段,很多行為的實施就沒有考慮到后果。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缺少甚至沒有專業化的法律課教師,成為憲法知識難以在學校層面普及的第三大原因所在。在調查中發現,有80%左右的教師對憲法知識知道一點,有近10%教師就沒有相關的憲法知識,對憲法知識比較熟悉的教師占不到教師總數的三成(不足30%),教師憲法知識的相對匱乏,師資力量的配備上存在問題,成為制約憲法知識普及的原因。有時出于上級的要求或者課程的需要,有些教師只好硬著頭皮“現學現教”??梢?,學校的重視性不夠,當前的法律教育脫離了學生的實際,以及師資力量的配備上存在問題,是當前憲法知識在學校層面難以普及的原因。(二)家庭層面。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法律教育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調查中發現,只有20%左右的家庭會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的憲法知識等法律知識的普及教育,有70%左右的家庭會有法律教育內容的涉及。但令人遺憾的是,有近二成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幾乎不涉及到法律相關的內容。之所以出現這樣現象,主要是由于家長個人知識背景的不同。從調查問卷的情況來看,有相關法律背景的家長或者有一定法律知識儲備的家長占所有調查家長的比例不足五成。在中國的家庭教育,長期受到重倫理,輕法治的影響,在原生家庭對學生產生日益重要作用的今天,憲法知識等法律知識在家庭的普及情況不容樂觀?;跉v史原因和現實因素,家庭教育中存在法律教育意識淡薄的情況由來已久。但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今天,進一步強化孩子原生家庭的法律氛圍的營造,從短期看,是學生憲法等知識普及的需要,從長期來,是國家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培養青少年憲法知識的方法調查

(一)加強校園宣傳是當務之急。通過對《憲法》的學習,促進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樹立憲法至高無上,憲法是公民權利的重要保障這一基本的觀念。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憲法的重要地位,認識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內容方面,憲法規定了這個國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在法律效力上,憲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在校園中,要通過校園宣傳欄、教室內黑板報以及校園廣播等傳播方式,讓憲法知識變的眾所周知。比如說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理解憲法的形成過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了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新時期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依據。從法律的制定過程中,明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進而明確憲法的基本出發點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憲法知識的普及對每一個公民而言都意義重大。(二)注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相互配合。中學生憲法知識的普及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兩個單位或者部門可以做到,必須形成有效的合力。具體而言,就要做到法律教育與德育工作兩手都要抓,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這一工作中來。面對當前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校園欺凌事件,學校應采取嚴肅的態度,通知家長來學校了解相關的情況,共同教育學生,要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F場處理,從快解決,既有利于問題的處理,也避免了隱患的保留。情節較為嚴重的,特別是構成犯罪的,一定要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樹正氣、凈風氣。(三)強化學生的體驗生活,密切與學生的聯系。除了要編訂適合學生學習的校本教材,對教師進行相應的法律知識的培養外,還要開展社會實踐為主的自我教育活動。比如說,可以以假期實踐活動的形式,進社區,進“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開設模擬法庭等形式,增強學生法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憲法知識的培養,要從學生身邊入手,從《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入手,明確什么是符合個人身份的,是可以做的;什么行為不符合個人的學生身份的,是不可以做甚至是禁止做的。要明確自由的相對性,要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在日常生活行為中,要采取正確的策略面對可能遇到的不法侵害,要善于聯系周圍的人群,要充分利用好110報警電話。

三、結語

當前,中學生憲法知識的普及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在學校和家庭等層面,憲法知識的普及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青少年法律知識匱乏,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但可喜的是,當前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到,中學生憲法知識普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中學生憲法知識,提高中學生憲法知識的普及率,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時代條件下,公民憲法知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國家的民主法治進程的推進,希望在廣大的中學生身上,這是這個國家和民族是希望所在。為推進中學生的憲法知識的全面普及,全社會的力量應該充分調動起來,全員參與。

作者:劉瀟蔓 單位:山東省臨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