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分析
時間:2022-05-08 08:57:58
導語: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管理衛生管理體制是國家順利進行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再加上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逐漸受到關注,對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已經很難適應目前國情的需要,所以,必須對我國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不僅適應國家的發展,而且對國家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所以,加強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是我國目前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
1公共衛生管理體制
1.1公共衛生的含義
公共衛生與常說的醫療服務是從某些方面來說還是有一定差別的,美國城鄉衛生行政人員委員會對公共衛生定義為“公共衛生是通過評價、政策發展和保障措施來預防疾病、延長人壽命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門科學和藝術”。公共衛生服務從社會效益回報時間上來看是相對較長的服務,但是是一種相對來說成本比較低的而且能夠起到良好效果的服務工作。目前在國外,公共衛生服務在各個國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公共衛生工作中政府的干預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國家對公共衛生服務制定相關的規定,以便于更好地發揮各級政府的作用。
1.2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含義
公共衛生管理機制就是指為管理公共衛生所設置的機構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等的統一稱呼。公共衛生管理是政府為了履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在疾病的防治方面采取的有效的措施,比如說制定相關的衛生政策,建立衛生服務組織機構等工作。
1.3公共衛生管理的性質
公共衛生管理是政府的行政行為,也就具備行政行為的某些特性,包括組織性、互動性、開放性、強制性和適應性。公共衛生管理的主體是國家的行政人員,客體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等。行政人員的行政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的整體意志的反應,實施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有利于促進國家的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對人民的生活有良好的保障。
2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必要性
2.1是國家政治經濟穩定發展的需要
公共衛生關系到國家廣大人民的健康,公共衛生是政府的行為,政府通過實施一定的公益事業保障人民健康,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必須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相協調。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化學制品等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果公共衛生功能無法跟上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帶來新的健康危害。公共衛生管理是面向整個社會的,它的有效性與社會矛盾有直接關系,是社會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的關鍵,也反映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好壞。公共衛生事業面向全體人民,切實關系到廣大人民的生活狀況,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能夠使國家贏得民心,穩定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發展。
2.2公共衛生是保障國家廣大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
公共衛生代表了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根本利益,有效提高公民的的健康素質,公共衛生具有健康監測和分析的作用,可以有效處理突發的流行疾病等公共衛生事件,公共衛生可以建立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有效項目,可以增強社區公共衛生意識,維持政府及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合作,公共搞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水平,促進公共衛生服務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更好的維護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2.3對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順應了事業單位改革的需要
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事業單位也在進行相應的調整,公共衛生是政府的行為,具有行政性的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應當從全局、從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前景上對公共衛生事業進行分析,全面衡量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政府方面應當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保證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穩定。
3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目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現狀
3.1.1指導思想問題
公共衛生關系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人民群眾的公共衛生狀況是疾病肆意流行,人民健康得不到保障,那么社會經濟無論如何發展都沒有意義,公共衛生的核心是公眾健康,是政府的行政行為,但是由于國家財政撥款的不足導致有些地方疾病預防工作不到位。并且因為利益的驅動,很少有人從事公共衛生工作。做為執法者的相關衛生行政部門,沒有清楚的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認為衛生執法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而產生工作上的消極行為,這種思想嚴重影響著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
3.1.2缺乏強有力的權威指揮系統
在2003年我國出現的非典疾病,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系統應急機制的不健全,如果在當時有完善的應急指揮系統,非典疾病在一定的時間內就能夠得到良好的控制。應急機制的不健全,暴露各個部門之間沒有有效的協作,在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面前,政府各部門的協調處理機制并不完善。
3.1.3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公共衛生專業要求工作人員既要掌握專業的知識又要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根據資料顯示,高學歷的工作人員集中于城市之中,而占人口總數70%的農村,相關的衛生技術人員素質不高,經費的匱乏無法購進相應的設備,鄉鎮公共衛生工作仍然沒有得到發展,人力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導致鄉鎮公共衛生狀況落后。
3.2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3.2.1公共衛生法律法規不完善
我國頒布了很多關于公共衛生的法律法規,在眾多的法律法規的標準上,有些規定已經與社會的實際情況不適應了,不利于公共衛生活動的開展也不利于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公共衛生法律法規,不在量的多少,而是相關法律法規可以根據社會地發展不斷的去完善,不斷的去適應社會的發展。
3.2.2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沒有理順
衛生行政部門下屬的事業單位有衛生監督與疾病預防控制、醫療保健等機構,衛生監督體系作為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一部分,是維護正常衛生秩序和醫療服務秩序,保護人民健康的重要保證。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衛生監督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工作效率不高,無法對同級機構實施有效的監督,無法適應人民群眾健康的需要,監督執法和醫療機構管理不到位,導致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混亂。
3.2.3公共衛生執法力量分散,難以形成合力
由于法律法規內容上重疊交叉導致公共衛生監督執法部門其內部存在交叉執法、重復監督的現象,衛生監督職能分散在各個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分散的執法給管理帶來一定的負擔,同時也很容易導致相互依賴的局面。3.2.4執法有償服務影響執法公正我國對公共衛生投入的不足,各機構開展有償服務,這樣的工作模式嚴重影響了衛生監督執法的公正性,形成了那些沒有收入社會性的監督工作沒有人干的現象。由于公共衛生管理部門的職能交叉重疊,造成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機構上下級之間出現利益爭搶現象,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損壞國家行政執法的形象。
4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的措施
4.1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策
積極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實行決策與執行分開的形式,將執法權交給更多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政府部門主要負責制定政策的職能,市場的監管由專門的執法部門進行。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相關的政策,就要把政策落到實處,響應國家法律法規,地方政府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的投入,把公共衛生預防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4.2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機制
吸取非典病情的教訓,建立完善的應對突發事件的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在全國各地建設相關的疫情監測機構,對相關的疾病或者疫情進行分析判斷,對重大的傳染性疾病能夠盡快的做出相關的應對措施并進行良好的控制,提高重大疾病發生時應急救治的能力。
4.3政府加大財政支出,提供保障
政府加大對公共衛生的財政投入,尤其是鄉鎮的公共衛生,給予足夠的經費保證,充足的經費才能保證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進一步改革。
4.4明確各工作崗位的職責范圍,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
監督機構按照規定的權限依法行政,做好作為監督員的職責,在職權范圍內的嚴格執行,切忌違規越權失職行為的發生。制定嚴格的內部工作制度,內部工作制度的更具有約束性,針對性也更強,執行的效果也會更好。
4.5建立健全的網絡信息系統
建立完善的信息公開制度,讓全社會能夠及時的了解公共信息,電子化的網絡信息系統能及時預見可能會出現的危險,一旦有重大的疫情事故發生,能夠根據預先設定的方案,迅速的做出處理,將危險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5結語
公共衛生管理是我國衛生管理事物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對我國人口健康素質有良好的作用。加強我國公共衛生管理機制的改革首先要明確我國公共衛生管理中的現有的問題,針對問題一一解決,從制度上,財政上最大限度的給公共衛生管理提供便利,使公共衛生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全面提高國民的整體身體素質。
作者:肖穎 單位:重慶市南岸區南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張日銘.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研究[J].北京: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9):224.
[2]高文慧.論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
[3]單杰,徐兆云,李建平,等.當前公共衛生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0(11):695.
- 上一篇: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論文
- 下一篇:企業管理現代化論文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