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對策思考

時間:2022-07-08 02:42:55

導語: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對策思考

【摘要】交通綠色發展是我國交通行業“十三五”時期的重要部署,如何在發展與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之間尋求平衡,是各個交通節能減排工作者所思考的。本文通過對重慶交通節能減排對策的探討,認為構造綠色體系能夠對交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其對于推進交通現代化具有引領作用。

【關鍵詞】綠色交通;節能減排

1引言

當前時期,人口增長過快與能源、環境等資源短缺矛盾顯著,這導致交通行業發展面臨瓶頸。重慶市在貫徹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和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重大決策過程中,交通行業的轉型發展面臨既要提質增效又要節能減排的雙重壓力。如何采取有效的對策加速交通行業轉型升級,既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對產業布局、區域發展的引領作用,又減少交通運輸能耗,實現清潔化和低碳化,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交通運輸持續發展,是當前時期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

2節能減排現狀分析

2.1國內現狀。2.1.1交通能耗大,能耗結構不合理交通行業現階段仍是我國能源消耗增長最快的行業,建設期消耗了大量的材料、資源和能源,運營期消耗了大量的汽(柴)油。其中每年的建設耗能占全社會總耗能的比例已接近50%,其已超過工業能耗。而運營期汽(柴)油仍是主要能源,其占比超過90%,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占比不到5%。2.1.2交通運輸加重空氣污染。汽車尾氣污染問題已成為國內各大城市治理的首要問題,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其還能導致酸雨、溫室效應等環境污染。交通運營過程中污染防治壓力較大,其產生的大氣污染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2.1.3國家法規政策。為了推動全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修改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1],交通行業結合實際頒布了實施節約能源法細則[2]。國務院出臺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3]也明確要求促進交通運輸向節能、環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為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環保部已關于輕型車將于2020年7月1日強制執行“國六”排放的通知[4],全國各地也分分響應出臺實施細則。2.2重慶市現狀。近年來,重慶市加快推進交通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多措并舉推進節能減排綠色循環體系,其主要措施就包括制定了《重慶市公路水路交通節能減排中長期規劃》[5]指導全市交通系統節能減排工作。作為低碳交通運輸試點城市,目前低碳出行、綠色交通在重慶市范圍內發展迅速,“十二五”期間,在低碳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重慶市實施完成普通國省道瀝青路面冷再生利用132km、水泥破碎再生路面336km,干線公路路面循環利用率達到80%;在低碳交通運輸裝備領域,主城區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占比達到99.3%,清潔能源出租車占比100%,CNG(壓縮天然氣)公交車、CNG出租車已全面覆蓋38個區縣;“十二五”期間,重慶市試點項目年節能量4.02萬t標準煤,替代燃料量7.54萬t標準油,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34萬t。

3主要對策

雖然現階段重慶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效,但仍應繼續為實現交通轉型、交通可持續發展努力。為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借鑒國內外的發展成果和經驗,結合重慶交通行業自身的情況以及其發展的特點,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3.1綠色交通。3.1.1軌道交通。軌道交通具有運能大、速達、班次密、安全舒適、準點率高、全天候、運費低和節能環保等優點,重慶市軌道交通已公布了“一環十七線”以及總里程800km的規劃布局。預計到2020年,通車里程將達到350km,可減少4.6萬班次的地面公共汽車。因此優先發展軌道交通并結合實際情況建設“P+R”城市停車場對提倡綠色出行,推進交通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現重慶市已投入的“P+R”城市停車場有1號線的大學城、賴家橋、雙碑、石井坡車站等6座車站;3號線的嘉州路、童家院子、岔路口、大山村、等9座車站;6號線的冉家壩、江北城等7車站,其它軌道線路也均規劃有“P+R”城市停車場。3.1.2快速公交。快速公交在其它城市發展比較成熟,在重慶還未大面積推廣。快速公交主要是在道路中間設置公交專用通道,其比常規公交提速至少一倍,可作為軌道交通的良好補充。在布局快速公交過程中應結合其與常規公交、軌道交通以及公交專用道的有效結合,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反而增加能源消耗。3.1.3公交專用道。為給予重慶公交車較高的道路使用權,減少延誤,縮短行程時間,提高城市公交服務水平和吸引力,2017年9月12日,重慶首段城市公交優先道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4個路段共105km。對公交系統進行規劃與設計時,同樣應結合軌道交通的布局,形成互補作用,這樣可以從根本上實現一體化交通系統,有效緩解公交在道路運營過程中的擁擠程度,提高運行速度,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低碳出行。3.2綠色能源。在已有發展小排量、混合動力等節能環保型汽車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運用以及增強能源的循環利用,可有效減少資源使用及環境污染。例如可重點發展廢舊材料再生利用、光伏發電、節能照明、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綠色公路;重點發展LED節能照明、清潔能源利用、港口機械油改電的綠色港口;重點發展生態護岸、太陽能航標技術的綠色航道;重點發展地源熱泵系統、建筑墻體保溫等技術的綠色交通樞紐。3.3綠色技術。目前,我國綠色能源技術在世界范圍內仍處于較低水平,雖然國家政策、資金大力支持,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系統等核心技術扔掌握在國外少數企業手中,導致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與進口產品的競爭力低。因此,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支撐體系,開展節約能源資源關鍵技術集成示范;編制國家有關新能源的生產、測試的技術規范,促進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的遴選、鑒定、推廣、應用機制;推動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等多項措施,均能對形成綠色技術從科研、設計到制造完整的產業鏈具有積極意義。3.4綠色思想。節能減提實施過程中,應充分發揮社會和公眾的力量,積極引導和獲得廣大公眾的參與與支持。交通行業的節能減排政府先行,但更依賴于全員的參與。政府主導政策宣傳,公眾普及減排理念:首先要結合各公共機構的情況逐步提高公務用車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其次在市場推廣、示范運用中對企業及個人進行政策、資金補助。最終才能提高社會公眾參與綠色交通的主體意識。3.5綠色體系。通過健全政策體系、創新體制機制,結合智能化監測系統,構建的一套高效、完善的“交通+互聯網”模式,將該模式作為重慶交通節能減排的骨架,將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技術及綠色思想作為其枝干,可基本形成交通節能減排綠色體系。這個體系需要政府政策依托,需要行業推動實施,方能有效提高綜合管理能力,推動行業節能快速發展,其對于實現“十三五”節能減排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4結語

“十三五”時期是交通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節能減排不僅僅是綠色交通的核心,是交通轉型的重要舉措,更是推進交通可持續發展及現代化具有引領作用。重慶市作為四個直轄市之一,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該工作需在前期決策、規劃階段制定政策及技術標準,以高標準和高姿態應對交通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Z].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路、水路交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Z].

[3]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Z].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Z].

[5]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重慶市公路水路交通節能減排中長期規劃[R].重慶.

作者:喬心格 單位: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