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時間:2022-09-26 08:33:18
導語:怎樣做好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安全生產是企業的“天字號”工程,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由于煤礦安全生產投入遠遠落后于煤礦企業的高速發展,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何做好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煤礦;安全;監管
1煤礦安全生產監管的重要性
煤炭企業經常面臨頂板、煤塵、火水、瓦斯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縱觀煤礦安全事故,只有極少數是由不可抗拒力的客觀原因引起,而絕大多數是人為的責任事故。長期以來,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是企業突出的問題,對安全生產意識麻痹大意的有之,對安全生產隱患漠然視之的有之,對安全生產管理疲勞倦怠的有之。既然安全生產隱患每時每刻客觀存在,那么就應該每時每刻加以重視,牢固樹立“事故可防、可控、可避免”的理念,及早發現,及早整治排除。做好煤礦安全生產監管要在思想認識上下苦功夫,安全生產管理機制是否健全、一把手及全體職工是否高度重視、技術、現場、項目安全管理監督是否落實到位、隱患排查管理是否扎實可行、勞動組織和安全教育培訓是否落實有效、應急事故處理是否落實得力。煤礦安全生產監管是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促進煤炭企業的持續發展,絕不能以損害礦工利益甚至犧牲其生命為代價,這就需要完善的安全生產教育思想體系,加強安全教育。
2通力合作做好安全生產監管基礎工作
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只有各部門通力協作、強化管理,才能防止安全工作出現盲區和漏洞。因此,必須發揮所有部門的職能優勢,把好各自安全關口,強化聯控,才能形成安全生產監管的合力。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完善崗位職責、建立健全監督檢查、考核評估、獎罰兌現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好新時代安全管理新機制,創建“三位一體”標準化(班組、車間、科室)的管理機制,夯實基層安全生產管理根基,提高防控風險的能力,將安全管理監督工作抓到位,抓出效果。
2.1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
實行一把手總負責制、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制,形成“四位一體”(公司老總、安全總經理、礦長、安監員)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體系,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管理網絡,對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實行序列化和網格化管理。層層簽訂責任狀,從嚴收稿日期:2018-06-19作者簡介:賀建華,畢業于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現任寧武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陽方口煤管站站長。落實承包責任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事故問責制,實施責任清單,把領導干部的安全工作成效與考核和崗位掛鉤,獎罰分明,按照國家文件落實好領導帶班下井工作,全方位、全過程做好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每次具體的安全生產監管都要有針對性,目的分工明確,領導與員工、地面與井下都要檢查,做好文字記錄,對于隱患限時整改,否則立案查處,絕不姑息。
2.2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是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關鍵,是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真抓敢管,敢考核懲罰,做到監督檢查經常化、多樣化。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必須要以預防為主,提前預防、提前排查;事前監督、過程監督;實現“三級”(單位、班組、個人)安全目標,把事故消滅在最初的萌芽狀態。要預防就需要下苦功夫,了解很多情況、摸清很多問題,對事故成因規律、危險源現狀、員工素質等相關情況了如指掌。結合實際情況,對各部門、各環節實施全過程監控,對生產現場進行日常監控和動態監控,做到“無盲區盲點、無空檔縫隙”。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監督檢查,或自查與互查、或日查與夜查、或定期檢查與突擊檢查、或專項檢查與普遍檢查,重點要做好惡劣天氣的檢查、季節轉換前的檢查,重點要做好重要節日前后的監督檢查。在安全監督檢查中,重點是看現場、現場提問,做各項安全生產設備設施檢測,特別是對邊遠工作場所、危險作業環節決不能輕易放過;其次是查資料聽匯報、崗位提問、考試等。檢查始終要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全覆蓋。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對查出的隱患,能現場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根據實際逐項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專人、限期、整改落實。要一級監督追究一級,以此增強各級的責任,使壓力變為動力。
2.3做實做細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2.3.1完善例會學習制度
定期召開專門會議,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將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及時學習領會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案例通報和上級相關的重要文件,靈活應用《煤礦安全規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全生產法》等。堅持每天點名簽到制度,有事請假,請假后補上安全這一課,安全無小事。堅持每周一工作匯報會制度,增強員工“四種意識”(學習意識、細節意識、防范意識、危機意識),將安全生產工作做實做細,有計劃、有措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2.3.2領導親臨一線抓安全
相關煤礦責任人按照規定履行帶班職責,深入井下一線組織安全生產,嚴查“三違”(違章指揮、違規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和“三超”(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行為。查處中應做到“五不放過”(人為事故原因沒有查清的不放過;整改措施沒有落實的不放過;人為事故責任沒有嚴肅處理的不放過,員工沒有意識到隱患問題嚴重的不放過;員工帶有各種不穩定情緒的不放過)。堅持把隱患當事故處理,對待隱患就要小題大做,加大隱患問題的預防、排查、整治的力度,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3.3完善安全獎罰考核制度
責與權、風險與利益、考核與獎懲相結合,完善安全獎罰考核制度和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針對不同工種崗位,完善不同的崗位責任制,每發現一處安全隱患或違規操作,都要進行相應的獎懲,形成風險共擔,通過一定的物質獎勵,完善安全管理考核機制。2.3.4完善安全工作崗位輪換制度安全監管工作人員在一個地方待久了,難免會產生礙于情面不好工作,或者會滋生腐敗,為此對煤礦安全監管人員嚴格執行崗位輪換制度,從而提高工作的積極性,預防瀆職犯罪,保護好自己及他人。
3重視安全生產監管先進技術的運用
信息技術運用已成趨勢,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運用理所當然。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建立煤礦管理決策信息平臺、建立煤礦機電一體化,實現設備的自動化等,先進性與便捷性的特點給煤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煤礦要保證管理平臺的一體化,強化網絡集中化管理,實現安全監測以及各項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共享,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在煤礦開采現場運用傳感技術,利用各個類型的傳感器實施監測、采集監控井下濕度、溫度以及瓦斯含量等,將采集所得數據輸入計算機中進行分析與處理,以此獲得井下動態,并完成自動預警。作業現場安裝視頻監控,以此了解職工的狀態,規范職工行為,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總之,煤礦安全生產監管關系到每位員工的安全,煤礦生產要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穩步發展的理念。只要每位員工都樹立主人翁精神,積極主動,激發創新的熱情,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記于心,見諸行動,從“要我安全”的被動安全管理模式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必須會安全”的主動安全管理模式轉變。時刻牢記職責使命,堅信不安全不作業,煤礦安全生產就有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效益就能實現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崔瑞清.關于資源整合礦井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3).
作者:賀建華 單位:寧武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 上一篇:淺談煤礦安全與采礦技術應用
- 下一篇:煤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