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的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11:10:00
導語:宮外孕的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宮外孕
[摘要]在本文所述80例宮外孕的搶救護理中,探討了宮外孕的搶救最佳護理方案,分析病因及病史,在救治過程中應具有良好的醫德,要做到醫護默契配合,分秒必爭,診斷率高,護士觀察認真仔細,提高了救治率,80例病人無一例誤診,使她們安全渡過休克期、感染期、愈后效果良好。
[關鍵詞]宮外孕;搶救;護理
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宮外孕患者80例,在搶救護理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積累了一些可行的實施措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8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20歲,平均年齡在31歲左右。妊娠時間:4周~28周發病的19例,8周~12周發病的61例。妊娠部位:發生在輸卵管峽部的28例,壺腹部的47例,傘部的1例,其他4例。血紅蛋白在6g~10g的45例,6g以下的35例。血壓在(8~12)/(4~6)kPa的60例,(2~6)/(0~4)kPa的20例。術中證實患者失血量500ml~1500ml的50例,2000ml~3000ml的29例,陳舊性宮外孕繼發出血1例。本組80例患者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手術治療,術后住院時間5d~7d,均痊愈出院。
1.2病因
1.2.1輸卵管炎癥
可分為輸卵管黏膜炎和輸卵管周圍炎,兩者均為輸卵管妊娠的常見病因。輸卵管黏膜炎嚴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堵塞而致不孕,輕者盡管管腔未全堵塞,但黏膜皺褶發生粘連使管腔變窄,或纖毛缺損影響受精卵在輸卵管內正常運行,中途受阻而在該處著床。輸卵管周圍炎病變主要在輸卵管的漿膜層或漿肌層,常造成輸卵管周圍粘連,輸卵管扭曲,管腔狹窄,管壁肌蠕動減弱,影響受精卵的運行。
1.2.2輸卵管手術
曾患過輸卵管妊娠的婦女,再次發生輸卵管妊娠的可能性較大,由于原有的輸卵管病變或手術操作的影響,不論何種手術后再次輸卵管妊娠的發生率約為10%~20%。
1.2.3放置宮內節育器(IUD)
IUD與異位妊娠發生的關系,已引起國內外重視。隨著IUD的廣泛應用,異位妊娠發生率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使用IUD后的輸卵管炎所致。
1.2.4輸卵管發育不全或功能異常
輸卵管發育不良常表現為輸卵管過長,肌層發育差,黏膜纖毛缺乏。其他還有雙輸卵管、憩室或有副傘等,均可成為輸卵管妊娠的原因。
1.2.5受精卵游走
卵子在一側輸卵管受精,受精卵經宮腔或腹腔進入對側輸卵管稱受精卵游走。
1.2.6其他
輸卵管因周圍腫瘤如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的壓迫,有時影響輸卵管管腔通暢,使受精卵運行受阻。
1.3病理
1.3.1輸卵管妊娠的變化與結局
輸卵管管腔狹小、管壁薄且缺乏黏膜下組織、其肌層遠不如子宮肌壁厚與堅韌,妊娠時又不能形成完好的蛻膜,不能適應胚胎的生長發育,因此,當輸卵管妊娠發展到一定時期,將發生以下結局:輸卵管妊娠流產;輸卵管妊娠破裂;繼發性腹腔妊娠。
1.3.2子宮的變化
輸卵管妊娠和正常妊娠一樣,滋養細胞產生的HCG維持黃體生長,使甾體激素分泌增加。因此,月經停止來潮,子宮增大變軟,子宮內膜出現蛻膜反應。排出的組織見不到絨毛,組織學檢查無滋養細胞。
1.4臨床表現
宮外孕的癥狀與妊娠部位、病理發展及內出血量有關。癥狀不明顯時,患者僅出現一側下腹部隱痛或酸脹,少量或無陰道出血,偶爾有早孕征象;癥狀明顯者,下腹部出現撕裂樣疼痛,呈貧血貌,伴有惡心、嘔吐,休克者可出現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快、細、血壓下降等[1]。
2搶救與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平臥
即刻讓患者取平臥位,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證各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保持病人安靜,測量血壓、脈搏、呼吸,抽血查血型,交叉配血做好輸血準備。嚴密觀察病人腹痛及陰道出血情況,并做好記錄。如出血增多、腹痛加劇、肛門墜脹感明顯時,要及時報告醫生并做出處理。
2.1.2建立靜脈通道
用輸血器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對于休克患者必要時行兩條靜脈補液、輸血同時進行,補充血容量,盡可能縮短低血壓時間,以免腎功能受損,控制感染,保暖,糾正酸中毒。
2.1.3休克早期患者易出現煩躁不安,護士應采取保護措施,以防墜床跌傷。
2.1.4保持呼吸道通暢
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氧流量一般為4L/min~6L/min。
2.1.5穿刺
后穹窿穿刺是診斷宮外孕既簡單又可靠的方法。本組患者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紅色不凝血平均3ml~8ml。
2.1.6確診
患者一旦確診,征得家屬同意,即行做好術前準備。施行急救手術自發病至手術時間越短,其治療效果越好。
2.1.7心理護理
做好心理護理由于宮外孕起病急,病情兇險,患者多數無思想準備,易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尤其是初孕的年輕患者,對以后的生育問題特別關心,護士要針對不同心理的患者講解該病人的愈后情況,盡可能解除其心理負擔,使患者主動配合手術,同時并囑患者禁食,以減少手術中因牽拉內臟引起的惡心、嘔吐等反應。
2.1.8備皮
遵醫囑給予腹部備皮,留置導尿管,肌肉注射術前針,術前針的目的是鎮靜、減輕焦慮、減少口咽分泌物,減輕麻醉藥的毒副反應、抑制一些不利反射,使麻醉過程平穩。常用麻醉前給藥為苯巴比妥鈉0.1g及阿托品0.3mg肌肉注射等。
2.1.9術前準備完畢
由專人護送手術室,詳細交待病人目前情況,并根據麻醉要求鋪好麻醉床,做好接收病人的準備[2]。
3術后護理
護士向麻醉師了解患者術中情況,測血壓、脈搏、呼吸,每15min1次,直至平穩。后可改為每4h/次,然后每日2次測量。
患者術后要去枕平臥6h,頭偏向一側,避免腦脊液從蛛網膜下腔針眼流出,導致腦脊液壓力降低引起頭痛。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
患者禁食6h后按醫囑給予流質飲食,并禁奶、糖,排氣后可進半流質,待進食1d~2d改進普食,量由少逐增。
導尿管接無菌尿袋,并記錄尿量,保持尿管通暢,防止扭曲,受壓,留置導尿管期間要觀察尿液的顏色及性質等,如發現尿少或血尿,應及時通知醫生并做出處理,一般24h后拔除尿管,協助病人排尿。
注意患者腹部刀口滲血及陰道流血情況。一般正常宮外孕術后有少量陰道流血,但不能多于月經量。遵醫囑給予抗生素以防感染。對于刀口疼痛,首先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對于不能忍受者,可遵醫囑給予適當的止痛藥,如哌替啶50mg~100mg,肌肉注射。
對于術后18h~24h因腸脹氣引起的疼痛,可抬高上身30°,并鼓勵患者床上勤翻身,多活動,脹氣嚴重者,可給予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以促進排氣,減輕疼痛。
術后6h協助患者翻身,活動四肢?;颊甙纬蚬芎?,鼓勵其早下床活動,并告知患者早下床活動的意義:可促進腸蠕動的恢復,促進傷口的早期愈合;可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墜積性肺炎的發生。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下床活動前先告訴患者起床要領,并協助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動,根據患者的體力恢復情況,告訴患者逐漸增加活動量[3]。
4出院指導
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帶藥糾正貧血,1個月后來院復查。囑患者加強營養,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尤其是富含鐵蛋白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肉、豆類、綠葉蔬菜以及黑木耳等,以促進血紅蛋白的增加,增強患者的抵抗力,促使機體早日恢復。指導病人根據病因積極治療婦科疾病。指導患者避免措施,禁止性生活2個月,1a后再孕,在再孕之前做一次健側輸卵管通液術,以防輸卵管阻塞或炎癥再次發生宮外孕。
總之,在搶救護理80例宮外孕患者中使我們深深體會到:宮外孕是婦科的急腹癥之一,此病的特點是病情危急,變化快,易誤診,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護士不但要有熟練的操作搶救技能,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在搶救過程中,多是口頭醫囑,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口頭重復醫囑,搶救中用過的血袋等物品應統一存放,以備事后查對。在救治過程中護士應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分秒必爭,醫護人員配合默契,使患者盡快脫離危險,積極為救治創造條件,提供可靠的治療依據,避免患者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1999.
[2]郭桂芳,姚蘭.外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1999.
[3]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 上一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護理論文
- 下一篇:包皮除去環術護理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