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癥護理論文
時間:2022-01-31 05:29:00
導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癥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一般資料
本組450例,男190例,女260例,年齡在26至75歲;其中膽囊息肉伴慢性膽囊炎90例,膽囊結石300例,非結石性膽囊炎60例;術后并發癥8例:膽漏4例,術后出血2例,黃疸1例,腹腔感染1例。
2并發癥的護理
2.1膽漏的觀察與護理
膽管損傷是LC手術中最常見又是最嚴重的并發癥[1]。若術中未察覺膽管損傷,術后往往要出現相應的癥狀,如膽漏、膽管狹窄等。LC術后常規不留置腹腔引流管,因手術切口小,一般少有難忍的疼痛,若術后出現持續性的腹痛,伴有局部的腹膜刺激癥狀,并有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等毒性癥狀,則考慮膽漏的可能。所以,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觀察術后引流量、顏色、性質等,要求絕對臥床3—5天,保持引流通暢。
2.2出血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出血多為術中肽夾位置不妥或脫落、膽囊床滲血等。我們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患者面色、末梢循環情況等癥狀,有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應嚴密觀察引流液,準確記錄引流量、顏色、性質,一旦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鮮紅色液體或生命體征發生變化,應立即告知醫生。
2.3黃疸的觀察與護理
黃疸患者因膽鹽沉積刺激引起皮膚瘙癢,應勤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必要時可用溫水或爐甘石洗劑擦洗局部,告訴患者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膚破潰感染。
2.4腹腔感染的觀察與護理
引起腹腔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出血、膽汁外漏入腹腔、術中損傷腹內臟器等,要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腹膜炎的變化,有無持續發熱,如術后3天持續高熱伴有腹部脹痛,應考慮腹腔內感染的可能,配合醫生做好相應護理。
2.5肩部疼痛的觀察與護理
肩部疼痛是腹腔鏡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發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殘留于腹腔內的CO2積聚在膈下間隙刺激神經所引起,肩部疼痛一般較輕微,無需特殊治療,3至5天能自行消失。
3健康教育
注意休息1至3周,適當運動,勞逸結合;飲食指導:低脂飲食,忌油膩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保持大便通暢;病情觀察:出院后如果持續存在腹脹、黃疸、白陶土樣大便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對帶管出院的患者要指導妥善護理引流管,按時復診。
4討論
LC與傳統的膽囊切除術相比,具有“三小一快”的優點,即切口小、損傷小、痛苦小、愈合快,被譽為外科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術后第一天可進流質,第二天可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短,有適應癥要求做LC的患者越來越多,我們將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使護理工作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陳訓如.腹腔鏡外科理論與實踐.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351—360.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方法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及常規準備,術后做好一般護理及并發癥的觀察護理。結果促進了護患交流,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結論針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病人的護理需求,開展護理服務,有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保證手術效果。
- 上一篇: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論文
- 下一篇:金葡素肌注所致紅腫疼痛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