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器植入術解析預防及監護

時間:2022-05-28 10:43:00

導語:擴張器植入術解析預防及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擴張器植入術解析預防及監護

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術是整形外科一項基本的組織修復技術,對推動整形外科的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療時間長,操作次數多,過程復雜,因此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以往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6%~69%[1~4]。現將我科對擴張器植入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外科接受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術治療瘢痕、色素痣、血管瘤、神經纖維瘤等疾病的患者117例,其中男55例,女62例,年齡9~58歲。

1.2治療方法

植入擴張器212只,注射閥門外置式5只,余均采用內置式。通過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將擴張器植入正常皮膚軟組織下,定期向擴張器內注入生理鹽水(疼痛敏感者加利多卡因,但未采用抗生素溶液注入擴張)機械擴張,根據皮瓣顏色及血運變化,多數采用常速擴張、亞速擴張法,4~8周完成擴張。新增的組織主要由細胞增殖、細胞間隙增寬、周圍組織遷移而來。

2結果

共植入擴張器212只,發生并發癥48只(22.64%),其中擴張器外露21只(9.91%),感染11只(5.19%),血腫6只(2.83%),嚴重疼痛4只(1.89%),擴張器滲漏4只(1.89%),皮膚摩擦傷4只(1.89%)。

3討論

3.1血腫

血腫是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最早出現的并發癥。本組6例(6只擴張器)血腫均在術后48h內發生,其中面頸部4例,大腿1例,胸部1例。其發生機制與術中止血不確切、術后患者活動刺激凝血痂脫落等有關,所以術后3d應局部制動,適當加壓包扎,面頸部術后要進流食,避免咀嚼活動刺激。血腫的臨床表現包括切口敷料血液滲出較多、引流過多或過少、局部皮膚腫脹異常、有難以承受的脹痛、皮膚表面青紫且嚴重時會出現水泡,因此應密切觀察護理,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面頸部手術注意呼吸情況,警惕血腫壓迫呼吸道引發窒息等。嚴密觀察引流管的情況,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壓、打折、脫落等,詳細記錄引流的量、顏色、性狀變化,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處理。本組患者出現血腫時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后期恢復均良好。

3.2感染

感染在擴張器植入時發生的概率較低,而多發生在注水期。本組感染11例(11只擴張器)均是注水期間感染,考慮與注水時無菌操作不嚴格、皮膚附屬器逆行感染等有關。但本組病例未采用在注水液中加入抗生素預防感染的方法。感染的臨床表現包括早期局部有紅、腫、熱、痛,要注意體溫變化等全身癥狀。本組6例輕度早期感染的患者經靜脈使用抗生素、創腔碘伏沖洗后緩解;3例嚴重感染停止注水,自原切口將擴張器取出,用碘伏及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囊腔,重新植入新的擴張器,術后應用抗生素控制,愈后均良好。

3.3擴張器外露

擴張器外露在各種并發癥中發生率最高,原因主要包括切口愈合不良、手術剝離損傷皮瓣引起皮膚壞死、擴展器未展平而成角、感染后外露、單次注水過多或包扎過緊導致張力過大致皮瓣壞死后外露。因此防止擴張器外露要注意切口的選擇和保護;注射擴張不可過頻且一次量不可過多;密切觀察軟組織血運情況,如皮膚蒼白充血反應消失,應立即回抽部分液體直到血液循環恢復;如有折疊成角現象應盡快展平。本組15只擴張器外露,其中注射閥門和連接導管外露3例未直接影響擴張效果;9例積極處理誘因并予以清創重新縫合,效果良好;3例擴張后期出現外露,提早進行了Ⅱ期手術。

3.4疼痛

擴張過程中易有局部疼痛,尤其是頭皮、額頂部及四肢,其他部位則不明顯。主要發生在注水過程中或一次注水量過多時,輕度疼痛可引起惡心、嘔吐等,重度疼痛難以忍受時患者一般要求停止注水。預防處理:在加強術后的健康教育爭取患者配合的同時,減少每次注水量,延長擴張時間。疼痛嚴重時在注水時加入適量的利多卡因,以減輕局部的疼痛。本組有4例注水時加入利多卡因效果較好,均按預計完成擴張量。

3.5擴張器滲漏

本組共出現4例滲漏現象,其中3例屬于產品質量問題,術中檢查時雖無破損,但隨著擴張對產品材料的壓力和位置移動牽拉的影響,注射閥門和連接導管處出現斷裂滲漏,我們的處理方法:將注射閥門外置,做好局部無菌保護的同時用顯微外科血管夾將導管夾閉,注水時將其打開,均未影響治療進程且無其他并發癥的發生。1例由于操作不當,誤將擴張囊刺破,給予手術更換,這提示我們應該謹慎操作,避免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尤其在擴張后期,擴張囊與注射閥門距離較近時更應避免刺入擴張囊內。

3.6皮膚摩擦傷

多個相鄰擴張器同時擴張,擴張器膨脹后,相鄰兩個擴張器表面的皮膚接觸造成摩擦,形成濕疹樣表皮損傷,進一步加重可造成擴張器外露。本組2例(4只擴張器)面頸胸部區域皮膚摩擦傷。給予局部消毒,并用柔軟的脫脂棉放在相鄰兩個擴張器之間,防止其相互摩擦并局部保持干燥。經過3~5次的更換后濕疹現象明顯緩解,無擴張器外露現象發生。

綜上所述,擴張器植入術一旦出現感染等并發癥,如果護理未能及時發現處理,導致皮膚擴張達不到最滿意效果,那么在Ⅱ期手術出現感染、皮瓣壞死等的風險則大大提高,最終導致皮瓣轉移不成功、手術失敗。因此,系統、完善的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護士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配合整個治療過程。進行認真全面的護理觀察,積極進行并發癥的預防,及時發現、及時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盡量避免情況惡化,使患者順利完成治療過程,提高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