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潰瘍性結腸炎優質護理干預效果
時間:2022-07-21 11:03:07
導語:重癥潰瘍性結腸炎優質護理干預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重癥潰瘍性結腸炎落實優質護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將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76例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38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配合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對不同護理所取得的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過不同護理以后,觀察組康復有效率為92.1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68%,P<0.05;觀察組護理以后出現腸梗阻1例,中毒性巨結腸1例,急性穿孔1例,并發癥發生率占7.89%,對照組出現腸梗阻4例,中毒性巨結腸4例,急性穿孔3例,并發癥發生率占28.95%,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以后的腹痛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便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都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落實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能夠幫助患者提升總體康復效果,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程度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重癥潰瘍性結腸炎;優質護理服務;臨床護理效果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消化內科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患者發病之后會存在全身的反應,其主要的表現是存在有血性腹瀉、腹痛和血便的表現[1]。現如今臨床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原因還尚不明確,有研究認為該病的發生可能與患者的基因、心理等因素存在一定的聯系。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表現出結腸彌漫性黏膜炎癥和潰瘍性病變,這種病癥的病程較長,病情嚴重,臨床存在反復發病的特點[2]。特別是對于一些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而言,臨床不僅需要對患者提供妥善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還需要提供有效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以便于幫助患者促進病癥全面恢復[3]。本文主要針對于此研究對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當中落實優質護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研究對象均為來我院治療的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總計76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采用隨機擲骰子的方法將所有研究病例分為觀察組(n=38)和對照組(n=38)。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0∶18,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為(75.23±5.05)歲。對照組中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2∶16,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為(74.69±4.58)歲。本文患者經診斷均被確診,患者臨床資料均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并獲得批準,所有病例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選標準1.2.1納入標準①均被確診為重癥潰瘍性結腸炎且符合重癥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②均具有完整的臨床病理依據和影像學依據。③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4]。1.2.2排除標準①其他類型的結腸炎患者。②合并其他嚴重的臟器病癥的患者。③腫瘤疾病的患者。④嚴重器質性病變的患者。⑤合并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⑥身體質量較差而無法耐受本文治療工作的患者;⑦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完成本文的研究工作,而中途退出研究組的患者。1.3方法對照組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積極的進行抗感染,并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為患者進行藥物灌腸和維持酸堿的平衡,在干預的過程當中積極的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維護患者具有良好的心態,同時要對患者提供藥物指導,強化患者的病情監測等各項工作[5]。而對于本文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積極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優質護理如下:①構建優質護理小組:選擇護士長作為優質護理小組的小組長,確保所有的護理人員都能接受到優質的護理模式的培訓,在進行護理時應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強化基礎護理[6]。所有的小組成員都要積極的進行培訓,在培訓合格以后才能夠上崗,對患者提供護理。②患者評估:在患者入院以后會伴隨著腹痛和血便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要及時幫助患者進行C-反應蛋白的檢驗,檢查患者的血沉等相關指標來判斷患者的病情。嚴重的腹痛癥狀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低血鉀癥和脫水,要積極的對此情況進行糾正。干預過程中要注意對非甾體類藥物的使用,避免加重患者的病癥。對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并對生命體征進行記錄,以便于盡早判斷患者病情是否存在惡化。還要密切對患者的糞便等進行監視,了解患者的體液變化,最好能夠制作成為圖表來加以分析,以便為患者日后病癥的恢復提供依據[7]。③營養護理:患者因疾病的影響會導致存在嚴重營養不良和胃口較差的表現,強化對患者的營養干預十分重要,患者在禁食期間要積極的進行胃腸道營養的維持,當患者飲食恢復以后就要指導其合理的進行指導,堅持以高熱量,高維生素和少渣的食物,并且保證食物當中含有充分的蛋白質。要注意控制食物對胃腸道產生的刺激,患者能夠自主進食以后應指導患者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避免食物當中存在刺激性的成分,避免患者食用辛辣的食物,叮囑患者戒煙戒酒[8]。④心理護理:因病癥和治療的影響導致患者存在復雜的心理情緒,復雜的心理情緒會反作用于患者的軀體,導致患者恢復緩慢。所以在對患者進行干預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通過對患者介紹疾病發病的知識和治療方法等,提高患者對于自身病癥的認知[9]。還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和溝通交流等相關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應用舒緩的音樂來穩定患者的情緒。對患者在進行日常護理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和患者進行溝通,以便于幫助患者解除不良的情緒。⑤運動干預:如果患者經過治療之后存在有腹瀉和血便的癥狀,則叮囑患者不宜運動,應保持臥位休息。定期協助患者翻身,以便于防止形成壓瘡,在患者的相關癥狀緩解以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避免運動過量,這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的進展。⑥皮膚護理:對于存在腹瀉嚴重的患者,應該為患者放置坐便器,還要防止患者因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而導致肛周皮膚清潔性受到影響,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清潔方式來保證患者會陰部的干燥,避免損傷。⑦出院指導:患者出院的時候護士要積極的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以后的各項注意事項,同時也要保證患者出院以后能夠堅持正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提升自己機體的免疫力。能夠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了解患者病癥的恢復狀況。1.4觀察指標①統計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如患者經過干預以后臨床癥狀消失,黏膜恢復正常,則說明臨床顯效;如患者治療以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黏膜存在輕度的炎性反應,則說明治療有效;如果沒有達到上述標準,就說明治療無效。注:治療總有效率是顯效率和有效率的總和。②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主要包括急性穿孔、中毒性巨結腸和腸梗阻。③統計兩組患者經過干預以后的腹痛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便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并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文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經過不同護理以后,觀察組康復顯效20例,有效15例,康復有效率占92.11%;對照組康復顯效16例,有效12例,康復有效率占73.68%,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以后出現腸梗阻1例,中毒性巨結腸1例,急性穿孔1例,并發癥發生率占7.89%;對照組出現腸梗阻4例,中毒性巨結腸4例,急性穿孔3例,并發癥發生率占28.95%,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2.2恢復時間觀察組護理以后的腹痛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便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都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嚴重的病癥,現如今對于這種病癥的發病原因尚未明確,但該病癥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卻尤為巨大[9]。對該病癥進行治療時需要同時配合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以便于綜合性的促進患者的恢復。優質護理是臨床出現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與傳統護理相比,優質護理避免被動的對患者提供各項護理干預,而在對患者護理過程中更重視患者的主觀感受和體驗,可以將所有的護理工作都緊密的圍繞著患者來實施,尊重患者的主觀生理和心理體驗,也能夠在護理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使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具有更高的舒適感。這能夠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進而也降低了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當中因各種并發癥而導致的機體不良感受。綜上所述,對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落實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能夠幫助患者提升總體康復效果,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程度及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少梅.潰瘍性結腸炎伴焦慮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干預的影響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8):124.
[2]劉應歡.初發型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因素的Logistic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吉林醫學,2020,41(2):492-494.
[3]雷卓,楊洋,任小珊,周鈺靜.互動式健康教育在潰瘍性結腸炎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7):187.
[4]譚鳳.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1):42-43.
[5]閻思宏.健康宣教護理干預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自我認知及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1):43-44.
[6]劉盛會.優質護理對重癥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8):104-105.
[7]王巖.優質護理干預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質量及護理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1,53(4):491-492.
[8]王夢.循證護理用于維藥新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0,26(11):68-69.
[9]申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護理中運用心理護理的效果評估[J].心理月刊,2020,15(21):132-133.
作者:王慧敏 單位:北票市中心醫院
- 上一篇:優質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的應用
- 下一篇:優質護理如何改善婦科門診遵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