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對策

時間:2022-08-02 10:14:53

導語: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對策

1灌區飲水安全工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灌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從2006年開始,實施了10年9批次建設,至2015年建成凈水廠2座,建設各級輸水管道1780公里,其中,干支管670公里,分支管及入戶管道1110公里,目前水廠日供水能力2.9萬立方,自來水入戶率現已達100%,解決了10個鄉鎮73個行政村13.0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西營灌區10.02萬人,永昌灌區3.05萬人),為改善灌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農村經濟、促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飲水安全工程在灌區的普及,雖然使灌區群眾吃上了安全、清潔的自來水,但由于管理水平,人員素質,設施老化,經費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為今后灌區人飲安全工程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西營灌區地域面積大,農村群眾居住分散,供水管網分布零散且管線較長,管網水利用率低,運行管理處于被動狀況。二是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少,灌區群眾人均收入偏低,自籌能力有限,致使末級供水管網建設標準偏低,“跑、冒、滴、漏”情況比較突出。三是水源工程在建設時,受地理位置和資金限制,引水設施較為簡單,對原水不能起到初濾作用,在夏季主汛期間,水質渾濁,泥砂含量大,使灌區群眾生活用水受到影響。四是西營水廠經過近10年的運行,部分設備磨損嚴重,漏水、漏氣、銹蝕、關閉不嚴、用電荷載大等現象較為突出。五是近年來,隨著灌區農村新型社區的建設和規模養殖場迅猛發展,原供水管網超負荷運行,管網附屬設備因反復使用已老化失靈,銹蝕、堵塞,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管網及設備維修率較高,運行成本不斷增加,部分管網及設施急需更新改造。六是用水戶計量設施為旋翼式老式水表,不能準確計量,且計量設施分散安裝,用水戶隨意拆卸、私拉亂接現象時有發生,給管理帶來諸多不便。

2灌區飲水安全運行管理新模式的探討

面對灌區目前農村人飲用水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要從水廠供水,輸水安全、水費計收、運營服務、行業建設等方面切實加強管理,在做好宣傳的同時,做到管理企業化,運行科學化,供水商品化,收費窗口化的管理模式,使灌區飲水安全運行管理適應當前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也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具體措施之一。(1)在用水宣傳方面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市區政策,通過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提高人民群眾對飲水安全,管護及水費的認識,得到群眾的理解支持,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實行所用水量、水費公示制度,做到民主透明,讓群眾交明白錢,吃放心水。(2)在企業化管理方面隨著灌區人飲入戶工程的全部完成,過去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人飲安全工程的發展,探索實行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是今后灌區人飲建設發展的必有之路,在今后人飲管理的發展過程中,灌區應成立人飲供水公司,公司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水價由上級物價部門根據保本微利的原則制定,做到管理專業化,服務社會化,供水工程長期安全運行。條件成熟,也可以實行轉包經營,由實力雄厚的專業管理機構進行經營。(3)在科學化運行方面加強信息化管理,從水源地保護,水廠信息化監控,清水池信息化監控,管網壓力信息化監控,供水管網自動控制,自來水收費等方面入手,使灌區人畜用水管理部分工作由計算機代替,實現信息化與管理、調度、運行、檢測等各個環節的深度融合,建立遠程信息采集及控制站,管水人員在中央廠房對供水壓力,流量,閥門及供水壓力進行全程監控,并應用遠程閘門控制技術,這樣,即減少了供水成本,又增加了供水安全。

3灌區飲水安全運行管理新模式的應用

3.1水費征收情況。目前,西營灌區收費采用兩部制水價和階梯式計量水價征收水費,這種收費模式使用水戶與供水單位之間存在著較為突出的矛盾,若全面實行按表計量收費,這種矛盾將迎刃而解。但按表計量收費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由于水表靈敏度不高、對嘀嗒水無法準確計量;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居民居住分散,管理范圍大,對表外竊水、私接亂接、私換水表的現象不能及時查處。長期以來造成自來水不能計量收費的關鍵,是水表靈敏度低、不能準確計量,還有部分用水戶存在表外竊水和私換水表的現象。由于農村飲水工程的服務對象涉及“三農”問題,用戶與供水單位出現收費矛盾或用戶違規用水受到處罰時,常常引發農民群眾投訴上訪事件。因此,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抄表到戶計量收費,對灌區飲水安全工程的發展就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3.2運行管理中的經驗。(1)層級管理為了加強灌區安全飲水工程的運行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工程正常良性運行,在發揮社會效益的同時不斷增加經濟效益,創新人飲工程管理模式,西營灌區對人飲供水實行層級指標量化管理。主要內容:①支管計量,確定水量,核算水費。即,依據各干支管計量水表顯示的用水量,除去管道的利用率,確定該管道的用水總量,按照確定的用水量核定該管道應收取的水費。②水費收繳實行全員收費,由原來農村自來水管理站單獨收費改為灌區各管理站收費,將水費收繳分解到各管理站每個職工,從而減少了抄表收費工作量,加強了對供水管網和用水戶的監控。通過實施層級管理,西營灌區人飲收費有了很大收獲,2015年未實施層級管理時,每年收繳水費320萬元。2015年實施層級管理后,近3年年平均征收水費400萬元,較未實施層級管理前水費收入提高25%。(2)各主干管及支管安裝計量水表結合近幾年來的運行管理經驗,為著力解決灌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掌握管網對口率,提高管網利用率,力爭在今后管理上有一個的突破,2011-2012年,西營灌區在部分供水干支管上安裝了計量設施。根據2014年對各主干管、各支管及所屬村組水表抄錄的結果顯示,Ⅰ主管全年供水484953m3,所屬各支管全年合計供水量410601m3,對口率84.7%,Ⅱ主管全年供水1583263m3;所屬各支管全年合計供水量1374453m3,對口率86.8%;Ⅲ主管全年供水616386m3,所屬各支管全年合計供水量532775m3,對口率86.4%;2014年全年征收水費320萬元,實際售水量178萬m3,與主管對口率是66.2%,與支管對口率是76.7%。從以上數據分析,主干管與支管對口率在左右,水量損失主要為主干管破損時的流失,入戶管網與主干管、支管的對口率偏低,提高灌區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效益,應重點抓好入戶管網。根據西營灌區實際和近年來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取得的經驗,通過對已建的供水設備進行更新改造,配套自動控制和數據遠傳設備,更新和改造入戶管網,實行入戶計量水表集裝,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益。3.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質增效的思路。(1)治理引水口上游淺山區溝道由于西營河流域淺山區植被稀少,山體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出現中到大雨時,很容易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造成流入西營河的水質渾濁。根據渠首引水口上游出現的山洪泥石流的成因,對西營河渠首上游淺山區溝道大五溝、四溝、大沙溝、三溝、大二溝、小二溝等六條小流域進行治理。對沿山河道治理的措施是采用漿砌石防洪堤加丁字壩,消減洪水沖刷力、降低水流速度,減輕洪水對山體的沖刷;在河道出山口修建防洪提,將洪水進行引導疏通;同時在淺山區植樹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2)修建多級預沉設施目前,西營灌區飲水安全工程在渠首引水口建有水源工程一處,設施有集水渠和集水池,由集水渠對水源進行初步過濾沉淀。由于預沉設施簡單,對濁度在500NTU的洪水無法處理,需要修建多級預沉設施,對濁度在500NTU的洪水進行逐級預沉處理,確保凈水廠正常運行。(3)安裝具備數據遠傳功能的計量設施由于西營灌區飲水安全工程覆蓋面大,管道分布長,農村居民居住分散,管網管理維護工作面廣量大,管網出現破損漏水不能及時發現。為了確保供水正常,維護管網的正常運行,及時處理維修破損管網,需要在各支管安裝具備數據遠傳功能的計量設施,以便時時監控各供水管道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管網破損情況。(4)入戶管網改造對灌區所有入村、入戶的供水管網分年度分期進行改造。對村組內入戶管網進行集裝改造,以組為單位修建高標準防潮防凍水表井,安裝IC智能水表。初步實行以組為單位計量收費。對用水戶計量水表井進行集裝改造,并逐步更換高靈敏度的智能IC卡水表,實行刷卡。逐步實現按表計量收費,徹底解決目前收費中存在的矛盾,使農村人飲收費逐步走向合理、公正,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健康有序發展。

4結語

為了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和行業科技水平,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全面實現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標準化、信息化。

作者:魯學峰 單位:武威市涼州區西營河水利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