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對策
時間:2022-05-09 02:54:08
導語: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謂的“綠色建筑”即是舒適健康、環保節能、高效的建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建筑”不僅是一個富含激情和理想的口號,而是一種積極的行動。
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方向
綠色生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和設計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在某種意義上說,綠色生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和研究設計是同一個意思的不相同的描述。兩者不但是物質上的需求,更是觀念的變化。可持續發展需要設計師在設計各個方面都應體現出“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必須考慮到保護生態環境和節約自然資源。具體而言,在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應考慮以下三個方向:
1.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于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設計師必須首先考慮到人們的舒適、健康和安全。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城市生態,運用現代高科技和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理論,獨具匠心地合理安排建設和其他相關因素的聯系。
2.自然資源需充分利用“綠色環保”是現代建筑的主題,應充分體現節能、節水、節地、控制污染的思路。綠色生態建筑的建設,既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有效利用水、煤炭、電力和其他資源,也要盡可能充分地利用其它資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都是用之不竭的、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并積極開發新能源,將廢物轉化為能源。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由原來的逐步擴展到現在的全面普及,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廣泛用于保溫、冷卻、照明、烹飪隔熱和其他的家居生活管理設施建設,必促進人類生存環境徹底的變化,甚至造成建筑空間和形體的變化。
3.營造周邊自然生態目前,國內許多建筑是“先建樓后建景”,人工環境建設的面積很大,如大型的鋪地廣場、硬質公路、死水枯山等。事實上,這種人為的、片面追求環境景觀風格和創新的做法,是反自然的,不利于居民小區的環境正常的生態循環,還會加大環境護理的成本。綠色生態建筑的建設,必須著眼于建設小區內的微生物、植被、人與動物的關系,強調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強調各種生物之間的共生、相互依存,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策略
1.尊重關心自然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用最少的投資產生最大的效益,加大對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的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
2.關心用戶考慮對用戶的關注,追求效率,并注重人類舒適和健康,把方便、舒適、自然作建筑的目的,同時為用戶足夠的重視。包括使用自然的方法來降低能耗,創造舒適的環境,聲環境;空間布局合理;良好的采光,安全性等。
3.加強用戶和自然溝通要加強用戶和自然環境之間的溝通,盡最大可能的把自然元素帶到用戶的身邊,讓建筑作為用戶和自然環境之間一個橋梁,而不是孤立的厚的屏障,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在豐富的建筑與自然的氛圍下,更健康、更舒適、更充滿活力。表現在自然采光、通風和空氣流通系統;優良的水環境,綠化水平;改善小氣候,開放的空間,方便貼近自然。
4.協調設計整體化對待建筑要有整體概念,把建筑作為整個生物圈的能量交換和的物質循環一部分,不僅處理好人建筑自身人工系統,更應該處理好整體生態環境和建筑的關系。考慮各種因素:化學、物理、社會環境、生態,以滿足各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考慮到環境不僅包括室內空氣質量,還包括到良好的采光、熱舒適度、聲環境和空間大小等,符合整體生態建筑的需要。五總結建筑可持續發展有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的意義,從宏觀方面研究解決有關建筑產業方面的系統問題,微觀方面解決實際的施工問題。“綠色建筑”是一個獨立的建筑,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規劃方案;然而“生態建筑”只有跨過特定的建筑空間環境,更大的規模研究建筑物的系統問題才具有真正的意義,它決定了研究對象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而不是一個建筑單體。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不僅有益于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有助于社會的長足發展。
作者:李林單位: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建筑設計三所
- 上一篇:思維過程的建筑設計教學方法研究
- 下一篇:小議建筑符號學對建筑設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