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安全工程施工管理探討

時間:2022-01-03 02:56:18

導語:飲水安全工程施工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飲水安全工程施工管理探討

1水源論證

1.1水量。工程水源以上集雨面積8.3km2,海拔高程2750~3500m,根據水文地質地下水補給模數圖查得地下水補給模數為0.5~1L/s•km2,經計算保證率50%時地下水補給量為179.28m3/d。擬選截引工程壩軸線斷面寬15m,含水層厚度6m,滲透系數30m/d,地下水水力坡降43‰。10月份測得實測溢水量0.5~0.6L/s,常年不斷。同時,水源以上溝道變寬,并有另外一條支溝地下水匯集,含水層有一定的調蓄能力,引水水量在必要時可動用靜儲量,以保證干旱年份用水。1.2供水方式。本工程在項目區所處后韭菜溝谷內的南麓溝壑處修建截引墻截引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新建調蓄水池,鋪設管道,利用地形自然落差供水到戶,入戶率為100%,實行全天平均供水。根據項目區實際情況和水源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可供選擇的供水方案,有以下兩種。方案一:工程設計在距韭菜溝上游600m扁麻峽峽口泉眼處修建截引墻截引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修建調蓄水池、經消毒處理后,埋設高密度PE63輸配水管道,沿途修建分水、檢查井,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方式供水到戶。其優點是水量充足,水質良好,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水源離村莊較遠,人為因素對水源干擾小,投資小,運行費用低;管理難度小,經濟合理。方案二:在距韭菜溝下游野雉溝的河床邊打井取水,打至少深100m左右的機井一眼,安裝提水設備提水至高位水池。高位水池選擇在離機井3200m村東的山丘上,初步確定機井動水位至高位水池凈揚程186m,需修建泵站用管理房2間及購置相應配套的機電設備。提水到韭菜溝以東高地上的高位水池,修建調蓄水池、經消毒處理后,埋設輸配水管道,沿途修建減壓井及分水、檢查井,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方式供水到戶。該方案投資較大,需要專人進行長期維護和管理;管理難度較大,運行費用高。從運行費用、管理難度、水費成本、供水保證率進行比較,方案一明顯優于方案二,故確定方案一為本農村供水工程的設計方案,并據此進行相應工程及建筑物的設計。1.3水源保護。根據項目區自然地理環境和水文地質條件,確定水源保護管理措施,以保持生態環境平衡,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創造條件。不得在水源保護范圍內排放污水、使用劇毒農藥、建設影響水源的工廠等。

2工程地質

2.1取水構筑物地質條件。2.1.1工程地質條件擬選地下水截引壩位于扁麻峽口內。溝谷形態呈“V”字形,壩址區溝底寬約6~20m,兩岸山坡較陡,岸坡30~45°,溝底平均縱坡43.4‰。泉眼區均屬第四系覆蓋層的溝谷沖、洪積物,為含卵石及砂礫石層。礫(卵)石的主要成分是花崗閃長巖、變質巖和砂巖,其級配情況為:漂石占15%~20%、卵石占20%~50%,礫石占40%以上,砂占10%左右,含泥量約15%。2.1.2水文地質條件地表有常年徑流,實地測得地表徑流量為Q=0.6~0.7L/s(11月初)。礦化度0.15g/L,水質良好,適于飲用、對混凝土無侵蝕性。2.2輸配水線路及主要建筑物地質條件。輸水線路自截引壩引出沿韭菜溝左岸山坡布設至韭菜溝村,全線長2.4km。管線及檢查井基礎均為第四系沖洪積砂礫卵石層。地基允許承載力[R]=0.15~0.2Mpa,開挖邊坡系數1:0.3~1:0.5。下部為青灰、土灰色砂礫卵石層夾礫質土透鏡體。

3施工管理

3.1健全組織機構,確保領導力量。天祝縣政府成立了由主管縣長任組長,水利、發改、財政、扶貧、審計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天祝縣人飲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在縣水務局成立了“天祝縣人飲項目建設領導辦公室”,辦公室下設技術服務小組、質量檢查驗收小組、資金管理小組和資金監督小組。工程建設采取倒計時的辦法制定出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明確各項建設內容的開工時間和完工時間。在項目的實施中各機構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尤其在配套資金落實、勞力組織、矛盾糾紛調處、施工進度督促和工程建設質量的檢查等方面,采取開會部署、現場督促指導等辦法,解決具體問題,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3.2嚴格規劃設計,確保科學合理。結合天祝縣人飲工程實際情況,本著投資最省、效益最佳,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原則,組織技術人員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提出解決飲水安全方案,為項目的規劃設計提供真實、可靠的基礎資料。3.3嚴格招投標,確保工程質量。項目實行招標制,料材及設備由武威市人飲辦負責招標、簽訂供貨合同,確保材料價格合理、質量保證、供貨及時。建筑安裝由工程所在水管處(所)組織實施,并簽訂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及施工合同,加強質量監管,確保工程順利實施。質量管理始終堅持施工單位初檢、縣人飲辦復檢、縣水務局質量監督分站終驗、市質檢站抽檢的質量監督體系。3.4加強材料管理,確保產品質量。材料驗收管理中,堅持做到四統一,即標準統一、辦法統一、表格統一、管理統一。項目開工前,人飲辦公室制定《天祝縣人飲項目設備及材料要求標準》《天祝縣人飲項目設備材料采購及管理辦法》,明確設備及材料驗收標準。驗收的具體要求是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三證齊全,顏色及外觀符合要求,管材壁厚、內外徑、等符合規范,數量如實清點。驗收合格后填寫“材料驗收單”。3.5加強資金管理,確保開支合理。按照項目管理辦法,對資金的使用實行報賬制,由武威市上統一管理,統一開支。根據工程進度和合同條款由市人飲辦審核支出,市財政局監督使用,最終財務決算由市審計局負責審計。鑒于天祝縣財政困難和農民自籌資金有限的實際情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配套資金采取受益群眾自籌與以勞折資相結合的辦法落實。

作者:安國武 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