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發展論文

時間:2022-11-17 09:48:00

導語:公共圖書館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圖書館發展論文

摘要分析了傳統管理模式下公共圖書館的弊端。以知識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為背景,勾畫出了新世紀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管理模式。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管理模式創新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知識產業,是全民教育機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擔著傳播知識和信息的重要職能,是公眾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它的這一特殊性能決定了其發展具有重要的可持續性。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目前公共圖書館那種固定不變的常規型管理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環境,只有實行創新管理,才能使公共圖書館始終處于良性的可持續發展之中。公共圖書館創新管理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1)為適應新世紀數字時代新形式的變化,不斷地進行和戰略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和觀念新創,把創新滲透于整個管理過程之中,作為經常性的主要管理職責;

(2)提高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使每個管理者,都成為創新者;

(3)公共圖書館要為全體館員創造自由發揮才能的新機制,使不斷創新的新機制適應公共圖書館持續發展的需要;

(4)在新世紀數字時代的激烈競爭中,公共圖書館必須具有個性化、活力化特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特色服務方式。

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在管理方面可實現以下創新管理。

1公共圖書館在人才結構和思想觀念上實行創新管理

在新世紀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的人員素質和人員結構情況在管理和服務中都非常重要,這里不僅包括人員的學歷和業務水平,也包括他們接受適應數字化圖書館要求的管理機制情況。就目前情況看,圖書館要實現創新管理,必須盡快提高圖書館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機制,明確人才培養方向。這方面可實現以下創新:

(1)人才戰略對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數字時代,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運作中需要高級管理人才和計算機人才高屋建瓴的長遠眼光與決策能力,因此圖書館首先必須引進一批專業人員,特別是具有計算機網絡知識的人才和具有領導才能的高級管理人才,對引進的人才實行以感情留人、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時給予人才廣闊的發展空間,營造良好的氛圍,讓他們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2)對現有的館員進行知識更新和專業知識培訓,實行“在崗工作一批人,離崗培訓一批人,人才儲備一批人”的三類人員梯隊的管理辦法,使人人都有外出進修或內部培訓的機會。同時實施學習型組織的管理創新模式。學習型組織即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由專業人員出面組織、舉辦各種類型的短訓班,如專業知識講座、電腦培訓等等。

(3)在人才流動方面,要穩定中層骨干隊伍;在用人方面,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在選拔人才方面,要不唯文憑,不唯年齡,而以業績和才能來衡量人;在人才激勵機制上遵循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如果只是滿足現狀,就會限于平庸,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只有大膽實行創新管理,才能再造圖書館的無限生機?,F在各公共圖書館都在實行競爭上崗制,這在人才激勵機制上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

(4)打破當前公共圖書館人員大鍋飯、鐵交椅的傳統思想觀念;改變傳統的僅向讀者提供收借服務的思想觀念,全面貫徹讀者第一、精益求精的服務宗旨。

2采取置身其中的創新管理形式

傳統的公共圖書館領導很少下基層去了解具體情況,對很多具體工作崗位、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量的考核標準等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制定出的工作制度均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從而導致圖書館的工作運轉起來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當今新世紀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員的競爭意識都很強,若對其采取這種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管理制度,容易使大家產生事不關已、缺乏熱情的工作態度,使圖書館暮氣沉沉。領導可采用先暗示后認同的方式與館員們溝通,置身其中,淡化制度,與館員融為一體,以真情感人;同時致力于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轉變館員的思維方式,使人際關系變得更為輕松。這種置身其中和淡化制度的更人性化的管理辦法,更有利于圖書管理人員自覺地調整精神狀態,變被動為主動,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去投入工作,將有形制度無形化,從而“融化制度”,達到執行制度的高境界。3領導隊伍在管理結構上實行例金字塔的創新管理模式

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組織是正金字塔的管理模式,金字塔的頂端是館長,其次是辦公室和各部門主任,金字塔的底層則是從事實際工作的圖書館管理人員。這種組織結構已難以適應新世紀數字時代的要求。由高層實施命令控制型的領導管理方式,難以激發迎接數字時代挑戰所需要的創意和敏感度,這種組織忽視了組織作為生命有機體的整體活動的塑造,最底層的圖書館館員直接與讀者打交道,最了解讀者,當領導旨意與讀者要求出現不一致時,最終必將服從領導旨意而不顧讀者要求,不利于“讀者第一、精益求精”這一宗旨的實施。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由正金字塔型變為倒金字塔型,實行組織分權,把權力從領導者手中分散到館員手中,使他們可以直接處理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務,這樣可以使館員獲取獨立處理問題的管理才能,使館員的知識、能力、技術得到持續的提升。倒金字塔的上端是與讀者直接接觸的館員,這表明真正的頂層是廣大讀者,館員直接承擔為讀者服務的責任,領導者則支持、指導館員的工作,激發館員的智慧,并為館員服務。倒金字塔型管理形式,可以大大提高組織效率和應變力,且有利于實現以人為本的創新管理。

4實現以人為本的創新管理

管理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充分發掘人們的潛能,以人為本的創新管理的關鍵在于館員參與管理。在美國有這樣一種說法,即在圖書館服務所發揮的作用中,圖書館的建筑物占5%,信息資料占20%,而圖書館員占75%。因為圖書館員是知識的載體,是圖書館信息庫的建造者和維護者,是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的橋梁與紐帶,是高知識含量信息產品的設計者、生產者與操作者,而具有創新精神的圖書館員又恰恰是圖書館內在發展的動力??梢詫徫坏脑O定、工作制度的制定、工作量的考核標準等交由每個部的部主任和全體館員自己制定,讓所有館員參與管理,這樣更多的管理權限和任務被賦予館員,大大地調動了管員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館員不僅能夠提出更好的建議,同時可鍛煉并提高管理能力,制定出更切實可行的具體管理制度,以館員為主導完成的新方案更有利于在工作中的順利實施,為實現管理的最高境界打下基礎。

5實現管理的最高境界即“沒有管理的管理”

“沒有管理的管理”,并非是取消管理,而是使管理進入更高的層次和更高的境界。傳統的管理模式,較多地表現為管制、監控、指示、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走向新世紀數字化時代,隨著公共圖書館人員結構的合理化以及全體館員的不斷努力學習和以人為本的創新管理的實現,整個館員隊伍的基本素質、知識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人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程度也將得到極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必須把管理也推向新的境界。它要求實行全員管理體制,人人都是管理者,重大決策的執行者。以人為本和館領導的置身其中將大大激發全體館員的主動精神,并自覺地完成自己應當做的事情,通過管理文化,創造出一種高度和諧、友善、親切融洽的氛圍,使全體館員融為一體,這將大大增強公共圖書館的自我組織、自我調節功能,保證整個公共圖書館的協議、有序、高效運行。管理達到這種境界,才能使領導者擺脫日常事務,認真地面對未來,審時度勢,謀求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大計,從而使公共圖書館的整個管理與工作處于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的平稀之中,使公共圖書館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付立宏.網絡環境中的思想觀念創機關報[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1)

2曹新,劉能杰.管理是金—未來社會的管理創新[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