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1-29 03:18:25
導語: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道德教育還未能在青年群體中形成堅實的思想基礎。目前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思想基礎存在著如下問題:一是社會腐敗現象導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無法真實開展。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教育者的無所事事的喊口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根本難以真實反應社會現狀,也使得多數青年不認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真實性。二是青年人的思想難以統一,青年人之間的需求層次實際上有很大差距,這使得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往往并非一致,因此思想較難統一,從而不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驅動力量不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組織中常為兼職,精力較難集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團體行動力不足的原因是沒有開展具有橫向聯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盡管單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量很大,但在青年方面還缺乏研究,組織率不夠高,也缺少科學的管理方法,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與業務工作、日常學習生活銜接不夠,缺乏對青年的吸引力。
二、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改善對策
一是應用治理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應當肩負為員工服務,以及向員工分權的職責,并成為具使命感及負責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組織以服務整個組織。故基于回應員工的需求及員工參與的過程,發展出一些基本原則,這包括:服務于員工而非組織;追求公共利益;重視員工權益;思考要有戰略性,行動要有民主性;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工作效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將員工的意見作為一個因素,納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時的考慮,假如組織青年對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看法是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團體認定為一個為工作正義而戰的組織,勞動者加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意愿自然較高,相對能增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勞資關系的角色。二是綜合思想道德教育資源。思想道德教育若欠缺足夠的資源自然難以對青年起到作用,建構相互對話的能量。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須重新去思考缺乏資源的作法,以及應該將資源集中于何處,去爭取對自身最有利的工作條件。不斷強調組織對青年的回應及參與的過程,組織思想道德團體應與主要的青年團體互動,即顯示特別重要,一般約有幾種的合作方式:由組織思想道德團體制定明確的目標,青年團體爭取這些思想道德團體的教育,以達成工作目標;由組織思想道德團體主動提供相關的資源以協助青年團體達成目標;由青年團體自行管理以達成目標并承擔風險組織扮演協調者角色;由組織思想道德團體與主要青年團體組成政策聯盟。這些都會影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資源的配置及運用,也是影響治理的重要因素。三是應以黨團建設為基石,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黨團組織必須牢牢把握青年的思想脈搏,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客觀規律和要求,深入開展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通過政治學習、讀書活動、演講比賽等形式,有效地教育和引導青年樹立遠大理想,提高思想道德覺悟,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有效地推動和促進整個青年隊伍的全面建設。四是適應信息網絡,轉變教育觀念。要及時準確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信息資源意識,主動進入網絡,占領網絡時代組織思想道德教育的制高點,同時積極樹立:“教育民主化觀念、教育引導觀念和網絡信息資源意識”的新觀念。隨著社會日益開放和網絡的普及,組織青年獲取信息的來源也日趨多元化。一般青年獲取信息的渠道大增,思想觀念也隨之改變,例如:他們獨立思考意識提高,民主參與觀念增強等特點,在主動汲取知識的同時,他們與教育者的關系是既平等又互動的。在這種情況下,思想道德教育者只有適時自我提升,深化“教育民主化”的理念,并與之進行平等對話,才能有效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觀念。
作者:丁慧單位:南京市雨花臺區婦幼保健所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優化過程研究
- 下一篇:高職思想道德教學計策略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