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8-20 08:25:00

導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首先指出了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接著重點論述了其實現的方式:通過轉變教學理念,警惕大學英語改革的三大誤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采取平時形成性評估與考試相結合的綜合評估體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素質教育;發展

1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統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它是多維度的,是教育系統內各要素都要更新與發展的變化。簡單地說,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完成由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向以直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模式的轉變;以及由培養經驗型人才向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轉變。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教育觀念,又是一種教育模式,其實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為教育模式實質上就是具有實際操作功能的教育觀念。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這種教育觀念只見考分不見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試作為指揮捧,引導學生“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死追分數”相反,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視素質,需要培養什么樣的素質就教什么,怎樣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質就怎么教,一切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依據,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而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目標就是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改革目標與素質教育的宗旨不謀而合。

2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要警惕三大誤區

當前,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解決大學英語教育中片面追求四、六級通過率傾向,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誤區我們必須警惕:

(1)實施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學生課業負擔。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只是一種手段,是通過這種手段為學生爭得一塊相對寬松的天地,能夠讓學生抽出時間加強某些薄弱環節,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確地說,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減輕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課業負擔,對那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學業則必須強化。中國以教育改革為名,不給學生任何的課業負擔,其實是對改革的褻瀆和對學生的放任自流,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教學態度。

(2)實施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

自古以來,只要有選拔存在,就有考試存在。“應試教育”把考試作為教學活動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最終導致學生的片面、畸型發展,這種教育模式顯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質教育則把考試作為一種檢測學生學業的一種重要手段,注重全面發揮考試的功能,追求考試的正面導向,使之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平均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真正是為了促使學生在的全面發展。但必須澄清的是:全面發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平均發展。因為,從遺傳學角度講,由于遺傳因素與后天環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客觀上存在著差異,這種個性差異,正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全體與個體的關系,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3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1)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圍繞著四、六級考試的指揮棒轉的。大學英語教師大多沿用了中學英語教師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上課就是翻譯課文,講語法,講單詞。學生毫無積極主動性可言。學生與老師之間毫無或很少交流。教師往往講得泡沫橫飛,學生聽得無精打采。學校對教師教得好不好或學生學得好不好的依據是期末考試的成績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這些都在客觀上助長了圍著考試指揮棒轉的教、學模式的風行。

(2)采取平時形成性評估與考試相結合的綜合評估體制,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與素質教育的真諦是不謀而合的,而與傳統教育有本質的區別。傳統教學以考試為中心,教學評價以考試成績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應試教育的特征非常明顯,高考也被人們戲稱為一考定終生的考試。考試也成了教師和學校的“法寶”。而學生面對如此多的考試只有疲于應付了。而伴隨著歷史的腳步,我們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由于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化、產業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門類、多規格的趨勢。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應試教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的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教育走向哪里?鄧小平同志適時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來來”的戰略思想。為適應這一思想,必須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實現人的個性發展的真正解放,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基礎。

(3)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建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學和學習工具,把粉筆加黑板的教學變成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而且,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正在發生改變,計算機文化、網絡文化已逐漸成為一種基礎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一種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學中必須增加培養學生對信息獲取、檢索、分析、處理能力的內容,信息能力也要作為教育的培養目標。可見,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必須應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構造各種教學環境,如多媒體綜合教室、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電子閱覽室、校園網、基于互聯網的遠程學習系統等。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創造和展示各種趨于現實的學習情境,把抽象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融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探索。

總之,通過轉變教學理念,警惕大學英語改革的三大誤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采取平時形成性評估與考試相結合的綜合評估體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推進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教育學考試大綱[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

[4]閻志堅,武世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J].中國高等教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