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護理論文
時間:2022-03-07 03:08:00
導語:股骨頸骨折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資料
2005年11月~2008年4月我院對87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和功能鍛煉,進行全面護理。男46例,女41例;62~81歲,平均71.5歲;均有外傷史;保守治療13例,手術治療74例;住院時間16~73天,平均29天;其中行人工關節置換13例,多枚加壓螺釘固定47例,全身麻醉12例,硬膜外麻醉52例,局部麻醉10例;伴高血壓37例,冠血病46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病、肺氣腫17例,糖尿病8例,骨質疏松83例。
結果
本組患者隨防12個月,62例疼痛消失,功能良好,判斷為優,71.3%;14例疼痛基本消失,僅走路多或干活運動時輕微痛,判斷為良16.1%;9例經常性輕痛,下雨陰天加重,不便運行,可完成正常的家務勞動,判斷為可10.3%;2例經常性疼痛無規律性,時輕時重,扶拐行動,但生活自理,判斷為差2.3%。
護理
牽引的護理:經常巡視病房,檢查牽引裝置,避免扭轉,使患者保持正確的牽引體位。牽引重量因人而異,一般為體重的1/7,并適時調整牽引重量,避免牽引力過大使骨折端發生分離錯位,引起血管痙攣收縮,造成慢性血循環障礙,同時防止過小牽引力達不列復位固定的目的,而使骨折畸形愈合。牽引過程中注意保持牽引錘懸空,且牽引繩應被牽引的肢體長軸成一直線。75%酒精沖洗針眼,2次/日,10~20ml/次,由淺入深使之滲入骨釘處。牽引鋼針的兩端插上有蓋無菌小瓶,針孔處用無菌紗布保持清潔干凈,并注意觀察針眼周圍有無紅腫、疼痛,以防感染,同時觀察下肢及足跟部皮膚有無受壓及異常情況,且針孔處的痂皮不可移動或變曲。骨折牽引后患者往往自訴疼痛,應及時檢查骨針螺絲的松緊度、垂直度及方向是否正確,不可盲目使用鎮痛劑。
失眠護理:認真傾聽患者傾訴,及時準確地進行疼痛評估,對患者恢復有全面了解,并采取放松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對于疼痛性質明顯、原因清楚的創傷性疼痛,采取預防用藥,定時給藥的方法。病情允許的條件下,盡量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或指導患者讀書、聽音樂以轉移注意力。同時加強病房管理,使病房的溫度、濕度、光線適宜,夜間治療、護理操作做到說話,敲門換藥等動作要輕,并盡量集中完成,巡視病房時開地燈,以免驚醒患者。
便秘護理:①做收提肛肌運動:先用力收縮臀肌,同時上提收鎖肛門,然后向下放松,再向下用力排便,重復10次左右,1~2次/日。②訓練反射性排便:早餐后定時為患者擴張肛門,刺激肛門括約肌,反射性引起腸胃蠕動,連續數天,待建立反射后,用手指按壓肛門就會有大便排出。③定量飲食:給予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飲水,以刺激腸蠕動。④順結腸走向按摩腹部以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⑤術后前3天進食含鹽食物,少吃甜食,以減少便秘的發生。
預防壓瘡: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干燥無渣屑,骨突出處墊氣圈氣墊。保持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擦洗全身,皮膚受壓處用50%酒精按摩1~2次/日,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翻身時應2~3人同時進行,在患肢制動的條件下,將髖關節及患肢拖起,使臀部離開床面,在患肢不受壓的情況下,給予舒適臥位,使坐便器時避免拖、拉、拽等動作,以防擦傷皮膚。
功能鍛煉:①患肢肌力鍛煉和關節活動:行股四頭肌舒縮、踝關節背伸和跖屈、足趾活動,同時輔以髕骨被動活動,根據患肢腫脹程度,活動3~6次/日,10~15分鐘/次,自覺疲勞時減少活動時間,并增加活動次數。正確的鍛煉方法對骨折端產生機械性刺激,利于骨痂生長。②點或五點支撐抬高臀部:患者兩手拉住牽引架上的拉手,同時用健側腿蹬在床面上,無牽引架時則用兩肩或雙肘部關節做支撐,將整個上身和臀部抬起,1次/3小時,至少15秒/次。對于體質虛弱及肥胖患者可由他人協助托起,可兩側交替墊軟枕以達解除骶尾部皮肢受壓的目的。③鍛煉和關節活動:行握拳伸肘、關節屈伸、股四頭肌舒縮、膝關節屈伸、踝關節背伸屈、足趾活動、高抬腿、深呼吸等活動。根據患者情況分別于上午、下午、睡前各做1次,注意速度適當,速度過快肌肉收縮不充分,速度過慢則活動次數減少,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病情護理:①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體溫變化,年患者體質差,抵抗力弱,恢復慢,一般術后第1天體溫在38℃以下,第2天有稍高,如切口無紅腫,應考慮吸收熱,第3天體溫降至正常。②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骨可患者嚴重并發癥,尤其是髖部和膝部手術后多見,麻醉消失后即指導患者做踝關節主被動屈伸和肢四頭肌等長收縮活動,術后1~5天,開始使用下肢靜脈泵,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避免引流管受壓,阻塞,造成血腫增加感染機會,術后第2天引流管液體流出后,即可將引流管拔除。
討論
股骨頸骨折常發生于老年人,隨著人的壽命延長,其發病率日漸增高。其臨床治療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頭缺血壞死兩個主要問題。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損傷,骨折愈合慢、臥床時間長,且容易出現并發癥,造成患者心理壓力過大。應細心觀察,采取準確、可靠、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良好的心理護理能使患者在最隹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適宜的飲食,能供給患者營養,促進骨痂生長;有效的皮膚護理,能預防褥瘡;良好的睡眠護理,能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增強抵抗力;正確的功能鍛煉,能預防關節僵硬、肌肉萎縮,恢復肢體功能。因此,有效綜合護理和正確功能鍛煉是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并發癥,減少臥床及住院時間的重要保證。
- 上一篇:腦梗死患者心理護理論文
- 下一篇:天皰瘡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