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內(nèi)服外敷治療腰痛證論文
時間:2022-07-18 09:03:00
導語:中藥內(nèi)服外敷治療腰痛證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腰痛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86例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齡30~68歲。全部病例根據(jù)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和X線檢查作為診斷標準。其中腰椎退行性變或腰椎骨質(zhì)增生30例,慢性腰肌勞損43例,急性腰扭傷13例,排除泌尿系感染或結(jié)石以及其他嚴重引起腰部疼痛的腰脊疾病。
1.2治療方法(1)自擬補腎活血湯:杜仲15g,續(xù)斷15g,桑寄生15g,金狗脊15g,懷牛膝15g,雞血藤15g,乳香10g,沒藥10g,地鱉蟲10g,血竭6g(沖服),陳皮10g。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12天為1個療程。加減:虛寒痛劇者加制附子、制川烏,寒濕偏重者加獨活、威靈仙、鹿銜草,濕熱偏重者加薏苡仁、黃柏、漢防己,腎陰偏虛者加龜板、枸杞子、知母、二至丸,腎陽偏虛者加淫羊藿、巴戟天、仙茅,兼氣血不足者加黃芪、當歸,失眠者加酸棗仁、夜交藤,病久痛甚者加白花蛇、蜈蚣、全蝎。(2)外部用藥:取上述藥渣加入米酒炒熱,熨敷腰部,每天3次。
1.3結(jié)果治愈:經(jīng)1~2個療程治療,腰痛消失,活動自如,半年未發(fā);有效:腰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無效:腰痛無明顯改變,活動受限。本組86例病人經(jīng)臨床治療后痊愈46例,有效3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19%。
2典型病例
患者,女,52歲,2005年12月4日初診。訴于2003年因“卵巢瘤切除術”后出現(xiàn)腰部疼痛,經(jīng)中西藥、針灸理療等治療后,癥狀稍減;但每于停藥或勞累后腰痛又發(fā)作,時輕時重,纏綿難愈。10天前因遷居勞累后腰痛加重,伴酸軟麻木感,嚴重時疼痛可放射至下肢,腰脊強硬,屈伸不利,神疲乏力,少寐心煩,舌質(zhì)淡紫,脈沉細弦。經(jīng)腰椎X線攝片示:腰第3~5椎體前緣骨質(zhì)增生,中醫(yī)診斷為腰痛,證屬腎陽虛衰,氣血不足。治以溫補腎陽,補益氣血,活血止痛佐以安神。中藥用補腎活血湯加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黃芪、當歸、酸棗仁、夜交藤。連服6劑,然后取藥渣加米酒炒熱熨敷腰部,每天3次;4月11日復診,腰痛明顯緩解,腰脊可屈伸,精神轉(zhuǎn)佳;效不更方再服6劑,仍取藥渣加米酒炒熱熨敷腰部,每天3次。4月17日再診,余癥盡消,訴已能參加勞動;并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3討論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病證。可表現(xiàn)在腰部的一側(cè)或兩側(cè)。祖國醫(yī)學《內(nèi)經(jīng)》就有“腰者,腎之府,轉(zhuǎn)搖不能,腎將憊矣”以及《金匱要略》“腎著”病的記載。本病的產(chǎn)生是由于風、寒、濕、熱、虛、勞力扭傷等原因致使腰部筋絡痹阻,氣血瘀滯不通所致。正如《證治準繩》所云:“本病之因,有風、有寒、有濕、有閃挫、有瘀血氣滯,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這些無不說明腰痛與腎有著密切的關系。然腰者,乃精氣所溉之域,腎虛則精氣虧虛,無以濡養(yǎng)腰府,因而客邪而發(fā)為腰痛。筆者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確立了以補腎強腰,活血通絡止痛,祛風濕,化痰理氣的治療原則,方藥中杜仲、續(xù)斷、狗脊補腎強腰;桑寄生補肝腎,兼祛風濕:懷牛膝、雞血藤補血行血,舒筋活絡;乳香、沒藥、地鱉蟲、血竭活血化淤,止痛消腫;陳皮理氣化痰使補而不滯。而取藥渣加米酒炒熱熨敷腰部可達到溫經(jīng)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使藥效直達病所。此方藥組方嚴謹,遣藥精當,藥中病機,通過臨床觀察,本方藥治療腰痛病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