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英語和公共英語的教育區別研究

時間:2022-02-27 11:26:00

導語:專業英語和公共英語的教育區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專業英語和公共英語的教育區別研究

專業英語涉獵的知識領域廣泛。公共英語知識是學習者掌握專業英語的前期知識準備。公共英語教師所進行的基礎英語教學是專業英語教師實施教學的基礎和必要前提。專業英語是公共英語延續和拓展。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中國正與世界各國在更多領域進行貿易往來與合作。專業英語和普通英語作為主要的通用語言,在我國各行各業開展國際貿易、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等一系列交往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語教育和學習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認識專業英語學習和公共英語學習的差異,是改善英語教育教學的前提之一。

專業英語教育與公共英語教育教學方針的差異:

專業英語學習者和普通英語學習者具有不同的職業定向和不同的學習目的。前者有明確的專業定向和專業英語語言需求,而后者的職業定向不確定,因而僅具有不確定的、潛在的專業英語語言需求。

正是由于專業英語學習者明確的行業英語需求和普通英語學習者專業方向不確定,才導致專業英語教育和普通英語教育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針。

公共英語的教學背景。一方面,眾所周知,普通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從一開始就定位在:掌握使用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因此,普通英語教師一直把傳授學習者一般的英語語言知識和培養學生運用五項技能的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普通英語學習者的職業定向在客觀上是不以學習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大學生畢業后,擇業有一定困難,多數人都不能確定未來就業的方向和工作性質,因此普通英語的教學只能滿足社會對于英語語言的一般需求,而不能滿足特定行業對于特定行業英語的特殊需求。

專業英語的教學背景。專業英語學習者具有更為明確的學習目的,他們不只需要熟練使用英語的五種技能,更需要掌握并運用以特定行業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即能夠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行業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以便學習和掌握國際化的最先進的行業知識。這些行業英語包括Halliday&Mcintosh&Strevens在1964年提出的:“民法英語、服務行業英語、公安英語、司法英語、醫護英語、農業專業工作者英語、工程和裝配英語”和1997年Jordan提出的“科技英語、工程英語、文藝英語、商務英語、經濟英語、銀行英語、計算機英語、法律英語、醫藥英語、社會與文化英語”。因此,行業英語教師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專業英語教師和公共英語教師的角色及任務的差異:

任務不同。公共英語教師的任務是講授語言共核部分,即公共英語部分。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共核是指操某種語言的人群中,大多數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語言,這部分語言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職業和話題的約束,在詞匯、語法和意義功能方面差異不大。語言共核的這種特點要求語言學習者不論學習目的如何,都必須掌握這部分語言及其表達方式。而專業英語教師的任務是講授語言共核以外的專業英語部分。行業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是使教學內容盡可能貼近某個專門行業。與公共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相比,專業英語教師能夠向學習者提供更多的“真實語篇”和“真實的學習任務”。他們所講授的行業英語僅僅是闡釋或表述該行業業務的媒介或交際手段。

教學方法不同。由于行業英語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的與公共英語有明顯差異,所以兩者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同。在公共英語的基礎教學階段,所使用的授課文本側重歷史題材,所圈定并采納的詞匯范圍是共核英語的通用詞匯,無專業偏向;教學中沿用各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解英語語言的普遍性應用;訓練學習者的五項基本語言技能,幫助學習者掌握英語的普遍性及其應用的規律。而行業英語的授課文本,主要采用的是相關的科技文獻,所使用的詞匯、句法、語篇、文體等語言知識,都是以這些專業學科的基本信息為基礎的;涉及其專業的基本概念及知識、該學科的發展簡史、該學科的發展動向、該專業相關產品與社會生活的關系以及實用性很強的產品說明書、科技廣告等;并且每一種特定行業的語言都有其各自的語法使用特點和詞匯特點,沒有統一的規律可循。

專業英語是一個“多元的”且“以不同形式出現的”教學理念。專業英語涉獵的知識領域廣泛,涵蓋的知識面寬,既涉及語言和語言學知識、教育學知識,還涉及學習者所研習的專業知識,而公共英語的教學在理論意義上服務于專業英語的教學。

公共英語教師所進行的基礎英語教學是行業英語教師實施教學的基礎和必要前提,行業英語教師的角色作用是公共英語教師角色作用的延續和擴大。公共英語知識是學習者掌握行業英語的前期知識準備。

專業英語教師可以給予學習者更為實用、更為有效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習者培養更加實際的工作能力,使其具有專業英語、行業術語的表達能力;優化學習者的知識結構,拓寬學習者的知識范圍,增強學習者的擇業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