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環境問題及控制初探

時間:2022-07-29 11:51:20

導語:市政工程施工環境問題及控制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工程施工環境問題及控制初探

1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環境問題控制對策

1.1施工大氣污染的控制對策。

施工現場的運輸道路應經常灑水濕潤,減少道路揚塵;對于運輸水泥、土方等粉質材料的車輛以及粉末性的材料堆放場地應加蓋蓬布,運輸車輛嚴禁超載,在建筑密集的施工作業場地設置車輛沖洗設施,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輕裝、輕卸,合理的設置取土場、棄土堆和材料堆放場地,防治亂堆亂放現象,不得使用不符合尾氣排放標準的機械設備,盡可能采用現代化設備,降低施工工藝揚塵和尾氣排放量。

1.2施工噪音污染的控制對策。

市政工程施工盡可能地采用先進的施工機械設備和先進的施工技術,增加使用輕型震動設備,對噪音大的設備應予以淘汰,不得已時應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使用消音器、減音器、擋音板等;在整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對于噪音比較大的施工作業應安排在白天進行,若因特殊情況而需要在夜間施工時,應取得當地環境保護和建設主管部門的許可,獲得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并且要嚴格做好隔音降噪措施;為減少施工機械設備的噪音,除了要合理選擇低噪聲設備外,還應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轉,降低施工機械噪聲;施工現場應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區域,要求車輛進入施工區后應減速慢行并避免鳴笛。

1.3施工水污染的控制對策。

市政工程施工時,如有條件,施工作業場地應盡可能的遠離水源地,對于靠近水源地的應做好隔離措施,避免廢水流入水體;對于泥漿水、攪拌站廢水等施工廢水應妥善進行處理后排放,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入河流水體或市政管網中;施工現場存放油料的庫房地面必須進行防滲處理,防止油料因滴漏而污染水體;施工及生活廢水的排放應清污分流,對于污染較重的施工廢油、廢液集中儲積和處理,嚴防流入周邊水體造成污染。施工現場生活污水和糞便等集中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對于部分水質較好的廢水可用于施工場地的噴灑,不僅減少了廢水的排放,還有利于降低施工現場的揚塵。

1.4施工固廢污染的控制對策。

對工地的各種建筑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于有利用價值的應回收重復利用,如某些符合回填要求的砂、石、碎磚頭等用作填料,不僅能減少生產垃圾,還可節約填料;對于無利用價值的垃圾、廢渣等,應集中收集,及時清運,避免長期堆積。施工結束后應對各類固廢垃圾進行徹底清除,并及時恢復周邊綠化設施。

1.5施工過程中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對策。

市政工程施工期間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生態環保意識的教育,使其懂得保護自然資源及野生動植物,限制施工人員和車輛的活動范圍;修建現場臨時道路時,應注意盡量減少對原地形地貌的破壞,避免較大的挖填施工,以便將對現場植被的擾動及破壞程度將至最低;選擇生活營地、大型臨時設施場地時,應盡量少占或繞避林地、耕地,項目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清理,復墾或綠化;施工作業準備階段,應完善地質勘查,合理設置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及坡面防護措施,以避免水土破壞。

2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環境保護管理的對策

前面介紹了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環境問題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但還應從管理的角度來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整體環境保護的水平和環保效果。

2.1做好施工準備階段的環保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前期,應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明確環保工作的責任分工,針對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環境問題制定有效的應對辦法,結合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來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教育和培訓,讓其了解關于建設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其環保意識和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的實施能力。

2.2加強施工階段環境保護管理。

施工過程中,結合市政工程不同階段的施工工序特點及時調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內容,結合具體工程情況合理制定相關的環境污染處理預案。定期開展施工作業環境影響調查和評估,并制定可行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措施,盡量將市政工程施工階段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2.3完善環境污染發生后的處理機制。

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環境污染事故,應及時按照環境保護與污染處理預案采取措施,并將情況上報相關主管部門,以便其制定應急處理措施避免危害進一步擴大。應仔細分析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和相應的處罰,整改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漏洞,不斷完善施工作業階段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結語:總之,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社會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作為城市建設者更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全方位地認識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環境污染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進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將市政工程施工環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本文作者:趙華工作單位:廣西天立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