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圖書館經濟學現狀

時間:2022-12-11 04:20:00

導語:學校圖書館經濟學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圖書館經濟學現狀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圖書館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經濟現象和經濟活動。只不過由于各類圖書館的規模、任務的不同,以及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層次和服務水平不同,它的經濟現象和經濟活動相對于公共圖書館、企業圖書館在規模、水平、方式、種類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要相對低一些。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面臨著劃時代的變革,圖書館的社會價值、社會職能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對信息的存儲、管理、檢索、利用等方面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產生了一些新的特征。高校圖書館應充分發揮自身的館藏資源優勢,打破封閉式的服務觀念,拓寬信息服務范圍,拓展服務領域。如館藏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服務方式網絡化、信息服務對象社會化、信息服務內窶知識化和個性化等,以適應時展的需要。面向社會更廣泛的領域開放,走向社會,服務社會。

一、高校圖書館與經濟的關系

高校圖書館與經濟的關系的主要表現。經濟學常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著國家對高校的投入,同時也決定著高校對圖書館的投資力度,進而決定著圖書館的發展規模、水平、質量。而高校圖書館的健康發展又對學生素質、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從而推動人才的培養,教育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展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項事業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的經濟行為最初都是在國家下撥經費短缺、商品經濟大肆沖擊的背景下形成的。現在有人提出“文化市場化”、“教育市場化”、“教育產業化”,圖書館的經濟活動也形式多樣:信息咨詢、收集;多次文獻加工;多媒體文獻服務;各類型輔導班;辦公文具、圖書館設備制造;開辦書店等。這無疑對圖書館的經濟行為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那么高校圖書館的經濟現象是權宜之計,還是必由之路,也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問題,有待于實踐的檢驗。不管結果怎樣,目前,高校圖書館經濟的資源配置要突出它的教育性、服務性、合理性、效益性原則,時刻注意高校圖書館是為師生服務的。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重心,服務是圖書館立足之本,不可主次不分、喧賓奪主,太看重其經濟活動,不注重其社會效益。

二、高校圖書館的經濟活動的表現

(一)信息服務社會化

1.館藏形式豐富、內容增加。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建設已經突破了傳統文獻信息資源的范疇,擴展、延伸為一個內容更為豐富、形式多樣的信息圖書館館藏體系。一是收藏形式的豐富,從只收藏印刷品文獻到全面收藏以所有的介質為載體的文獻,如電子文獻、手稿、藝術品等;二是收藏內容上的拓展,現代圖書館不僅要收藏和傳播一般性的人文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同時也要收藏和傳播經濟信息知識。因此,館藏已經從單一的傳統文獻信息資源擴展為包括傳統文獻信息資源、電子出版物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多元化信息資源。

2.以用戶為中心提供服務。借鑒商業領域的用戶模式,我們將高校圖書館的用戶服務概括為:考慮周全的服務戰略、用戶驅動的服務體系、用戶友好的員工。用一流的設備、規劃,豐富的館藏、前沿技術。專業能力強的員工與良好的服務態度去滿足用戶的需求,為其提供及時、準確、優質的服務。用戶需要什么。圖書館就必須以滿足其需求為服務目標,針對用戶的需求情況,設計服務方案、組織信息、制定檢索策略,為用戶提供解決問題全過程的服務。

(二)信息服務網絡化

1.加大網絡化投入。雖然,我們的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力還不夠強。但是各級領導已經開始重視高校圖書館的網絡化建設問題,并且抓住時機,狠抓落實,下大力氣去實現文獻信息資源配置的優化與重組。近幾年,許多高校都在不斷加大現代化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一些高性能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在高校圖書館得到了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與圖書館網絡化有著密切聯系,高校圖書館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網絡化的基礎上,同時,也只有圖書館實現現代化,才能有效地促進網絡化的不斷完善和擴大。

2.實現資源共享。由于信息資源共享的需要,許多高校圖書館之間也實現了聯網。聯網有利于資源共享,文獻資源共享是對文獻收藏部門的整體而言,文獻收藏不僅要有一個合理的布局,而且文獻利用要著眼于全局,做到互相調劑、互通有無,“資源共享、信息互利”。由于實現了資源共享,加速了文獻信息的交流,為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服務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前景。

(三)各類型輔導班的開設

1.高校圖書館的有利條件。高校良好的圖書館環境,豐富的館藏為舉辦函授教育創造了相對優越的條件。特別是那些建校歷史較長的高等院校,人均經費高、館藏豐富、門類齊全,內部設有采編室、流通、閱覽、期刊、信息等部門,全部館藏實行計算機管理。這些基本條件保證了圖書館有能力直接為函授教育服務。高校圖書館采購部門應根據各系及各專業的教師和學員的需要,及時、有效地采購那些他們滿意、適用性強、覆蓋面廣的圖書和資料。把知識信息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函授學員的深處,這對于高校圖書館自身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2.函授教育的客觀需要。函授教育是一種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它是以“自學為主,面授為輔”的教育形式,由于有本職工作在,學員聽課時間少,在校時間短,這就要求函授學員可以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很多不懂的地方就需要自己查閱大量的學習資料,這時最好的去處就是高校圖書館。另外,函授學員絕大多數為社會在職人員。他們通過一段時期的工作深刻認識到知識的重要,學習目的明確,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學能力,他們能從本職工作或者將要從事的職業出發,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的寶貴資源,為自己充電。

三、高校圖書館經濟活動的性質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圖書館的很多活動與經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但這些并不意味著高校圖書館職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不可能像其他商業信息機構一樣(證券交易所、社會個人征信機構和職介所等等),去專注于商業信息,去注重信息的實用性、商業性和及時性。而是依然專注于知識信息,在收集和傳播信息時注重的是信息的知識性、學術性和人文性,注重的是經典和元典名著的收藏和宣傳。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引導社會經濟資源不斷重新配置上的宏觀經濟職能是十分有限的。當然,我們不能因為一些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實現了“有償服務”或個別圖書館搞了點對企業的信息咨詢服務活動,就認為這代表圖書館產業的發展方向。高校圖書館產業上公益性、信息資源的基礎性和學術性都很難使圖書館形成一個獨立的經濟職能。在理論上,過分強調圖書館的經濟職能就會扭曲圖書館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智力資源和傳遞文獻信息的社會職能;在實踐上,不切實際地去發展高校圖書館的經濟職能,就會做出一些圖書館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甚至出現各種信息欺詐,或以過時信息收取高額的所謂信息費等不良現象,其結果只會損害圖書館業自身的健康發展。

四、高校圖書館經濟活動產生的原因及意義

高校圖書館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產生有其外部的原因,也有其內在的因素。現正在形成的以教育的終身性、教育的機會均等、教育的多樣化、教育的開放性為主要內容的大教育體制對圖書館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的發展對圖書館經濟活動的影響也至關重要,它們共同構成了左右未來圖書館經濟活動的主因素。開放式教育理念要求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現代媒體教育技術及靈活的支持管理服務,為一切有學習愿望的人提供不受限制的學習時空條件和全方位良好的學習環境。知識經濟對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地接受、學習新知識,以保證能適應時展的要求。高校圖書館能否提供更多、更有用的知識和信息,以滿足教師隊伍、科研人員、廣大學生對知識和信息的強烈及廣泛的需求,是高校圖書館面臨知識經濟時代的巨大挑戰。進入網絡化時代的高校圖書館面對著知識、信息服務領域的激烈競爭,迫使我們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增加的策略,以便更好地發揮圖書館求得生存和持續發展。

當然,高校圖書館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也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高校圖書館屬公益性部門,主要靠國家或單位撥款維持,經費缺口大,文獻購置、設備更新、以及職工福利待遇的提高,使圖書館不得不開辦一些產業或從事一些經濟活動,借此來緩解經費缺乏帶來的一系列矛盾。高校圖書館是否能抓住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迫切需求這一機遇,發展自己,也是難得的機會。

目前,圖書館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還有許多缺陷,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也是未來圖書館經濟學發展應主要解決的。未來的圖書館經濟活動主要體現在如何為網絡經濟、網絡社會、信息社會的服務上。今后,圖書館的經濟活動將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先進的管理體制為先導,以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員工為基礎,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符合圖書館服務的宗旨。我們企盼高校圖書館經濟活動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