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業務發展研究
時間:2022-12-06 04:05:51
導語:信用卡業務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用卡是發卡機構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具備循環信貸和支付結算功能的金融工具,近年來國內信用卡業務發展迅猛,普及度廣,對社會經濟發展及銀行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主要介紹了信用卡業務特點、發展意義及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步發展提出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信用卡;盈利構成;存在問題;建議
1信用卡業務的定義和特點
1.1信用卡業務是什么。信用卡是發卡機構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具備循環信貸和支付結算功能的金融工具,具備消費信貸、支付結算、增值服務、資信憑證等功能。銀監會在2011年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規定,信用卡是指記錄持卡人賬戶相關信息,具備銀行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并為持卡人提供相關銀行服務的介質。從定義中看出,信用卡有兩個核心屬性,首先,它是一種信用支付工具,是基于持卡人的個人信用授予一定信用額度;其次,它是一種循環信貸工具,持卡人可在發卡機構授予的額度內循環使用貸款。信用卡行業的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五大參與主體,分別是發卡機構、收單機構、銀行卡組織、特約商戶及持卡人。1.2信用卡業務的特點。信用卡業務是目前銀行業中普及最廣、發展最迅速的一項業務之一,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收益高。對于發展迅速的銀行來說,零售業務利潤貢獻度一般在利潤總額的30%-60%之間,而信用卡收入通常占據零售業務的半壁江山,信用卡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重要的利潤來源。二是經營集約化。目前大多數銀行采取集中經營、集中管理方式,以此提高運營效率,建立統一的制卡、清算、客服中心,實現專業化高效發展。三是集金融與信息技術于一體。在互聯網科技、大數據推動下,信用卡業務發展也越來越依賴于科技的創新和進步,產品介質由磁條到芯片遷移,信用卡跨行業、跨領域的推廣,以及客戶、商戶、銀行間交易模式從傳統的線下漸漸轉移至線上等契機都為信用卡業務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2信用卡業務發展的重要意義
2.1對社會發展的意義。2.1.1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在經濟運行三大需求(消費、投資、出口)中,消費對GDP增長的拉動及貢獻最大,2018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萬億,同比增長9%,隨著國民收入增長,消費對經濟的貢獻度超過60%,已連續多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而信用卡消費信貸與傳統信貸相比,具有用途廣、支付快捷、可循環使用等優勢,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將居民未來的潛在消費需求催化為現在的實際購買力。比如分期貸款通過商戶承擔部分或全部信貸成本的方式激發大量客戶提前消費,早在2016年,信用卡消費交易額就已占全國社會品零售總額50%以上,且占比日益提升,信用卡已成為拉動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1.2減少現金流通,降低支付成本。信用卡的使用和推廣對于減少現金流通量,提高社會資金利用率、加快資金周轉速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金支付需要巨大的人力、時間、社會成本,信用卡支付的快捷方便,線上線下全渠道的覆蓋大大降低了現金流通環節產生的各項成本。2.1.3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卡作為消費信貸載體,持卡人涵蓋社會群體的不同層面,擁有較為完整的消費記錄信息,信用卡的廣泛普及,使得我國個人征信體系數據庫迅速擴大,這對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提升公民的誠信意識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2對銀行發展的意義。2.2.1是銀行的重要利潤增長點。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銀行靠存貸差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中間業務對銀行利潤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信用卡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對于銀行的中收貢獻度也逐年提高,部分銀行占比已超過40%。信用卡業務已然成為眾家銀行的重要利潤增長點。2.2.2是個人客戶的黏合劑。根據2018年數據顯示,信用卡客戶在銀行的AUM值、平均負債均是未持信用卡客戶的2.8倍左右,手機銀行簽約率、人均交易筆數是非持卡客戶的2倍左右。信用卡客戶一般會綁定借記卡作為約定還款賬戶,同時簽約手機銀行,黏合度高,會帶來相應的存款、理財、貸款等業務,持有信用卡的客戶流失率僅為未持有信用卡客戶流失率的五分之一。所以說,信用卡業務是個人客戶的黏合劑。2.2.3是促進對公業務拓展的利器。信用卡通過項目帶動、商戶系統嵌入、發行聯名卡等形式已成為對公業務發展的“敲門磚”,例如建設銀行發行的名校卡、名城卡、熱購卡、家園龍卡、公務卡等項目,有助于對高校、政府以及一些企業的滲透和拓展,進一步密切銀企、銀政關系。2.2.4是維護和發展高端客戶的紐帶。由于信用卡使用過程中的種種優點,同時不同等級信用卡代表身份不同,信用卡已成為中高端客戶必備的信貸支付工具。通過優質的信用卡專項服務,可以更好地發展和維護中高端客戶。
3信用卡業務贏利構成分析
信用卡行業的收入構成主要分為:利息收入、消費回傭收入、年費、取現手續費收入、滯納金及分期付款手續費等。3.1年費。年費指的是信用卡持卡人因獲得并使用信用卡權利,每年向發卡行支付的服務費用。目前,由于信用卡行業競爭激烈,各家銀行機構的信用卡產品,一般只有附加了非金融權益的高端產品和特色產品收取年費,大部分信用卡卡種實行在有效期內免受年費的政策。3.2消費回傭收入??蛻粼谏虘鬚OS機具上進行刷卡消費,商戶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刷卡手續費,主要是由發卡服務費、收單服務費和網絡服務費三部分組成。由收單機構支付給發卡機構的那部分就是發卡行的商戶回傭收入。標準類商戶手續費率為0.45%,扣除網絡服務費0.01625%,發卡行回傭率為0.43375%;優惠類商戶手續費率為0.351%,扣除網絡服務費0.0127%,發卡行回傭率為0.3383%。3.3收單收入根據《關于銀聯卡刷卡手續費調整相關實施方案的函》(銀聯函[2016]94號),標準類定價標準在0.6%,扣除發卡行服務費0.45%,網絡服務費0.01625%,收單行凈收益率在0.13375%;優惠類商戶定價標準在0.45%,扣除發卡行服務費0.351%,網絡服務費0.0127%,收單行收益率在0.0863%。由于商戶是承接資金沉淀的重要抓手,部分銀行為拓展商戶下調費率,收單收入占比較小。3.4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指的是持卡人使用循環信貸服務所應支付的利息。目前,境內信用卡透支利率為“日利率萬分之五,按月計收復利”,年化收益率在18.25%。3.5滯納金根據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如果持卡人在到期還款日前未還款或者還款金額不足最低還款額時,發卡銀行對未能按期償還的最低還款額部分收取滯納金,目前,違約金按照最低還款未還足部分的5%收取。3.6分期手續費收入。分期收入是持卡人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信用卡分期業務向發卡機構支付的手續費。目前銀行業分期產品種類較多,已覆蓋購車、裝修、家電、教育、婚慶、日常消費等方方面面。近些年,分期收入占比也越來越高。
4信用卡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4.1信用卡營銷創新不足。國內銀行在信用卡產品營銷中雖然采取了市場細分策略,但仍存在缺乏根本性區別、創新不足等問題,同質化嚴重,模仿同業已成熟產品痕跡較重,使得諸多銀行在營銷中頻繁采用價格策略,不僅降低了本行信用卡業務收入,也不利于信用卡市場的健康發展。4.2重量不重質,客戶活躍度低。很多銀行在信用卡營銷時采取了各種狂轟亂炸的優惠政策和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但營銷成功后卻沒有再持續跟進維護,經過多年的放量式營銷,導致了大量睡眠卡、無效卡的出現,根據數據顯示,很多信用卡卡種發行成功后活躍度不足50%,客戶銷戶嚴重,導致了部分銀行信用卡客戶凈增為負情況的發生,目前,新客戶活躍度最高的是招商銀行,在80%左右。大量睡眠卡占用了銀行的人力資源、管理資源,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大了制卡成本和維護成本。4.3信用卡欺詐問題日益突出。隨著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信用卡套現始終屢禁不止,客戶利用銀行的各種制度管控漏洞套取銀行信貸資金,趨勢日益顯著,值得高度關注。另外,個別公司、中介批量包裝客戶資質,夾帶、偽冒、挪用客戶信用卡資金等事件屢見不鮮。
5信用卡業務發展建議
5.1穩固客戶基礎。為深入貫徹黨的精神,信用卡業務發展首先要以服務國家消費轉型升級、滿足廣大客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信用卡業務發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信用卡消費回傭和賬單、消費分期的增長,關鍵是看消費,根本是看客戶基礎,客戶的規模和質量水平是所有商業和金融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信用卡行業增收提效的根本保證。當前社會消費主力客群迭代,80、90、00后迅速成長,消費觀念變遷,消費內容升級。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必須緊緊地抓住客群,穩固客戶群體,并優化客戶結構。5.2細分市場,聚焦深層耕耘。隨著各家商業銀行的迅速發展,信用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差異化的競爭下,各家銀行都在推出各種多元化、具有特色的產品種類,但各行信用卡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隨著消費升級,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想要抓住客戶,就必須細分市場,明確各自的重點客群、圍繞客戶的衣食住行等消費場景設計產品權益,深層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真正的做到獲客、活客。比如針對球迷推出足球卡、為旅游愛好者推出富有各項旅游權益的旅游卡、針對愛網購的年輕女性推出女神卡等。5.3信用卡功能定位需明確。目前,騰訊和阿里都通過支付環節逐步的切入了信貸、理財、存款等傳統金融業務,逐漸構建功能齊全、定位清晰的個人客戶金融產品體系,反觀傳統銀行,產品在功能上存在區分不明晰的狀況,客戶常常感到困擾,信用卡的功能定位仍需進一步強化和明確。5.4強化用卡場景建設。信用卡的消費于循環信貸都是基于日常生活性消費的,貫穿于客戶全生命周期與各年齡層,更滲透于客戶消費的方方面面,必須以商戶端用卡場景為依托,在商戶端產生的交易即可形成資金在銀行內的閉環流動,帶來發卡側和收單側的雙重收益,也可以提高客戶體驗度,增加客戶黏度。例如針對車主客群,搭建4S店、洗車店、加油站等消費場景;針對大學生,深入學生報到、在校支付、畢業、留學等消費場景。5.5注重風險控制。近些年,在貸款規模增大的同時,隨著經濟下行,信用卡業務風險也隨之上升,部分商業銀行早期為搶占市場份額,過度重視信用卡發卡數量,在審核政策上較為寬松,導致風險隱患開始暴露,我國的信用卡不良率在國際上排名較前,截至2019年2月,國內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銀行是工商銀行2.37%,最低的銀行建設銀行也達0.97%。風險控制能力是信用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嚴控風險的第一步就是要合規經營,加強貸前、貸中、貸后的全流程真實性管理。貸前確??蛻羯矸菡鎸嵭裕鶕煌蛻糍Y質授予合適的額度,貸中注意客戶消費用途真實性,貸后做好跟蹤,做好風險排查和追蹤分析,及時發現風險隱患采取處置措施。
參考文獻
[1]楊開增.關于銀行業信用卡業務發展策略的思考[J].中國信用卡,2012.
[2]鄭愛光.信用卡業務對現金流通的影響與政策[J].福建金融,2013.
[3]吳靜瀛.互聯網金融對信用卡業務的影響及啟示[J].中國信用卡,2015.
[4]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1年第2號.
[5]關于銀聯卡刷卡手續費調整相關實施方案的函.銀聯函[2016]94號.
作者:林凡東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分行
- 上一篇:信息技術在高中政治自主合作的作用
- 下一篇:貸款人債務風險和債權利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