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13 09:21:39
導語: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正處在蓬勃發展的狀態,人類活動對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同時加劇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生態環境問題成為了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我們必須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為實現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保駕護航。本文通過對加強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建設意義的闡述,分析了構建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應當遵循的原則,進一步提出構建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湖南??;生態經濟體系;意義;對策
一、加強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的意義
生態經濟意義重大。然而,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以及經濟秩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十分突出。建立起科學的生態經濟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這一舉措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湖南省資源的浪費,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有效提高湖南省經濟競爭力。同時,也能夠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從而達到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推動湖南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的構建原則
(一)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動公眾參與的原則。政府在民眾心中是一個權威性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機構,對民眾具有較大影響力。因此,建設生態經濟體系可以通過政府的組織、引導與號召,利用各種平臺搭建與民眾或團體溝通的渠道,充分調動民眾或團體參與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的積極性。(二)明確優勢,穩步推進。由于各區域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建設生態經濟體系過程中,必須要有針對性。一方面,必須把握湖南省自然生態資源優勢,以此規劃主導發展產業,并能夠適時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積極利用本區域內資源優勢,有效地將傳統產業與生態產業相結合,促進生態產業的發展。此外,生態經濟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在湖南省區域內,社會各方面要形成合力,分層次、分重點逐步深入推進生態化建設。(三)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生態系統的穩定是社會生產力發展與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保障,在構建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過程中,必須堅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建設,從而實現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四)積極引入先進科技,不斷創新??茖W技術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因此,在目前生態經濟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適時轉變工作思路,摒棄傳統觀念,并及時引進先進理論與技術,創新當前的工作機制,有助于加強對生態經濟體系高效管理。
三、構建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的對策
生態經濟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程。在這一工程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因此,必須結合當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一)提高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保障當地生態經濟產業的良好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整體可持續發展。因此,當地政府及各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為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的開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撐,這也有助于各項生態項目的穩定開展和相關科技的創新發展,從而改變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生態經濟產業發展。另外,如果資金充足,對于生態經濟工作中相關的科學技術的研發創新也是極為有利的。將高新科學技術融入生態經濟產業發展中,對當地生態經濟中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是一種助益。(二)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大對生態經濟體系的宣傳。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建設帶來了極大機遇。由于不同地區之間有其獨特的經濟發展特點及自然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通過各種平臺,加大對生態經濟的宣傳力度,調動民眾參與其中,發揮集體智慧,從而為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出一份力。(三)制定完善的生態經濟法律法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對于商品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而我國生態經濟市場中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導致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比如常有社會熱點報道關于不良廠家生產并售賣造假中藥材,影響了生態經濟市場的穩定發展。面對這一問題,湖南省當地政府必須制定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既保障湖南省生態經濟的穩定發展,又吸引一些企業加大對生態經濟發展的資本投入,不斷推動本地區生態經濟產業的高速發展。(四)加強政府的指導與監督。通過政府監督的形式能夠及時發現生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促使生態經濟工作不斷改正不足,推動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不僅要做好監督工作,還應加強對生態經濟產業的指導工作,為企業提供后備支撐,有利于加強本地區各領域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發揮各方面的資源優勢,為當地生態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助益。(五)結合本區域內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雖然湖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但也面臨著農業方面的諸多問題,比如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生產過剩、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因此,要使湖南省經濟取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及時調整農業產業發展模式,進而推進湖南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一方面,應當結合當地農業基礎條件,大力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提高生態農業生產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為提高農業生態化質量而努力。(六)積極推進工業經濟生態化發展首先,要加強民眾生態意識教育,定期開展相關的宣講活動,提高民眾整體意識。其次,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是工業化不斷推進的前提,要遵循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原則,減少對資源的浪費行為,將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效結合起來。此外,要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方式,適時改變傳統工藝流程,做到生產過程及產品的生態化。
我們應當清晰地認識到,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要推動湖南省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合理并持久地利用資源,把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生態經濟的各項目標。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湖南省各界人士都應注重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及時解決目前生態環境所存在的問題,為構建湖南省生態經濟體系提供有力保障,從而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高琦.生態經濟體系的構建分析[J].民營科技,2017,(05).
[2]許新橋.生態經濟理論闡述及其內涵、體制創新研究[J].林業經濟,2014,(08).
作者:王錚 單位:中共雙峰校委黨校
- 上一篇:企業海外投資經濟風險研究
- 下一篇: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重點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