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假設研究

時間:2022-11-29 08:55:16

導語: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假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假設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的進程,其形式也在隨之不斷進行著變化,發展至今,已經漸漸轉變為了知識經濟的時代,這種新經濟模式的形成,會對整體市場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場不小的挑戰,企業想要在市場中保持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就需要根據新經濟的形式對會計假設進行一定的調整。本文將就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以及會計分期假設、計量貨幣假設幾大會計假設展開分析與論述,僅供廣大會計同仁進行參考。

關鍵詞:知識經濟;會計假設;主體;貨幣計量

在會計行業中,會計假設一直都是會計實務與理論的基本條件,是指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之下,相關人員能夠以客觀的角度對會計活動以及企業的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評估。可以說會計假設和經濟環境之間的聯系極為密切,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隨之發生一定的改變。因此,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之后,會計假設勢必也會隨之進行變動,我們需要對會計假設進行新的認知與理解,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發展的穩定性。

一、關于會計主體的假設

所謂會計主體假設就是指在財務會計中只能夠顯示出一個經濟獨立的企業、事業單位價值的行為。以往在工業經濟時代中,會計的主體定義較為明確,就是能獨立核算的企業,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經濟形式因為受到科技以及市場競爭等方面的影響而呈現出了更多的形式,使得會計的主體形態也隨之變得模糊起來。

(一)虛擬公司的誕生拓展了企業空間的范圍

現代企業無論是從營業范圍上,還是在公司的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會計的主體也變得更加多重化、多樣化,導致企業的空間范圍開始變得模糊。而虛擬企業的誕生打破了原有的企業空間概念與格局,會計的主體也由單一的實體,增加了虛擬的空間,這樣虛擬的媒體空間將改變實體上地理位置的限制,將地理差距以及國家質檢的界限都變為一種模糊的狀態,而且這種虛擬企業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任意進行組合與重構,會計主體能夠以業務的需要為依據,自由進行膨脹、縮小以及解散的處理。所以,在會計方面要對跨國企業與虛擬企業所有的公司資產以及負債等相關信息進行核對與記錄時,都需與已經進行拓展的會計主體需求相符合。

(二)打破了以往會計主體的界限

當公司對與社會利益內容相關的信息進行傳播時,需要打破以往會計主體的界限,擴展到公司外部。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我們不難發現,知識經濟屬于可持續發展經濟中的一種,公司在進行生產經營時,既要保證自身的經濟增長,同時也要擔負起自己在社會中的責任。所以企業中的社會成本以及社會績效考核方面的會計信息的作用也隨之逐漸凸顯出來。企業提供這些信息并不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更多是為使用者爭取到更多的好處,這也是會計主體與所提供資料之間的界限。

二、關于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的假設

在會計假設中,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兩者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兩者均是對會計主體運營時間的長短進行描述的,兩者之間缺一不可。所謂持續經營就是會計或者會計主體在進行運營時,這種行為會一直持續,并能夠推測出在日后不會出現公司破產的情況,可以達成公司運營中制定的各項目標,而會計主體擁有的資產也會在日常的運營活動中被轉讓、消耗以及出售,這一過程也會償清原有公司中存在的所有負債。而會計分期指的就是企業會將持續運營中的活動時間分割成各個小段,相關人員可以依托結算賬目會計報表,分析出企業運營中各方面的狀況以及運營成果等方面的會計信息。一般會計分期可以分為季度、年度以及月份午度等,日期都是按照公歷進行計算。核算與報告的主體都是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經濟描述在特殊時期對財務狀況會計假設中的一種,屬于結算賬目與編制財務報告的先決條件。

三、關于貨幣計量的假設

所謂貨幣計量的假設就是指公司通過貨幣對公司的運營情況以及經濟收益進行計算與呈現,在這種情況下會假設計量單位——貨幣的價值是恒定不變。在工業經濟時代,貨幣計量的假設與這一時代的實際情況極為相符,但面臨著知識經濟時代,這種假設卻出現了不協調的情況。

(一)貨幣無法對部分重要信息進行計量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對公司發展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新資源形式,像人力資源以及信息資源等并不能使用貨幣的方式來進行計量登記,主要是因為兩種原因造成的,一種是因為面對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并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價值評估登記方式;另一種就是因為一些資源并不適用貨幣來作為計量單位,如果強行使用會將資源原來的特質受到破壞。與此同時,與以往的時代經營方式和理念有所不同,現今的企業經營更加人性化、信息化,極為注重客戶的滿意度以及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情況,這些都無法使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在這種情況下,相關人員開始使用數據庫信息技術對資源進行計量,這就解決了貨幣計量假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的經營提供了極為可靠的財務資源信息。

(二)電子貨幣方面

隨著科技發展,財務辦公的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多的改變,為了減少現金交易的麻煩,很多企業都開始使用電子貨幣的形式進行交易,并使用電子數據對交易記錄進行登記。可以說這種虛擬的交易方式為貨幣和支付形式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對記賬本位幣假設而言也是一種強化。除此之外,電子貨幣的使用也極大地提高了企業與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銀行之間的資金交易速度,這對于貨幣而言這也增加了其本身的不穩定性,對貨幣量運作的操作形成了直接的影響。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會計主體、持續經營以及會計分期以及計量貨幣三大方面假設的介紹,使我們了解到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假設發生的改變,企業想要在這一時代下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進而從容應對時代帶來的挑戰,使企業得到更好地發展。

作者:王沭文 單位:吉林省公安消防總隊

參考文獻:

[1]張前.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特征[J].廣西會計.2002(04)

[2]陳熙.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基本假設[J].科技信息,2010,01:1065+1078

[3]李昉.淺析知識經濟條件下的財務管理[J].計劃與市場.2000(12)

[4]黃亮.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假設的挑戰[J].科技與管理,2002,04:99-100

[5]劉淑艷.對新經濟時代會計假設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6:263財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