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財務分析研討論文

時間:2022-05-20 05:51:00

導語:價值投資財務分析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價值投資財務分析研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前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在實際分析運用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應對之策;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償債能力是指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營運能力是指通過上市公司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資金利用的效率、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分析指標、假設前提存在的缺陷、指標的定義缺乏統一性、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被割裂、財務指標沒有反映其內容結構、財務指標容易被內部人控制、熟練運用財務報告信息的組合分析方法、運用超數據的財務分析技術推斷企業的發展前景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隨著國家政策面逐漸回暖,投資者信心日漸恢復,A股價值逐漸凸顯的情況下,忽視價值投資理念而盲目的追漲殺跌必將被市場所拋棄,著重探討當前價值投資中的財務分析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為投資者在A股市場上進行投資指明航向。

關鍵詞:財務分析;價值投資;上市公司

1當前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1.1償債能力分析指標

償債能力是指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取決于兩點:一是公司資產的變現速度,變現速度越快,償債能力越強;二是公司能夠轉化為償債資產的數量,這一數量越大,說明償債能力越強。主要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

1.2營運能力分析指標

營運能力是指通過上市公司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資金利用的效率,表明公司管理人員經營管理、運用資金的能力。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越快,表明資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公司管理團隊的經營能力越強。營運能力分析包括應收賬款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分析、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周轉情況分析以及總資產周轉情況分析。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1.3盈利能力分析指標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是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主要取決于上市公司實現的銷售收入和發生的費用與成本等因素??蓮钠髽I盈利能力一般分析和股份公司稅后利潤分析兩方面來研究。主要包括: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股東權益利潤率。

1.4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分析指標

發展能力運用動態數據資料來反映上市公司未來年度的發展前景及潛力,概括了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償債能力,是上市公司實力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

2在實際分析運用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

2.1假設前提存在的缺陷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主要指標,但這些指標是以企業清算為前提的,主要著眼于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而忽視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及企業因經營而增加的償債能力,或者說這些指標都是以一種靜態的眼光看企業的償債能力的。另外,在速動比率指標的計算中假設企業的應付賬款的償債能力比存貨的償債能力強,有時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有些應付賬款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收回,有些甚至根本不能收回。

2.2指標的定義缺乏統一性

許多財務指標本身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例如,某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0%,或者某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這些指標并不能說明企業的什么問題,而只有通過與別的企業比較(橫向比較)或和自己的歷史情況進行比較(縱向比較)才能反映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或者經營狀況。也就是說財務指標必須具有很強的可比性,而可比性的前提指標的定義必須統一。例如,主營業務利潤率是用利潤除以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得到的,而企業的利潤至少有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形式,到底應該采用哪種利潤卻并未有統一的界定,這使得主營業務利潤率缺乏統一性。

2.3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被割裂

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各有優劣,而在實踐中,財務分析往往將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割裂開來,并過分重視相對指標而忽視絕對指標。而實際上,有些絕對指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凈資產、凈利潤等,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可以分析一個企業的銷售規模,凈資產可以反映該企業的資產規模,凈利潤可以反映該企業的獲利能力。這些問題對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最好將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結合起來,更加全面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如果我們只知道某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30%,就不能對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規模有很深的了解,但如果同時知道了該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000萬元時,就會對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規模有了比較具體的了解。

2.4財務指標沒有反映其內容結構

財務指標是由各種數字表達的,但這些數字往往只是反映了該企業有關項目的表面現象,對于數字背后的真實情況是很難知道。例如:應收賬款這一常指標,在報表中告訴我們的只是一個總數,到底有多少是剛剛發生的,有多少已經逾期,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是難以收回的,企業外的人是無從知道的,而這些對于分析該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2.5財務指標容易被內部人控制

由于目前會計制度采取權責發生制的基本原則,內部人可以利用這一制度虛構某些交易與事項,從而達到內部人希望達到的財務數據,于是各種操縱財務指標的現象便應運而生了。在我國目前上市公司中嚴重地存在這種現象,幾乎使人們喪失了對股票市場的信心。

3應對之策

3.1熟練運用財務報告信息的組合分析方法

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報告中有多種不同類型的信息,投資者應該對各種信息進行組合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單項信息或主要財務指標數值表面上。財務報告信息組合分析方法的重點主要有:

(1)數值與經營相結合。

財務報表只對企業的經營成果作出綜合的反映,僅從財務指標數值上無法看出企業經營的具體情況,這些數值本身的意義是有限的。只有詳細分析董事會報告及其他信息來源中與該企業經營情況有關的信息之后,把經營情況與財務指標結合起來分析,才能對財務報表數據作出更深層次的理解。

(2)總數與結構相結合。

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都是匯總數據,要了解這些數據的具體內容,必須詳細分析會計報表附注中的細分內容,這樣才不會被匯總數據表面所蒙蔽。比如,從債權資產的項目結構和賬齡結構,可以分析其質量狀況;根據投資項目的構成與變化可以分析各投資項目的真實價值。此外,指標與指標之間的關系也十分重要。比如,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的關系,存貨總額與生產、銷售成本的關系,每股收益與每股現金流量的關系等,都可以對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實際盈利能力作出有力的說明。

(3)增減與同化相結合。

財務指標的增減變化隱含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不對財務指標數據的可比性進行分析,就很容易被數據的變化所誤導。除了企業的經營好壞會影響財務指標的增減外,會計政策的變化、正常經營業務之外的偶然事件的發生都會使財務指標數值產生影響。因此,在分析財務指標的增減變化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可比性。

(4)亮點與隱患相結合。

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要財務指標如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人為操縱。有時,它們可能被做成一個耀眼的亮點,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下去,就很可能會發生后面有陷阱。因此,在對上市公司的進行財務分析時,一定要注意看它是否有陷阱或隱患。比如,也許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很高,但是它卻沒有相應的現金流量配合,這樣的“高盈利水平”是不太可靠的。又比如,也許某家上市公司表面的現金流量很好,但是這種“面子”卻是建立在重大承諾的基礎上,這就隱含著極大的風險。

3.2運用超數據的財務分析技術推斷企業的發展前景

投資面向未來,因此,財務分析的關鍵在于正確判斷公司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和增長性。只有其利潤能夠穩定增長的企業才有投資價值。財務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數據表面,而要透過財務報表數據看到公司的資產質量、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并準確把握其發展趨勢。(1)從收入的結構及變化趨勢分析企業主營業務的穩定性與成長性。

營業收入的主要構成項目反映了企業的主營業務狀況。如果企業主營業務突出,則其營業收入必然由主營業務收入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如果企業的收入構成與上年比有較大的不同,則反映了公司主營業務發生了變化。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直接決定著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的高低。

(2)從資產項目的構成分析企業資產的實際質量和真實價值。

公司資產的盈利能力與真實價值直接決定著該公司的投資價值。但是,僅從財務報表的匯總數據上卻無法看出公司資產的實際盈利能力與價值。比如,帳面成本價為500萬元的庫存材料,由于質量不同、庫齡不同,其盈利能力與可變現價值可能大于或小于500萬元。從財務報表附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類資產的主要構成情況及帳齡結構,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資產的技術特點和用途,這些資料為投資者分析公司資產的實際質量與真實價值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

(3)公司利潤的風險性分析。

企業主營業務的穩定性與成長性決定了企業收人的發展變化趨勢,但是,企業利潤的高低卻還受制于許多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大額損失或費用發生的可能性、歷史遺留問題爆發的可能性、利潤來源萎縮的可能性、偶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利潤數額,從而使公司利潤預測的準確性大大降低。一般說來,公司的整體素質和經營環境對公司利潤的風險性影響最大。

(4)資產重組的可能性分析。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國企業界的重組現象不僅十分頻繁,而且還十分復雜、多變。勿庸置疑,無論對經營陷入困境的企業,還是對經營良好的企業,為了爭取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進行實質性的資產重組都是一條不可多得的捷徑。然而,資產重組的成功與否卻要受制于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只有實質性資產重組取得成功,企業才能有較好的成長性,否則,資產重組可能會給公司的發展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4結語

財務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經說過,獲取收益所進行的操作不應基于信心而應基于算術。在A股價值逐漸凸顯來臨之時,僅僅有充分的自信是不夠的,掌握財務分析這一價值投資最基本的工具將是我們獲取收益最基本的起點。

參考文獻

[1](美)斯蒂芬A•羅斯等著,方紅星譯.公司理財(原書第7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6).

[2](美)克雷沙•帕利普等著,李延鈺等譯.經營透視:企業分析與評價[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