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數據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28 08:37:32

導語:基于大數據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大數據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現如今,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經營的逐步深入,企業遭遇各種挑戰和風險。傳統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式問題逐步凸顯,探索適合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新型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式是每個企業當前的主要任務。本文以理論研究為主,同時輔以案例佐證,分析了傳統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病,剖析原因,最后提出解決措施,為企業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如何更好的對財務風險進行防控和管理提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1緒論

21世紀以來,大數據成為各領域學者研究問題的主要方向,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面臨著相應的挑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是企業財務部門高效率運作的關鍵因素,處理龐大的數據信息能力成為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研究背景和意義: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對于企業如何突破固有的財務管理模式,發掘適應當今時代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提供方法和途徑,為企業如何更好的對財務風險進行防控和管理提供建議和參考,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同時在已有研究內容與理論的基礎上對相關領域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

2當前企業財務風險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剖析

2.1當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1)對風險和風險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認知缺陷2)投資決策標準較狹隘3)財務決策信息邊界化現象嚴重4)融資模式成本高2.2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存在的原因。基于上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分析整理了如下兩點主要的原因。2.2.1管理者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偏低。運行任何系統都離不開人,人的因素始終是最關鍵的。對于企業而言,管理者素質的高低至關重要。多數管理者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意識偏低,且對風險的概念存在錯誤的認識,他們依然采用傳統的風險管理辦法和理念,在企業面臨財務風險時,他們常常將管理的著力點更多的放在實現短期的盈利目標上,而不重視未來長期的財務風險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2.2.2管理者對外部環境的洞察力和應變能力弱。多數的中國企業的管理者財務管理的基礎薄弱,對企業外部的經營環境的變化的應激性較差,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弱,缺乏對市場的洞察力和市場觀念,不能科學的預見企業外部的經營環境的不利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能立刻做出反應并及時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且管理者依然多采取傳統的狹隘的標準去判斷投資決策是否可行,而不是隨著當前時代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去改變投資標準。綜上,財務風險一定會發生。

3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的應對辦法

3.1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理論進行重構。首先,財務風險概念重構。財務風險的概念綜合性較強,包含多維度、多方面、多層次。一個完整且嚴謹的財務風險研究理論是建立在對風險的構成因素、風險的形成原因以及風險現象等多個不同的財務風險維度的領悟和探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次,風險評估系統重構。企業需減少對防控風險的金融工具的利用,以免產生過度依賴。大數據時代中的財務管理理論應該更加注重實用性,研究怎樣才能創造出更有效更實用的評價企業當前經營風險狀況的預警系統,優異的風險預見能力是對風險進行有效防控的一把利器。3.2改變投資決策的標準。應用大數據能夠有效的解決傳統的投資決策評價方法中顯現的問題。在驗證和反饋投資項目的結果方面,應用大數據能夠對投資項目在投資中以及投資后所產生的新數據進行實時的搜集并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將對項目進行投資后所產生的新數據與在實施該項目前對其作出的預期的評估相比較,對其之間的差異進行實時反饋。3.3財務決策信息去除邊界化。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強的目的性獲得企業所需的財務數據和信息。在企業的內部,如在規模龐大的企業集團中,各個分公司以及諸多的子公司,各個業務單元和各級部門會由于它們長時間的獨立運營獨立核算和彼此之間缺乏溝通聯系而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的狀態被打破,達到企業財務和業務信息數據的一體化。3.4調整融資模式。互聯網時代,企業更多的經濟活動都傾向于在互聯網上完成,而企業的財務資源配置也逐漸由“重資產模式”向“輕資產模式”轉變。企業采用輕資產模式,可以極大地降低在存貨與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這也大大減少了企業對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的依賴,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輕資產模式秉持著無股利分紅或低股利分紅,這也使得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均可以有著比較充足的資金儲備。

4結論

企業依托大數據背景需要對財務風險概念、風險防控對策以及風險評估系統進行重構。與此同時,研究如何建立優良的風險預警系統和預測模型,從而更有效的提前防控風險。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經營的深入,應用大數據解決了傳統的評估方法的弊病,投資項目的評判標準也應該從原先狹隘的標準拓展到對于能夠促使投資項目成功的更多的驅動因素的發掘當中。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和數據在企業內部實現整合聯通,“信息孤島”的狀態被打破,企業對大數據的價值發掘和管理不再有阻礙,達到企業財務和業務信息數據的一體化,去除傳統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的邊界是當前企業財務管理變革的趨勢。重資產模式下企業的融資成本普遍較高,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企業由原先的“重資產模式”向“輕資產模式”轉變,融資方面也減少了對銀行貸款等傳統間接融資的依賴,企業融資多為OPM和內源融資,這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參考文獻

[1]孟祥霞.關于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研究的思考[J].財會研究,2007(1):40-41.

[2]戴天婧,張茹,湯谷良.財務戰略驅動企業盈利模式——美國蘋果公司輕資產模式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12(11):23-32.

[3]巴曙松.大數據可解小微企業融資瓶頸[J].中國經濟報告,2013(6):29-31.

作者:塔娜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