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分配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25 11:39:00
導語:居民收入分配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主要從目前收入分配現狀入手,分析產生這種狀況的四種原因,然后從注重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中等收入人群四個方面提出了縮小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對策。
關鍵詞:居民收入;分配現狀;收入差別;對策
Abstract:Thearticlemainlyobtainsfrompresentdivisionofincomepresentsituation,theanalysishasthiskindofconditionfourkindofreasons,thenfrompaidgreatattentionthecityandcountrysideeconomycoordinateddevelopment,theestablishmentreasonabledivisionofincomeadjustmentmechanism,theconsummationsocialsecuritysystem,theexpandedmediumincomecrowdfouraspectstoproposereducedourcountryresidentincomedifferentialthecountermeasure.
keyword:Residentincome;Assignmentpresentsituation;Incomedifferences;Countermeasure
前言
收入分配,是涉及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敏感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實踐是富有成效的,打破平均主義,適當拉開收入差距是改革開放的初衷,也是推動改革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多樣化,經濟利益在不同利益群體中重新調整分配,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日益擴大。其分配現狀主要表現在:地區收入差距在逐步加大,總體來說是東部明顯高于西部;城鄉及城鄉內部差距十分顯著;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比較嚴重,如壟斷行業、科技含量高的行業和新興產業等收入高,而一些傳統行業、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收入在相對下降。
1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是眾多因素影響的結果,但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1體制改革本身帶來了收入差距的擴大
就改革后20多年來收入差別的擴大趨勢而言,也主要來源于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的重大改革。體制改革給經濟注入了活力,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存在,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等,使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中,農村居民內部和城鎮居民內部的個人收入增長都是不平衡的,這在客觀上推動了收入差別的逐漸拉大,并逐漸形成高、中、低各種層次的收入階層,這不能不歸結為體制因素作用的結果。從城鄉整體角度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與農村和農業改革的相對滯后是有關系的。
1.2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顯著,這與政府長期的認識和采用的政策有較大的關系。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為了支撐工業的發展,國家采用人為的方式使資源從農業向工業轉移。同時政府不允許農民“進城”,認為如果允許農民“進城”的話,可能導致現有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引發許多社會問題,而且,政府要給城市居民各種補貼,大量農民“進城”,政府將不堪負擔。事實上,這種政策將城鄉割裂開來,導致大量的勞力擠在土地上謀生,使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其它國家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現代化的過程也是城市化的過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經濟將永遠停留在二元結構上。
1.3市場機制及管理缺陷拉大了收入差距
市場機制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所引起的分配秩序混亂也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具體表現在:
1.3.1壟斷現象嚴重,有些部門和單位憑借行業壟斷及某些特殊條件而獲得壟斷利潤,為其職工發放額外收入,基本分配失去控制;
1.3.2有些部門和單位的分配失去控制,有人侵吞公有財產和用偷稅漏稅、權錢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個人私利,造成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等。
1.3.3有的行政機關把屬于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商品化”,強行向服務對象收費或攤派。
1.4制度轉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擴大了收入差距
政府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是對的,也極大的激勵了生產力的發展,問題在于許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條件是“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1984年,我國開始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但同時伴生的竟是國有資產流失,損了國家而肥了一小撮“內部人”,特別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費午餐”。這些年,因為監督機制缺位,甚至是權力的介入,產生大量黑色收入,導致一部分人暴富,為廣大人民深惡痛絕。另外,還有一些介于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收入”。西方把這種因享有特權而獲得的額外利益的現象稱為尋租行為。尋租泛濫,很多人產生嚴重的不平等。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較高的起點上,在新一輪的角逐中,進一步擴大了貧富差距。
2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及緩解收入差距的對策建議
我國目前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擴大是不合理的,因為有的收入是遵循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原則,而有的收入并非基于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而是由于我國發展不平衡,改革不到位和政策措施滯后、手段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對于這些原因造成的差距應該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否則改革發展帶來的利益會落到少數人手中,由于我國實現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的根本原則,如果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必然導致兩極分化,就會不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所以應采取“適度差距”原則,在堅持市場經濟的平等法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加強宏觀調控,調節收入差距,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會可容忍的限度內,最終達到既合理拉開收入差距,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又不讓收入差距過分拉大,在促進經濟效率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社會公平的目的。為達此目的,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幾項對策:
2.1注重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
解決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必須把解決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建國后,通過“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發展戰略,為工業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有了較快的發展,但城鄉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的格局一直未有大的改變。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目前的城鄉差距呈不斷擴大之勢。這種態勢發展下去,城鄉之間的矛盾會逐步加深,最終會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從總體上消除城鄉之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差距應努力做到:
2.1.1注重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
2.1.2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2.1.3認真研究和做好農村的社會保障工作。
2.1.4為農村勞動力流動創造公平的環境。
2.1.5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逐步取消各種稅費以減輕農民負擔。
2.1.6不斷推進基層民主建設,有效制約變相增加農民負擔的假借政府名義的行為,如各種不當罰款。
2.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調節機制
全面改革現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堅持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制度建設,通過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環境,使得分配秩序和分配行為合理化、有序化,建立起有效的收入分配機制:
2.2.1打破壟斷行業。其原來得到的政府管制和特惠將逐步取消,最終走向市場競爭。應率先對壟斷性行業改革,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消除行政權力的經濟壟斷行為。
2.2.2必須出臺嚴格、透明的法律規定,嚴厲打擊以各種方式獲取非法收入的行為。在市場經濟的運行中,政府要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有效率的、公正的市場環境。通過政策、立法的透明性、統一性推進市場建設。要大張旗鼓開展打擊權力尋租活動。
2.2.3要充分考慮農業等弱質行業和農民等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問題。
2.2.4建立有效的個人收入調節機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應著力改革稅制,逐步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
2.2.5建立平等競爭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市場,消除城鄉間的就業歧視和擇業差別,克服因就業選擇限制而產生的收入差別。
2.3切實擴大中等收入人群以縮小收入差距
這也是目前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點。即通過規范收入分配行為、加大再分配作用,形成“中部大、兩頭小”的新分配格局。具體是通過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及技術工人的收入水平。機關單位在機構改革和精簡人員的基礎上,提高其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努力增加新型農業、規模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同時通過加強再分配,調節過高收入,規范分配秩序,這樣就是將高低收入兩類人群都往中間收入層趕,從而達到做大中間收入層的總體目標。
2.4建立對低收入群體保護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近年來,一方面下崗人員增多,職工貨幣收入增幅下降,導致社會中低收入階層規模急劇擴大,另一方面企業保障制度正向社會保障制度轉變,舊的福利制度被打破,新的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形成,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解決低收入群體問題、增加就業、擴大就業的有力措施。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對緩解收入差距的擴大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要與國情結合起來,要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從薄弱環節入手,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范圍。要建立合理的、可持續的養老基金補充機制,給老百姓以穩定的預期。從長遠看,政府應通過立法和規制,使城鄉居民每個人有平等的受教育、就業和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林紅玲.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問題的制度解釋[J].經濟管理,2001.
[2]趙人偉,李實.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及其原因[J].經濟研究,1997.
- 上一篇:我國新工業化思潮試析論文
- 下一篇:農產品交易效率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居民消費結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