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風建設幾點思考
時間:2022-09-27 03:31:29
導語:學校學風建設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風是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的綜合反映,是學生學習、生活、紀律等多種綜合風貌的集中體現。優良的學風能起到鞭策、激勵和統領的作用。目前我校學風建設方面還存在著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投入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促進全校師生齊心協力用情感培育學風建設的靈魂,用制度落實學風建設的舉措,用力量去推動學風建設的前進,從而促建我校良好的育人環境。
關鍵詞:學習;教學;學風;學風建設
學風是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的綜合反映,是學生學習、生活、紀律等多種綜合風貌的集中體現。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優良的學風是一種積極的氛圍,制約不良風氣的滋生和蔓延,使處于其中的學生感到壓力,產生緊迫感,起到鞭策作用;同時,它也是一種動力,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使學生能積極進取、努力向上,起到激勵作用;它還是一種凝聚力,樹立起一種優秀的品質,有利于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起到統領作用。由此可見,學風對于世界觀正在形成過程中的青年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此同時,學風更是鑄就學校優良校風的堅強防線,而且對學校的學習環境、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有著重要的標識作用。
一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
學生作為學風建設的主體,學習作為學風建設的主戰場,通過調查并參考我校的《學風調研報告》,發現目前我校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著一些比較典型的具體問題。1.課業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比較嚴重的問題有。近50%的學生偶爾出現上課前未完成作業,上課遲到或早退,未經教師同意上課使用電子通訊設備,對本專業學習有厭學情緒,曠課、考試不及格,還有網癮等。學術誠信方面比較嚴重的問題是作業抄襲,其次是考試違紀和作弊。2.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頻率很低,尤其是在與教師討論課程教學與學習、與教師合作科研項目這些重要的實質性交流形式非常缺乏。師生間缺乏基本的溝通和交流,學生既得不到來自老師的及時、足量的指引,教師也因為“遠離”學生限制了自身的專業發展,從而會導致學風建設受阻。3.學生課外學習無論是投入時間還是參與頻率都不足。除上課外,被抽樣的學生花在課后學習上的時間非常有限,半數以上學生平均每天用于課后作業或閱讀的時間不到1小時,約30%的學生從來不去圖書館。4.學生參與以愉悅身心為主要目的的娛樂活動、體育鍛煉活動比例很高,其次是學生自己組織的各類社團活動以及學校組織的學工方面的活動,但科研活動的參與度很低,被抽樣學生約80%從未參加過科研項目,約60%的學生從未參加過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競賽。總而言之,學生缺乏科研的參與興趣和參與能力。結合上述四個問題,我校學風建設的切入點就相對比較明確了。法國的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寫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學習是多種因素的綜合體,包括建立在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自我效能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責任和意志基礎上的“堅持學”。
二對校風建設的探討與分析
鑒于此,對促進我校學風建設的一些方式方法進行了反思,現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加強課堂管理,充分調動教師的課堂責任感
和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想學”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教師和學生的態度[2]。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并不僅僅是互相完成任務,而是教與學雙方彼此肩負著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也是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會引發強大的內心源動力去改善現狀。在謀求改善的過程中,學校給與積極的引導、培訓和鼓勵,讓教師重育人會教書,學生重發展想學習,“想學”會教,從而促進教學相長,學風改善。而實現這一步最關鍵的一點是讓教師和學生對學校有歸宿感和認同感。在安全和認同的環境中,能激發出教師和學生這兩大優良群體的無限潛力。
(二)適度幫學生把緊課外時間,提高學生課外學
習投入,促使學生“能學”目前學生課外學習參與度比較低,主要是課外不愿學、不知道學什么、不知道怎么學,畏難情緒導致逃避行為。其實每一個在逃避中的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都是心存內疚和自責的,但或因缺乏自制力或因缺乏學習力而讓自己放任自流。而大學里,看著學生上自習的模式已經不適應,但如果教師把作業的難度、量、答疑、批改和反饋做到位,學生管理的老師把課余時間的學習活動和其他類型活動設置合理,并用制度對學生進行約束和評定,營造不得不學的大氛圍,是可以促使學生“能學”起來的。
(三)把科研參與度列為學生綜合評定的指標,引導學生“會學”
參與科研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催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種子,開花結果。在這孕育的過程中,通過學以致用,學生逐步掌握起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體會到知識產出的快樂和成就,做到“會學”。各類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競賽、大學生創新項目、科研課題等都是可以依托的平臺。與此同時,可以把科研參與情況列入培養計劃,成為必修內容,用制度去約束學生的投入,這也是培養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的一個長效機制,會很大地促進學風的改善。
(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志力水平,培養學生“堅持學”
自主學習的過程可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對學習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第二步是對實際學習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第三步是對學習活動進行調節、修正和控制。[3]每一步的完成,每一種因素很好地發揮影響力都要靠自控力的約束、意志力的維持,意志力是一種基礎監控力量,對自主學習行為起著監督、控制和調節的作用。[4]受挫時,理性分析挫折和困難,將挫折進行準確分類,對挫折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實事求是的判斷,弄清是內因還是外因或者是內外因素交錯、共同所致。面對挫折,不能以宿命論的方式去怨天尤人,應以豁達的心態去坦然面對它,一方面通過自我調節和尋求他人幫助來減輕挫折所引起的痛苦,另一方面應積極尋找應對挫折的辦法,任何問題都有解決辦法,要在堅強意志力的支撐下去找到,使自己走出困境[5]。通過這樣一步步地“堅持學”下來,培養起堅強的心智。
總之,學風是一個高校的育人環境,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科學合理地緊抓學風建設不松懈,全校師生齊心協力用情感培育學風建設的靈魂,用制度落實學風建設的舉措,用力量去推動學風建設的前進,相信我校學風建設會取得長足進步[6]!
作者:王瑾 余志超 張曉瑩 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風調研報告,2012:16+19+21+24.
[2]趙丹鈺.高校學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6):219.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4.
[4][美]凱利•麥格尼格爾/著王芩卉/譯.自控力[M].印刷工業出版社,2012:11.
[5]劉儒德.學習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吳丹.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1):202.
- 上一篇:加強高校學風建設思考
- 下一篇:淺論廣電網絡品牌建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