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培養結構力學教學方法與實踐

時間:2022-11-26 11:18:39

導語:土木工程培養結構力學教學方法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木工程培養結構力學教學方法與實踐

[摘要]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學科就是結構力學,結構力學學好了,有助于后期橋梁結構、橋梁結構、混凝土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等可能的學習。維修本文首先闡述了結構力學教學的現狀,進而提出了結構力學教學方法與實踐改革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土木工程;培養結構力學教學方法實踐改革

1結構力學教學現狀

1.1教學方式單一

對于傳統的結構力學教學而言,板書是主要的授課方式,并且中心點是老師,課堂氣氛枯燥沉悶,沒有對學生的互動進行重視,使得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沒有熱情去學習,無形中降低了效率。

1.2課程難度大

結構力學的特點是,計算公式多,理解困難,理論知識復雜深奧,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想要順利通過考試,考前突擊也無法實現,而是需要學生慢慢積累長期逐漸學習才能領悟。常于學生說,土木工程學生最怕“力學”、“高數”兩個難點,由此可知,此課程難度確實很高,然而,只要學生用心去對待,并非不能承受。有的學生當在一半學時時就出現了兩級分化,入門的學生后期會輕松的學習,而開始就沒有入門的學生,覺得越來越困難,不自覺的就放棄了,所以,需要學生正確去對待此門課程,方能學有所成。

1.3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1.3.1部分學生基礎較差

一些學生存在在著基礎性差,一些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大學物理以及高數等基礎課程學的不夠扎實,作為這些課程的后期課程,結構力學學生學起來就較為困難。

1.3.2學生態度不端正

當前,學生學習態度問題主要表現在兩點:一,紀律松散,上課遲到,不聽課擺弄手機;二,課下抄襲作業,全班存在多數復制。

1.3.3學生不重視該課程

作為專業的基礎課程,力學比專業課授課提前,所以導致學生并不知曉對力學的學習有助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影響,并不了解結構力學對后續專業課程的重要性,所以,對課程不夠重視。

2結構力學教學方法與實踐改革方案

2.1教學模式多元化

需要更多的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防止教學模式單一。對于結構力學的傳統教學模式而言,主要載體為教科書和板書,并口頭傳教式教學。老師智能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情緒和狀態進行了解,再去調整教學內容,控制授課節奏,從而讓學生跟得上老師的思維速度。這樣的教學模式優點較為顯著,然而,傳統教學模式,由于受限于教科書和板書,有較低的承載信息量,并加之繁瑣、復雜的推導公式,使得這樣的教學模式單調枯燥,沒有很高的教學效率。但在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下,多媒體逐漸融入到教學中去,通過圖、聲、像形式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生動的展現出來,讓學生更能充分、清晰的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論,利于學習。這樣的課件模式,有很高、大量的信息量,可以有效調節教學課時少和教學內容多的問題。

2.2課程內容根據不同專業方向來設置

現階段,土木工程專業主要包含三大方向,巖土工程、交通土建以及建筑工程,對于傳統的結構力學教材而言,基本上過半的工程實例都是建筑工程方向的,為了使交通土木工程方向的學生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學習本課程,除了現有教材的工程實例外,還需要根據專業重點適當調節每章的比例,工程實例和學時。如,交通土木工程中“道路”和“橋梁”的應力分析是一個移動荷載,對結構有很大影響。所以,應該增加交通土木工程方向結構力學課程中“影響線”一章的比例,并增加相應的工程實例。此外,在解釋相應內容時,應根據不同方向調整實例。

2.3增加實踐性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經常先談論原理,然后再談實例問題。其中一些例子來自教科書,其中一些來自參考資料中的代表性例子,和那些有利于理解節本原理和概念的例題。通過學生課堂邊線以及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從而可知學生對例題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課下卻不加強鞏固,致使不會去實際解題,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實踐性教學,所以,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多去主動參見學校、全區乃至全國舉報的“力學競賽”、“結構設計大賽”等活動,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模型,從而更加深刻的去理解結構力學知識,并增加成就感,最終也會使其更加喜歡去學習結構力學。

2.4改進考核方式

考試成績加上平時成績組成了傳統結構力學的考核方式,通常是三七分,這樣的考核模式突出的是學生的考試能力,而沒有對學生實踐能力加以重視,最終會使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現象,沒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將會導致畢業在工作崗位上無法快速適應。所以,需要對傳統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并相應的提出了幾點看法:首先,在學習期間插入一次其中考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把握,并將此次成績列入到平時成績中,凸顯學習的過程性。其次,增設一次實驗考核,比例根據實驗成績:平時成績:考試成績3:2:5,學生參過的凡是和結構力學相關競賽成績均視為實驗成績,這樣還能夠鼓勵學習更多的去參與競賽活動,既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又可以提高實踐能力,可謂一箭雙雕。

3結語

總之,在社會持續進步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也在不斷進步,當前結構力學課程建設新的目標定位就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尤其對于那些面臨著轉型的本科院校來說,改革相關教學課程是必須要走的路,而對于土木工程專業中一門基礎課程的結構力學而言,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持續改進,并跟上發展的步伐。這樣,才能在基礎力學分析和計算能力的基礎上,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最終使學生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從而達到課程實踐改革的培養目的。所以,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唯一途徑就是老師要強化對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羅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結構力學教學[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0,27(6):113-115.

作者:許光義 單位: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