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念新追求
時間:2022-11-12 11:11:54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念新追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通過生成教學模式凸顯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成與建構”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念的新追求。文章從學生主動生成策略、情境激發策略和延伸拓展策略等三個不同維度探討了小學數學生成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結論對小學數學課堂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成課堂;教學改革
進入新時期以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廣大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標。課堂教學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載體,傳統教學觀已經不能適應改革的需要。生成教學是“生成”與“教學”兩個基本概念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形態[1]。在新課程理念下,生成教學通過對單向塑造學生的傳統教學理念的解構,突出了教學個性化的建構,通過對學生生命成長的積極追求,呈現出開放、互動、多元的教學特征。本文試圖結合教育理論和筆者的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成教學的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一、學生主動生成策略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支配著一切教學活動,而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生成教學的主動性策略是指通過改變師生在課堂上的傳統地位關系,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這一地位,并在教學活動中重點關注他們的情感、認知和思維的成長。要實施小學數學課堂的主動生成策略教師必須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第一,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情感。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發展性,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認知片面性。教師要引導學生用于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使學生品嘗到愉悅的體驗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構建起良好的學習信心[2]。第二,小學數學教學要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進行新知構建。生成教學原理的提出者維特羅克指出,學生對新知識并不是一無所知的,其通過生活和學習已經有了相當的知識經驗,而這就是新知的重要生長點。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估計教學中的問題生成。
二、情境激發策略
情景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生成教學所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對小學數學生成教學而言,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手段進行情境創設,促進生成教學的順利實施。首先,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基于現實生活情境,實現數學知識與教學主題的關聯。人類的數學知識并不是數學家的閉門造車,而是有著深厚的現實社會背景,只有數學教師引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意義進行了解,才能使學生尋求新知與舊知之間的契合點,進而激發探究知識的欲望。其次,通過問題情境在質疑中完成新知的生成。“問題情境”是生成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形式。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設疑”、怎樣“設疑”以及“設疑”知識生成都是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正如《論語》中提出的“不憤不啟,不徘不發”,只有教師設置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可探究性的問題,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智慧火花。
三、延伸拓展策略
數學生成教學的教學內容并不能被禁錮在具體的每一節課,而應當指向課內外的巨大空間,只有這種時空方面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才能使小學數學生成課堂教學得以真正實現。從延伸拓展的方法上看可以分為課中延伸和課外延伸。課中延伸是之教師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進行知識的跨越,達到數學教學主題的升華。例如,在進行《分數的意義》教學中,許多學生會根據平均分的意義產生先有分母,后有分子的錯誤認知。此時,教師可以果斷打破教材體系,迅速過渡到真假分數的學習中。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產生更為清晰的認知,同時還可以使后續知識的學習變得水到渠成。課外延伸主要體現為引導學生利用課堂知識實現在生活中的新思考,并由此產生實踐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提高。例如,在教授《質數與合數》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四、結語
通過生成教學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建構已經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熱點。但是,現價段的小學數學生成教學仍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仍需要在該領域進行理論和實踐層面的不斷探索,使生成教學真正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在小學生數學知識建構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應勇偉.小學數學課堂上非預設生成的有效利用[J].浙江教育科學,2017(05):50-52.
[2]林麗環.互動生成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57-58.
作者:李佳 單位:長春高新第一實驗學校
- 上一篇:民族舞蹈教學理念創新論文
- 下一篇:房地產交易對經濟增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