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習與創新性實驗研討
時間:2022-04-21 11:31:53
導語:大學生學習與創新性實驗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國家和各高校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與成績。以大連民族學院為例,就主要的幾種模式進行了總結和探討。1.輔助教學,延伸教學輔助教學,延伸教學,即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采取以服務教學為主,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和拓展,題目的選擇要注重輔助教學的目的,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輻射性。理論與實驗是密切聯系,辯證統一的。實驗需要理論作為基礎和依據,同時理論也需要通過實驗加以驗證。[5]兩者在教學體系中是相互交叉、彼此滲透、同步發展、統籌協調的。采取這種模式的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既能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也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現“做中學”、“探中學”。這種模式的實驗項目雖然在成果的體現上并不直接,很難產出高水平且具有先進性、創新性的論文或成果,但其潛在的意義深遠。它不僅保證了教學的需要,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保證了學生在后續實驗過程中的理論基礎和操作規范。在實驗過程中既給學生堅定了完成的信心,同時也增強了其學習探索的興趣,注重于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邊學習邊研究,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深入研究,不斷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驗項目通常分為兩個層次展開:一是基礎層——從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實踐能力入手,加深、鞏固專業理論知識;使學生對實驗室安全和操作規程熟練,了解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為自行設計實驗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礎。二是深入層——在基礎層的前提下,使項目具有啟發性、趣味性和創新研究性,從熟悉實驗儀器設備及其使用入手,基于教學內容設計實驗內容,通過學習研究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研究和創新能力。在熟悉實驗儀器設備的基礎上,從興趣出發自行設計實驗內容并進行創新。2.科研引導,導師管理以教師科研項目的子課題或部分內容作為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將實驗項目與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相結合,針對本科生進行實驗項目的設立,讓學生參與跨學科研究以及某些領域的科研研究、應用研究或開發研究。導師制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本科生導師制最早源于14世紀英國的牛津大學,即一個學生或一組學生在一個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的教學制度,由導師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的人才培養制度。[6,7]我國許多高校也為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大量的有利條件,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實踐項目中,使大學生盡早進入專業科研領域。[8]教師在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中主要起到指導和管理作用,在項目的選題、學生的指導當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細致嚴謹,引導學生學會科研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探索,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開展新實驗的科研能力。采用這種模式的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要求學生理論基礎扎實,且要將實驗動手能力較強的優秀高年級學生培養成導師的助手,輔助導師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實驗,以實現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時優秀學生的實驗結果也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數據。這種實驗項目模式既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鍛煉培養了學生,也服務了教師科研。3.興趣帶動,競賽激勵實驗項目從興趣出發,主要針對參賽作品,學生自由選題,并自行設計完成。通過開展學科競賽,培養、鍛煉和展示學生的能力與綜合素質,深化實踐教學,進一步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學生也往往愿意通過競賽去展示和驗證自我、肯定自我。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腐朽為神奇。該實驗項目就是要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培養其探索精神,并逐步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應注意的問題
要想使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順利進行并取得成功,在其執行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各種因素,注意各方面問題,主要概括如下:1.項目的設立與開展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即使相同學科的不同實驗項目其難度也相差甚大,因此對參與項目的學生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指導教師要根據實驗室或可利用的實驗環境與需求設立題目。選題可根據學生的意愿,兼顧學生的理論基礎水平及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從而保證實驗項目的順利開展與持續性。避免設立的題目過于難和宏觀而導致學生在進行的過程中產生距離目標遙遙無期的感覺,最終失去興趣和信心而半途而廢,這樣往往會起到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失去學習的動力。要做到題目難度適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既要考慮到其實行的難度和安全性,也要考慮到項目對于學生能力的鍛煉是否具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體現項目開展的意義。2.注重基本功訓練,規范其實驗安全行為培養學生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和學生安全更為重要,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差,違規操作和粗心大意造成的。從基本操作開始訓練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科研基本功,培養學生嚴謹的、正確的科學態度以及良好的學術習慣和實驗操作習慣是理工科學生科技創新、實踐研究的基礎保障。不同的學科其實驗形式各異,涉及的操作安全也各不相同,如電工實驗涉及到電力和用電安全,化學實驗涉及到化學藥品安全,財經學院的實驗項目和法學院的實驗項目則涉及社會安全等。危險不僅來自于實驗本身,還來自于物質的毒性、電器使用和操作等方面帶來的安全隱患,如化學實驗經常會使用一些有毒或強腐蝕性且易燃易爆品很容易引起中毒、燒傷等意外事故,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護措施,才能保證實驗的安全順利進行;電工實驗是以電源為載體,不安全因素較多,設備容易損壞,甚至對人體和實驗室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破壞性。當然,高校安全事故的發生通常與指導教師和學生的麻痹大意與違規操作有直接的關系,所以為了保證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的順利進行,在實驗項目開展過程中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護措施,同時需要指導教師不僅在項目選題、實驗方案的確定、實驗過程及項目材料的撰寫過程中嚴格把關、悉心的指導,還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正確的科學態度。對實驗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教師應及時提醒,教會學生各種防范措施,以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教師應通過指導與講解使學生謹慎的同時也要打消學生的顧慮,排除障礙,大膽實驗,良好的學術習慣和實驗操作習慣是理工科學生科技創新、實踐研究的基礎保障。3.注重成果,更注重過程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注重成果,但更注重過程。通常教師對本科生的能力和毅力持懷疑態度,所以教師科研普遍只是與研究生培養相關聯。但本科生對參與科研的積極性與熱情很高,讓本科生參與到項目研究中,不僅有助于增強本科生的信心,還能培養其堅毅與吃苦耐勞的精神。要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真正的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出符合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型實用人才,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和審視,對實驗項目進行規劃和設計。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要重在發掘學生的研究性與創新性而不是苛求實驗的結果,給學生過大壓力。[9]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通常題目較難,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要允許學生失敗,使學生在實驗的失敗中尋找原因,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勇于創新不怕失敗的精神,這才是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更有意義的成果。
本文作者:趙秀春徐國凱張濤陳曉云葛平淑工作單位:大連民族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科創管理與人才培養探索
- 下一篇:電力企業項目部績效薪酬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