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融入本土教育元素

時間:2022-01-31 10:29:36

導語:小學美術融入本土教育元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美術融入本土教育元素

一、巖彩畫在我國教學中的發(fā)展

(一)巖彩畫歷史發(fā)展。巖彩畫曾以其在繪畫舞臺上的領先地位以及其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被我們所熟知,現代巖彩畫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巖彩畫的繪畫習慣,又通過創(chuàng)新表現形式更加適應當代審美趣味,隨著巖彩畫新型表現形式的出現,其教學也逐漸在很多學校和教材中得到很好的融入和發(fā)展,巖彩畫擔負著延續(xù)傳統(tǒng)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重任。巖彩畫和傳統(tǒng)的水墨畫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其使用的礦物顏料的顏色深淺是通過線條的粗細反映出來的,其是不可以也是不能隨意調色的,這主要取決于巖彩畫顏料的天生色域的廣泛性及其優(yōu)越性。其顏料可以由畫家自行制作,巖彩畫顏料的特殊性對其繪畫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導致其和傳統(tǒng)繪畫技巧以及教學存在很大的區(qū)別,盡管巖彩畫顏料和繪畫技巧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性,但其在本質上存在很大區(qū)別,其主要表現在其教學方法和繪畫方式上。(二)巖彩畫教學發(fā)展。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我國逐漸開始重視巖彩畫的復興。由于國家政策支持,巖彩畫的復興道路更加順暢,我國文化部以及中國畫研究部等都開設了重彩畫研修班,并且根據文化部以及教育部的研討,當前在小學課本教材以及初高中美術教材中出現了很多的巖彩畫和重彩學習,很多學校在其美術課程上都設置了關于巖彩畫的基本課程或者是必要的選修課程。當前巖彩畫在我國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十分明顯,巖彩畫在各階段學校美術教學中已經開始進入深入研究階段。

二、挖掘美術文化因素,提高學生地方文化修養(yǎng)

(一)地方文化元素的概述。由于美術教學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其不僅蘊含著豐富的地方文化元素,包括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精粹比如陶瓷藝術和織染,還包括造型藝術、工藝設計和浮雕以及石雕等,還囊括了民間文化特寫比如剪紙藝術和折紙以及剪貼畫等,包括現代美術和民間美術等,其分別代表著不同領域的文化之間的交叉和聯(lián)系,還包括其不同文化領域的文化內涵,同領域內由于不同科目隱含的文化不同導致其信息的差異性,這都是不同地方文化元素給教學提供的不同素材。如果美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開拓其教學思維,那么就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地方文化修養(yǎng)。比如敦煌壁畫,其是我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巖彩畫,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原始文化信息,還體現出了甘肅省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比如巖彩畫《學川劇》其表現出的不僅僅是四川地區(qū)的服裝文化,更多是其精神文化。(二)使學生感受美術文化,提升素養(yǎng)。美術可以說是人類最早出現的藝術文化,美術作品能夠反映創(chuàng)作時代的文化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當前在美術教學上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制作能力,在該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身對畫作的理解從而實現對其蘊含的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的傳承,對其制作方式及技巧以及線條和色彩等的理解,都是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并提高地方性文化素養(yǎng)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同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社會政治制度的制約,出現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比如原始的陶瓷以及現代陶瓷在傳統(tǒng)制作方式以及題材內容和形式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表現都是不同的,當前信息時代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方式的變化及其交流速度的增長,我們不僅傳承了悠久的文化底蘊,還在很大程度上接納現代文化帶來的巨大的沖擊性,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多樣性逐漸呈現在我們面前。在美術教學上不僅要使學生客觀感受到文化存在,還要讓學生在實際參與制作過程中感受文化精神。

三、在隱性課程中感受美術文化的影響

(一)隱性課程概述。隱性課程和顯性的課程教學之間存在本質區(qū)別,其主要是指學校出現對學生的文化精神產生影響但又不能完全受到控制的教育因素,其主要包括學校環(huán)境以及建筑格局、宣傳方式和文化活動以及教師的言談舉止等,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校園隱性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并且這個體系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價值觀念和情感傾向等產生影響。隱性教學體系中包含美術文化教育資源,美術教學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逐漸加強美術學科的影響,真正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的地方文化素養(yǎng)。美術教師應該盡可能積極參與并引導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老師要具備鮮明的學科意識,其自身服裝以及言行和教學設計及教學環(huán)境等,要反映其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水平,從而使其直接作用于學生并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二)隱性課程對美術文化的影響。由于當前新課改對美術課程的要求,導致美術課程的文化定位出現不同,這也對美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標準的要求,美術教師除了自身要具備過強的專業(yè)技能外,還要擁有深厚的美術文化修養(yǎng),這些都是通過長期學習和深入研究才能獲取的。另外在巖彩畫的學習上我們應該利用不同作品的地域性及不同美術資源,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豐富學生對美的感受和追求。可以帶學生欣賞不同地方古玩文化,以及去濃縮地方性文化的主要場所或者博物館等進行參觀,通過相關工作人員和教師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巖彩畫中蘊含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及文化精神。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文化,認識美術教材中巖彩畫的特征及其表現出來的多樣性,從而使其更加理解其表現出來的地域文化和文化精神。

四、結束語

巖彩畫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其美術教學上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其繪畫技巧還要理解其蘊含的文化,實現對美的追求。美術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擁有理解領會巖彩畫蘊含文化內涵的心靈,以此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認識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幫助學生樹立起保護文化遺產和珍視的態(tài)度,正確的看待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戴劍舞.淺談中國巖彩畫的發(fā)展[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謝瑾 單位:福建省武夷山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