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微課化情景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10 08:45:03

導語:大學英語微課化情景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微課化情景教學論文

1情景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在這種環境中,學習者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式學習,隨著體驗的深入,學習者會逐步提高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同時,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景教學還能夠更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實際運用這一語言,情景教學中的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融入學習內容中的主體,像主體一樣的思考和表達,從而更深刻了解到英語表達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提高真正的英語應用能力。再者,情景教學能更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反思效果。學習者往往能夠清晰記住情景教學中的明顯效果和不足之處,從而在未來的學習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2微課對情景教學法的推進與創新

“微課”是圍繞課堂教學中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設計出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再輔之以學習指導、進階測試、在線問答、教學評價等其他要素共同組成的“微集成”教學資源。微課的最大特點是教學主題突出明確,教學內容的結構化特征明顯,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手段的高度融合,共同構建了一個頗具吸引力的新型學習空間。作為集成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新應用,微課可以作為情景教學法的一項創新應用。

2.1微課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更有利于自主學習

傳統的情景教學多作為一個教學環節植入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中,在此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們融入教學情境,盡管這種教學方式無疑是一種進步,但是我們卻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其中學習效應的最大化,因為學生的認知是有差異的,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學時空范圍內捕捉到期間的差異和變化,當然也就難以做出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決策。傳統的情景教學應該說仍只塑造了一個主流化的空間,在某些情況下,這個空間會習慣成自然地形成“演員”和“觀眾”的角色分配與固化,由此產生的效果就是部分學習者的被邊緣化,顯然是與情景教學思想的初衷相違背的。微課教學恰恰能有效地化解這種現實或潛在的邊緣化危機。在均等地接受微課資源的同時,每個學習者都可以將自己塑造成認知世界中與微課主體相符的某個角色,這個角色本身就會是要求去邊緣化的,因為在特定的微課學習環境下個體將會更傾向于角色融入,并喜悅于由此帶來的對求知欲的滿足感。同時,微課開辟了面向每個學生的師生問答通道,學習者遇到疑惑可以很方便地向老師請教,教學的效果將進一步增強。

2.2微課主題突出內容精致,情景設計更易于把握

與傳統授課相區別的是,微課針對具體小知識點進行講解,用多媒體視頻將講解過程錄制下來通過網絡傳播,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整個微課是一個封裝完整的獨立教學實踐活動。與課堂授課相比,微課針對知識點的講授比傳統課堂的講解要更加深入和透徹。微課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能很好地借助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的信息化手段,使得微課的內容展示更加具有鮮活特性,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通過微課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相對于大課堂的情境教學,微課的情景教學設計更容易把握。由于微課的主題突出,內容量相對較小,并且講授點一般是教師相對體會更深刻更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所以對于教師而言,會更容易創建一個定位精準和便于理解的情景。

2.3微課構成元素多樣,能創建更具吸引力的情境

微課的主線是一段獨立的教學視頻,并以此統領包括教案、學習指導、師生互動、教學評價等環境資源,一個完整的微課系統實際就是一個主題化的知識單元資源包,一個獨立的微型教學資源環境。構成這個資源包或者資源環境的元素內容同樣是豐富的。如一個好的微課視頻,絕不是簡單的教師授課錄像的片段或剪影,也不是一個表面精美、華而不實的視頻式課件。它以視頻制作軟件為開發平臺,教師依據教學經驗,用學生較易理解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視頻化分解,音像、圖片、圖形、文字等動態元素是實現視頻講授過程所不可或缺的。利用這些元素,在微課中引入情景教學則更具有吸引力。學生們通過接觸這些內涵豐富的感知材料,學習動機得以明確,學習興趣也被不斷激發,直接的經驗范圍得到了擴展,同時在多媒體素材的時空、大小和虛實變換中進一步突顯教學的直觀、形象、趣味與系統,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因而能更好地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把握。

3微課化情景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如果能恰當地將情景教學模式融入微課教學中,會對微課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明顯積極作用。但是,由于微課在內容、時長方面有具體要求,因而對應用情景教學也有更為嚴格的要求,需要明確相應的策略。

3.1做好微課關鍵環節的設計

做好微課的教學設計有利于更好的組織多樣化的微課教學資源,微課開發的關鍵環節包括教學目標確定、學習者分析、內容分析和教學媒體選擇等,只有將這些環節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才能產生符合“讓學習者在短時間內通過自主的學習較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個知識點,讓教學者在短時間內利用組合最優化的教學方式闡釋清楚一個知識點”的微課設計思想與理念,從而達成微課教學實用友好的初衷。各關鍵環節是相互關聯的,如確定教學目標時必須做好學習者分析,學習者的學歷層次和知識結構都會對目標確定產生影響,同樣,合適的內容選擇與教學媒體選取也會和前述兩個環節產生互動。任何孤立地思考某一環節而忽視其他環節的思路都會造成微課設計的失敗。

3.2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信息化手段是教育改革的推進器,微課也可以說是教育改革朝便民、大眾化方向發展的產物。我國微課首倡者胡鐵生認為微課特點包含“資源多樣,情境真實”,這其實也就要求要合理運用好多媒體技術。在創建大學英語教學的微課中,通過一個多媒體情景來創設學習英語的環境,融合視聽與背景文化素材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學生通過情景化的多媒體環境,能得到有切身體驗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而情景中提供的文化背景又有利于塑造學生英語交際的思維基礎。合理的多媒體技術,還能夠突出微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高效把握。

3.3從用戶角度構建藝術情景

微課教學曾有一個誤區,認為微課是沒有學生上課的課程。微課是虛擬課堂的一種,師生不在同一時空范圍內,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學生上課”這種認識是成立的,相反,堅持“有學生在上課”是微課設計成功的關鍵,微課設計一定要始終貫徹微課學習的主體意識,在引入情景教學時要從用戶角度構建藝術情景。筆者主持制作了《AmericanThanksgivingDay》這一微課,為了讓學生對感恩節的來源有更清晰的認知,在描述分離派清教徒歷經艱辛抵達美洲的這一片段上,筆者采用了一系列歷史圖片來展現行程中的顛沛,特別是用“PlymouthRock”的圖片來隱喻當時開拓者抵達美洲時的情境。對于外語學習者而言,這些情景的應用大大增強了他們對這一外國文化的感知度。

作者:羅艷 羅衛 單位:湖南女子學院 湘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