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教學的趨勢

時間:2022-01-06 09:56:58

導語:大學語文教學的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語文教學的趨勢

本文作者:劉平工作單位:山東現代職業學院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教學”與“教育”的內涵: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全面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而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由此,我們可知,教學是教育活動整體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是對知識、經驗、方法、能力的傳授過程。它的內涵是充實、壯大一個人的內涵。

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教是為了不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的學”慢慢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部分,而“教師的教”慢慢淡化,教師所擔任的角色慢慢由教學的主導者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其主要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從大學語文教學到大學語文教育的轉變過程中,我們所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讓好學、樂學、勤學的思想成為學生的主要思想,學習成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此,學校和教師需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名師執教。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其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大學語文課程要求任課教師博學多才,能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并且還能理論聯系實際,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應用,加強其對此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同一篇文學作品,可以因大師的講演而精彩紛呈,也會因庸者的說教而味同嚼蠟。因此,加強大學語文教學,需要高校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大學語文教師并盡力培養、安排名師執教。第二、精選教學內容。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但是課時有限,相對較少,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對教材內容作出取舍,精選教學內容。大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篇幅一般不是很長,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大量的材料,諸如:歷史背景、作者簡介、作品介紹、流派、社會影響等內容,不僅讓學生領略到作品豐富的思想性、高超的藝術性和技巧性,還要讓學生的心靈穿越古今,與作者和文章的主人公產生強烈的共鳴,領略其喜怒哀樂,并深刻體會文章背后的深厚哲理,進而加強對學生的愛國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審美教育等人文精神的培養。我們要將學生領入文學殿堂,引導其感受這一廣闊世界的精彩,增強其求知和參與的欲望。第三、改進教學方法。很多學生不喜歡大學語文的原因在于有些教師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模式陳舊,硬生生將大學語文教成了“高四語文”,竟然還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對字、詞、句、段、文章的詳細講解上,把一篇篇靈氣與美感共存的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與中學的語文教學如出一轍,毫無新意,讓學生聞而生厭。中學語文教學側重的是其工具性,目的在于給學生打基礎,但是大學語文側重的是其人文性,應加強學生對作品的分析、鑒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領略文字之美,辨別文學趣味、領悟人文意蘊,在文學的海洋里自由暢游、痛快呼吸。第四、加強實踐鍛煉。經過筆者調查發現,大學生比較喜歡文字優美的文章,并且很多學生還經常進行練筆。隨著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網絡寫作成了很多人的日常習慣,諸如微博、空間、日志等網絡文學樣式越來越流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會鼓勵學生嘗試寫作,學生們的熱情很高,并且參與范圍較廣,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四大文學樣式也都有涉獵。筆者還會推薦比較好的文章投到校報,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不僅寫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對大學語文的興趣也逐漸增漲。第五、加強自身修養。大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精神,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隨時充電,并有與時俱進的精神,結合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將大學語文教育的理念到心滲入到心靈深處,并引導學生樹立此思想。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更好、更從容地面對未來社會的各種挑戰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