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之語文的有效性

時間:2022-03-09 09:09:29

導語:學校教學之語文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教學之語文的有效性

一、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方面。

許多學生進入中等職業院校學習是無奈之舉,由于他們的成績較差,在中考之后不得不進入中等職業院校進行學習,他們覺得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有出路,升入中等職業學校之后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這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基礎偏差,進入中等職業院校之后也不能正確看待學習,尤其是文化課程的學習,導致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甚至產生了厭學文化課的現象。

(二)教學方面。

許多中等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也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認為在中等職業院校學習專業課是首要任務,把語文學習放到了附屬地位,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對專業課的促進作用。有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在教學中常常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使本應該活潑、生動的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不能夠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中等職業院校的語文教材中包括多種題材的文章,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更體現出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實用性地位。但是,在教材當中通常是相同題材的幾篇文章放在一起,尤其是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基礎較差,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厭煩的心理。在教材的選擇上教師要合理安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中等職業學校提高語文實用性的策略

(一)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紀律性差、有嚴重的心理自卑性,學習上也缺乏動力和上進心,思想品質不健全。教師要對學生加強教育,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語文教師在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教學時要利用好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的事跡,讓學生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深層次意識,在思想上和作者產生共鳴。例如:在學習《屈原列傳》時,教師可以借助屈原的生平事跡教育學生。通過屈原的事跡,學生都感嘆屈原的悲慘,痛恨楚王的無能。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觀,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學生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但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卻缺乏發現美的意識。教師要運用好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發現生活美,感受生活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文章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從中去感受。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認知品讀,從中體味文章中的美。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朗讀一些美文,感受語言美,同時展開豐富的想象,使文章中的人物、情境浮現在學生腦海中。教師還要把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發現美存在在我們身邊。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語文教學。

要提升語文教學的實用性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在教學中把多種教學方法融合在一起進行語文教學。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的視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運用好情境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行感受。教師還可以綜合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

(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際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在社會生活當中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面臨的是就業,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際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年齡較小,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交友觀,不知道如何去和他人合作和交際。這樣必然會影響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他們今后走上社會奠定基礎。語文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交際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教師要通過語文學習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語言的藝術性和邏輯性,使學生學好和他人溝通。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還要注重學生素質的提升,更適應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

作者:曹蓓蓓單位:山西省靈石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