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展區理論在音樂教學中的探究

時間:2022-03-23 08:55:46

導語:最近發展區理論在音樂教學中的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發展區理論在音樂教學中的探究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教育對兒童發展能起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兒童的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通過測試衡量學生的現有水平,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教師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潛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增進音樂素養,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內容。音樂課程性質中實踐性即音樂音響不具有語義的確定性和事物形態的具象性。識譜教學也需要通過聆聽、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和音樂編創等多種實踐形式才能得以實施。學生在親身參與這些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對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為掌握音樂相關知識和技能、領悟音樂內涵、提高音樂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衡量學生水平,完善教學內容

1.通過考查了解學生水平

現在很多教師一拿到教材,不管學生處于什么水平直接教授,其中一部分學生將跟不上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內容,這勢必造成教與學的脫節狀態。我們應該先對剛進校的初中生進行一次摸底測試,了解學生所處的水平。據了解,我校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堅持上音樂課,三分之一的學生到五、六年級不開設音樂課,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外地生,小學從未上過音樂課。這樣統計下來就是三分之一的學生識譜,三分之一的學生對歌譜比較含糊,還有三分之一學生對歌譜一竅不通。其實這無形當中把新進校學生分成三個等級層次,這就成了階梯型,所以要照顧全班學生學習,教師還要將這三個層次水平盡量拉平。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學生有最強烈的求知欲和較強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差距,他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縮小差距,進而幫助自己達到成功。

2.根據學生水平完善教學內容

識譜教學可謂音樂教學之靈魂,唱、奏、賞都會涉及到識譜內容,所以識譜教學必不可少,為了讓學生都能更好地上好音樂課,教師要從基礎學起,從零教起,讓會的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知識,讓從未學過的學生快速掌握新知識。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解音名與唱名時,結合圖片中的琴鍵以及五線譜音階的形象化教學,讓知識更通俗易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音名與唱名、線譜與簡譜的區別,為后面更好地進行歌唱教學、欣賞教學和演奏教學奠定基礎。在豎笛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說一說豎笛的特點,教師再系統講解,學生通過對豎笛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吹奏的興趣,也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對照簡譜各音的豎笛指法。從而提高了學生識讀樂譜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挑戰有難度的樂譜,讓其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二、根據學情,制定教學目標

音樂新課程標準對7~9年級“識讀樂譜”的能力要求是:能夠跟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具備識譜能力,能夠比較順利地識讀樂譜。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在層次分明的班級中用以上課標只有一部分學生才能達成目標。為了讓小學沒上過音樂課的學生盡快達成目標,給這些學生降低教學目標,從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到能夠跟琴聲視唱簡單樂譜,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這是一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過程,可以給學生留有時間、空間去識讀樂譜,進入初中音樂教學時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學生自主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自己認識簡單的樂譜,能準確識別音符和簡單的節奏。這樣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也促進學生自我督促意識的加強,學生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也希望自己盡快達成目標,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于完成任務的學生來說他們不但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激發了自信心,為完成下一個目標作好準備。

三、通過教學策略,提高學習水平

1.師生探究,趣味學習

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識譜教學中也要將知識變得更趣味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認識。例如,我在講解音符時運用了小口訣讓學生認識音符。首先,讓學生根據所看到的五線譜音符,做一個形象的描述,接著,教師根據學生的描述進行總結,并根據學生的描述編出五線譜音符口訣:圓圓的像鴨蛋全音符四拍,二分音符多條桿二拍,四分音符實肚子一拍,八分音符有尾巴半拍,十六分音符有兩條小尾巴四分之一拍。通過口訣式教學,學生在記住音符的寫法的同時,還知道每個音符的時值,輕松快樂地完成了教學內容。又如,在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時,我讓學生先跟著我學一組節奏練習,要求是教師我一打完節奏學生就要跟著學,感受這個節奏練習給大家帶來的情緒,根據剛才所打節奏出示樂曲中相同節奏的樂譜。根據樂譜圖示思考其中特點,通過教師講解,了解像這樣句幅逐漸遞減的手法,在我國民間音樂中被稱為“螺螄結頂”。通過這樣的趣味教學,讓學生容易接受教師講解知識要點,同時也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2.生生合作,縮短差距

在豎笛教學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沒有學過豎笛。這時我把學生分成小組,每一組安排1~2個會豎笛的學生,而小組里的成員中不會豎笛的學生比例較多,這時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能準確吹奏的最多一組的同學為獲勝組。從而增加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了做獲勝組,不會豎笛的學生會主動向會豎笛的學生請教,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授者在教的過程中再次鞏固吹奏的指法技巧,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互幫互助過程中快速提高識譜能力,掌握吹奏指法,為更好地演奏曲目做準備。

四、預估學生水平,加深教學內容

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個人價值,從而發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力量,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我在《唱臉譜》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了解京劇的行當,根據劇中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性格、氣質等,把人物劃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請學生先看一組圖片并小組討論,然后,根據自己對京劇行當的了解,將圖片連連看尋對應的行當。讓各小組根據圖片選出扮演四大行當的同學,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上臺展示,同時也讓學生身臨其境表演京劇四大行當。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京劇的歷史及行當,將四大行當的子分類圖表展現給學生。根據圖片對照圖表講解每個行當的分類,讓學生對京劇的行當產生興趣,為了進一步增加學生對行當的認知,欣賞并學唱京歌《唱臉譜》,讓學生思考歌曲中人物角色代表哪些行當,出現了京劇中哪些行當的唱腔,學生會根據自己對行當的理解從歌中尋找答案。不同的行當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地位的人物,不同的行當也有不同的標志性動作。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讓學生做旋律接龍游戲,將《唱臉譜》每句拆開唱,每位同學都有接龍的機會,輪到的同學不僅要唱還要加上自己的亮相動作,動作要與自己所唱的詞基本吻合。以上實踐活動,能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自己的力量,使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同時預估學生的水平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展示,有些學生獨特的表現會超出教師的想象,會給課堂增添光彩!總之,根據學情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更好地提高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作了良好鋪墊。同時,了解學生現有水平,在學生現有水平基礎上完成教學目標,向新課標的標準看齊,不斷完善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知識要點,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也讓音樂有效教學在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得到充分地開展,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正確方向和路線。

作者:劉珊 蔡永紅 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劉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