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
時間:2022-02-07 09:31:16
導語:基于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發興趣,叩開個性作文的大門
萬事趣為先。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教學中一個永恒的話題。學生一旦對寫作產生強烈的興趣,就能始終以興奮的狀態去完成寫作任務,愿意表達內心真實的情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使寫作真正成為一件樂事、趣事[1]。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降低要求,激發興趣。學生常常“談文色變”,對作文存在著嚴重的畏懼心理。因此,作文教學應讓學生感到寫作和讀書、游戲一樣,是自然而然、每個人都有能力完成的事,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引導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環境中自主寫作。其次,由說到寫,激發興趣。教師應在寫作之前,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開闊寫作思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從而在說與寫的結合上捕捉“寫作點”,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寫作的素材,產生寫作的自信心。最后,喚起需要,激發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精心創設各種情境,寓寫作于活動、游戲之中,讓學生感到寫作是自我表達與交流的需要,不斷引發學生的寫作沖動和表達欲望。例如,在教學“記一次有趣的活動”時,筆者精心組織學生玩“貼鼻子”游戲。首先筆者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缺鼻子的頭像,然后讓學生蒙上眼睛給頭像貼上鼻子。做游戲時,有的學生沒有經過仔細觀察,順手一貼,就把鼻子貼到眼睛上、耳朵邊、嘴巴下……引得臺下的學生捧腹大笑。有的則比較細心,通過認真觀察、動腦思考,準確地貼上了鼻子,大家都對其報以熱烈的掌聲。學生興致勃勃地做完游戲后,筆者趁機引導:“剛才的游戲非常有趣,大家想把我們游戲的過程寫下來,讓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快樂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想!”話音剛落,他們紛紛拿起筆,刷刷刷地寫起來。這樣,由說到寫、寓教于樂,人人有得寫,人人都會寫,一篇篇充滿個性、趣味盎然的作文便會躍然紙上。
二、靈活命題,開拓個性作文的空間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作文之個性首先源于命題的個性。以往受作文命題的限制,學生在寫作時往往違心地述說著蒼白無力的話語,其真正內心深處的感受少之又少。因此,作文命題應做到新穎、開放,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其習作流露出童真童趣,閃耀出個性的光芒。首先,命題要貼近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閱歷,出一些他們有話可說的作文題目,增強命題的引導力,使學生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其次,命題要有彈性。教師可將原來的單一命題改為一組要求相同、條件不同的題目,由學生自主選擇。如春天來了,花紅柳綠,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筆者在事先要求學生觀察春天的景象的基礎上,列出了一系列的題目,如《我愛你,春天》《春姑娘來了》《春的遐想》等,讓學生自主選擇。當然,學生也可以自己命題。這樣學生的寫作范圍更廣,空間更大了,有利于其個性的充分發揮。最后,多出半命題或非命題作文。教師應讓學生自由寫作,放任思維,天馬行空,給學生作文“松綁”,營造寬松的寫作氛圍。如在一次寫作指導課上,筆者放手讓學生進行自由寫作,鼓勵學生說:“今天的寫作同學們自選內容,自擬題目,你們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此話一出,學生臉上頓時露出喜色,文思泉涌。一篇篇洋溢著童真童趣、個性鮮明的作文呈現在筆者眼前,出乎意料。
三、自由表達,放飛個性作文的羽翼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表現自己的個性,才能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多彩。”習作是學生個性自由馳騁、自由發展的天地,因個性而美麗。文章不是無情物,文如其人,言為心聲。大話、假話、套話只會窒息學生個性思想話語的活力,淹沒內心的聲音,扼殺學生的個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說真話。例如,一位學生在《一次愉快的家長會》中寫道:“當老師向全班同學宣布開家長會這一重磅消息時,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啊’了起來……我卻心里暗暗竊喜,嘿!這次期中考試我考了班級第一名,這回老爸可以在家長會上風光一回了!于是,我開始浮想聯翩:老師在臺上神采飛揚地表揚‘××家的孩子這次考了全班第一名’,老爸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色,旁邊的家長們紛紛投來艷羨的目光……”在以后的習作中,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在習作中敞開心扉,寫出來的文章更加自然、真實、感人,顯現出個性張揚的魅力。
四、分層評價,傾聽個性花開的聲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其寫作能力也大不一樣。可長期以來,教師評價學生的作文大都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不同層面的學生的習作,很少關注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個性的差異,曲解了評價的本質——促進學習者的發展。因此,我們的作文評價應采用分層評價的方法,肯定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的勞動成果,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筆者根據班級學生的習作能力,把他們大致分為A、B、C三層。A層為作文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做到選材新穎、立意深刻、構思巧妙、語言生動;B層為作文能力中等的學生,要求做到條理清楚、表達流暢;C層為作文能力暫時落后的學生,只要求做到圍繞中心、語句通順。這樣便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了贊賞和認可,體驗到寫作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均在原有的基點上獲得了提升。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從個性化入手,更認真、更細致、更科學地去做好習作評價工作,就能讓作文評價過程成為學生個性飛揚的舞臺。
總之,作文教學想說“愛”你也容易。只有努力創設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作文教學環境,學生才會樂于寫作、愛上寫作,敢于說真話、抒真情,也才能有一篇篇表達真性、閃現靈性、展示個性的“綠色作文”呈現在我們面前。在學生寫作的原野上,我們期待個性的花蕾綻滿花枝!
[參考文獻]
[1]楊金麗,陳述清.個性化寫作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03):58.
作者:方月娥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第三實驗小學
- 上一篇: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的作用
- 下一篇:淺析作文教學封閉式到開放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