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模式
時間:2022-01-06 10:35:18
導語: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經管類專業畢業生人數持續攀升,而經管類專業傳統的教育模式重在理論知識傳播,忽視了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鍛煉,導致學生因缺乏創新創業意識而難以滿足當前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新商科建設背景下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經管類專業為例,在分析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及其與經管類專業教育關系的基礎上,探討創新創業教育與經管類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
關鍵詞:新商科;創新創業教育;經管類專業教育;教育模式融合
1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破常規、立新意。當下的校內教育模式主要是“知識的灌輸”式教學,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受各種教學條件的限制和約束,大多是以“現成的翻炒”方式“傳遞”知識點,這種思維定式環境下,學生缺乏批判和創新,因而,培養獨立思考、允許多樣化存在,才能打破常規,刻意出新。創新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提升自身對知識的認識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主體是學生。
2“新商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經管類專業教育的內在聯系
創新創業教育并非以培養企業家為目標,而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創新性認識、自身創新素養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增強學生的個人能力,幫助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增強競爭力。經管類專業教育則是教育學生掌握相關經濟管理類理論知識和技能并運用到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中去,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創新創業教育和經管類專業教育盡管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但兩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培養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二者是大學教育中相互彌補的教育環節,創新創業教育和經管類專業教育對于彼此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說經管類專業教育是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基本途徑,創新創業教育則是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延伸和專業教育的補充形式。新的社會發展形勢和高等教育改革趨勢下,只有實質性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更加地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專業教育中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能創新會創業的高素質人才。
3“新商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經管類專業教育過程中的效用
3.1實現“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效用在經管類專業教學中的實現
經管類專業教育不同于其他工科專業,因為涉及企業商業機密,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少有進入企業深入體驗的過程,只能了解企業最邊緣的相關業務。以經管類金融學和金融工程等專業為例,因為金融領域的保密規定或業務操作限制多,學生除了接受課本知識的傳授外,基本上沒有機會接觸金融業務實踐,盡管少數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愿意接納學生進行實習,但也只是從事一些如大堂服務、客戶聯系等外圍工作。實踐機會少,主要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而很多學生又存在一種“課堂知識無用”的思想觀念,對課堂教學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如果能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這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讓學生樹立創新理念并在校內體驗實踐工作中的一些流程,更加深入地掌握和了解創業知識,積累實踐經驗和提升操作技能,使“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得到有效應用。
3.2加快推動經管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與過程的改革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過去經管類專業傳統的工作崗位對人才數量的需求大幅降低,而且對畢業生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經管類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就是創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崗位如財務、營銷等在專業課程中都有所涉獵,所以,在專業教學中引入創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已經顯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緊迫,可以加快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還是以金融工程專業為例,因為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金融專業知識和金融技術也快速更新,教學過程中,就應該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動性,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和現代計算技術,把課堂學到的金融理論知識進行模擬應用,比如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金融模擬大賽,讓學生將課堂學習的專業知識與自主創業真正融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使經管類專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改革落到實處,為學生離開學校后的就業與創業奠定堅實基礎。
3.3實質性地提高地方高校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創業能力
高校類型不同,其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有區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以應用型人才為主,因而對地方高校而言,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將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在專業教育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理念的引入,可以達到對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目的。如果將創新和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不僅可以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機融合,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空間和創業能力。
4“新商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經管類專業教育深度融合模式
4.1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融合,構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既要通過課內知識傳遞顧及全體學生成才的普遍性、綜合性需求,更要通過課外能力鍛煉滿足小部分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建立起“惠及大眾”“兼顧小眾”“課內+課外”的應用型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具體地說,應高效利用“課堂”從知能培育上關注全體“大眾”,注重“理念”培養,側重向學生傳授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和專業職業知識,使學生掌握創新創業必備的專業知識、創業理論和方法;充分利用“課外”從項目實踐層面有針對性地兼顧部分“小眾”。比如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專業,對于準備考研深造的學生,可以更多地進行課堂理論知識教育,但對于準備畢業即就業的同學,可以更多地讓他們參與金融模擬大賽、創業大賽,這樣通過傾斜化的資源配置,鼓勵和引導有強烈創業欲望的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并進行個性化創業指導和幫扶。
4.2校內元素與校外元素融合,構建創新創業耦合式課程體系
新商科建設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要堅持以“創新和創業目標”為核心,體現出“校內理論知識傳授”“校外實踐有效補充”“內外協同發展”的課程設置理念。在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上,合理開設學科基礎和專業核心課程,也要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精準化補充創新創業拓展課程,對接區域產業鏈和需求鏈。尤其要結合新發展形勢下,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在專業理論課和創新創業課程中融入新元素。要針對新商科對人才需求的特點,在學科專業理論課程中增加專業創新型探討、專業創業案例等教學元素,在通識課程中融入國際人文禮儀、世界經濟等專題元素。
4.3“產學研”融合,構建創新創業教育“一職多能”師資體系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應充分發揮專業師資隊伍的作用,為教師廣泛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更加自身辦學實際條件和實際需要優化創新創業師資匹配機制,深入挖掘和利用各種資源,實現教師教學科研與創新創業的深度融合,利用教師教學科研資源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新發展。新商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既要具備開拓的視野和扎實的理論知識,也要有精湛的專業創新能力和企業實踐經驗。高校不僅要在項目研發領域與企業廣泛合作,在課程設置和課程開發方面也要向企業咨詢,還要鼓勵和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到企業鍛煉和參加創業實踐,讓教師把自己的理論知識在企業實踐工作中得到檢驗,提升教師的學術、科研和實踐能力。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創新創業項目,通過做項目,以科研促進教學,增強教師的實踐技能,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
4.4搭建校內外實訓平臺,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和創業實踐訓練
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建立專業實驗課程教學、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創業創新訓練相銜接的校內外理論教學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教學訓練平臺,根據發展需要改善專業實驗教學條件、補充完善和豐富校內專業實驗教學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理念和能力。
5結語
《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高校雙創教育進入了政府統一領導下深入推進的新階段,雙創教育改革已成為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共識。但現階段創新創業教育或多或少還存在“精英化”“活動化”和“碎片化”等問題,需要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加強與學科專業建設的結合,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總的產教融合,還需要在提升高校領導的意識、教師教學能力和管理人員水平等方面努力。而以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為內核的商科,是打通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各方面努力的“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一環。本文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例,分析了經管類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與路徑選擇,為其他學科提供演化路徑和行動標桿,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模式融合提供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徐芹,楊軍.淺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研究[J].教育研究,2021,4(6):152-153.
[2]李曉華,張麗萍,王曉鳳.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84-89.
[3]李文秀,畢穎,于三三,等.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8(2):1-5.
[4]楊晶.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9(6):59-63.
[5]周澤炯.經濟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體系構建研究——基于“新經管”戰略背景[J].滁州學院學報,2019(3):108-112.
[6]徐曉君,熊森.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20(8):26-28.
[7]鄭慧敏,翟明戈,周鳳敏.創新創業教育與工科專業教育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2):70-71.
[8]徐振浩,張化堯,倪云蕾.“新商科”建設背景下MBA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意愿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創業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23-128.
[9]張亞靖,平昕.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學專業教育融合路徑探究[J].創新創業教育,2019(6):83-86
[10]何榮宣.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經管類專業為例[J].宜春學院學報,2021(7):122-125.
作者:肖功為 郭建華 單位:邵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大學語文翻轉課堂深度學習理念分析
- 下一篇:新工科背景信息化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