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措施
時間:2022-02-17 10:51:20
導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時代在發展,大學教育不僅僅是培訓學生的技能,還要引導大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精神,在社會實踐中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拓自己的領域。在網絡時代,網絡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條件。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要抓住網絡的有利條件,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融媒體;大學生創業;創業精神
融媒體指的是在網絡時代,利用網絡優勢,結合傳統媒體中的報紙、電視,來進行資源融合,達到宣傳互融、利益互融的目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從狹義上說,指的是為創辦企業所接受的教育;廣義的解釋就是培養具有開創性的人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創業能力,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獨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交管理能力。
1融媒體時代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的機遇
創業教育主體是喚醒大學生的創業品質,激發學生的創業動力,了解創業價值和創業環境。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可以利用網絡來了解世界各地的商業信息,當前的商業發展趨勢。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企業文化,企業家成功經驗,提升自己的創業視野,為塑造創業型人格打基礎。同時,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與不同地域的人進行交流,來吸取創業知識和前人的優秀經驗。高校可以利用融媒體的輻射性,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多媒體平臺具有信息整合和操作便捷的特點,它可以為教育者制作立體動感的教育素材,為創業課堂教學提升感染力,也可以為大學生線上學習和交流提供立體空間平臺。對于教學而言,可以將教學內容文本、圖畫和聲音融為一體,來提升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網絡平臺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了平等對話的溝通橋梁。
2融媒體時代對大學生創業提出的挑戰
大學生創業教育,按照社會需求,要結合社會現實,輔以專業知識來進行。但目前,我國大學創業教育有專門的教材,這種教材經過教育部認定。在教學中,由任課教師負責傳授。這種單向性傳授,學生的學習方式基本是被動式接受。但在網絡環境下,這種傳統教學方式的格局被打破。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在網絡上尋找自己想學的內容,并且這些內容都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具有時效性和先進性。所以,網絡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提出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弱化了創業教育模式的權威性。融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提出的第二個挑戰是動搖了大學生創業精神的養成。創業精神的養成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兢兢業業的態度,做好長期面對挫折的準備。然而,在融媒體時代,由于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渠道豐富,社會上那些一夜暴富,一舉成名的現象,嚴重動搖了大學生的創業精神養成。例如這幾年出現的網紅現象,一張照片,一段視頻就會吸引幾萬人成為粉絲;還有所謂的網紅店,一份產品,一個特殊的服務員,也引來無數人光臨。這種致富快捷化方式,讓大學生覺得學許多創業理論知識,還不如網紅來得快。這種非主流創業,常常讓學生的是非觀和價值觀扭曲,使他們借鑒良好的創業經驗和創業人格培養等觀念受到沖擊。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都是碎片化傳播,在創業方面,大學生接觸到的都是奇跡型的經驗,只看到成功者光鮮的一面,看不到很多創業著的奮斗史。這種現象,常常使大學生產生疑惑,懷疑自己所學的創業知識可行性。
3融媒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措施
在融媒時代,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要根據社會形式不斷調整教學方式,要充分利用融媒體的優勢,用多種手段進行創業教育。3.1利用融媒體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渠道豐富,信息量大。大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融媒體的這一特征,讓學生通過融媒體了解社會所需,了解新型創業形式的創新點。創業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而網絡上很多創業形式都是創業者不斷創新形成的,因此利用融媒體,可以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激發學生去思考、去發現。融媒體環境下,還可以利用媒體向學生傳輸優秀創業者必備的素質,通過圖片、文字、視頻來了解創業者的思維方式,創業方式。融媒體平臺還可以讓高校與高校之間互動,交流教學經驗;可以方便高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讓學生了解社會需求。3.2利用融媒體推進傳統教育與時代的融合傳統創業教育,雖然教學方式落后,但教學內容卻是經過考證,具有積極作用。在融媒體時代,要利用融媒體的新功能,完善創業教學方式。通過觀看視頻、紀錄片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科技發展的影響,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利用網絡產生的創業形式如雨后春筍。這些創業模式可能還沒被收錄到教材中,但通過融媒體可以學習最先進的創業理論。3.3利用融媒體,推進創業與實踐的結合。創業教育不僅需要理論知識,更需要實踐。創新教育也離不開實踐。在融媒體時代,可以通過融媒體這個平臺,來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讓學生將自己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通過實踐,來發現自己理論知識存在的不足,也可以通過實踐,來驗證創業的想法是否可行。傳統的社會實踐通常都是有學校安排,在本地或者本省進行,這樣可以方便某些行業的實踐,但對創業教育不適合。在融媒體時代,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己尋找實踐基地,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創新創業必須具備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玲.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205-206.
[2]田冰潔.融媒體視閾下河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創新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9):187-188.
[3]于茜.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8(01):224-225.
作者:鄧燕芳 單位:西京學院
- 上一篇:大學音樂通識課程現狀及對策
- 下一篇: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