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法制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8 09:12:35
導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法制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
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教育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民主法治精神,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引導其正確的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制度,促進法制秩序的建立。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的、長期的任務,二者雖各有側重,但又相互滲透、促進、相輔相承。在教育的目標上具有統一性,在教育的方向上具有相輔性,在教育的內容上具有相關性,在教育的方法上具有互補性。
(一)教育目標的統一性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列寧曾經說過:“真正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任務正是由青年來擔負”。要想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法律素質,二者之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在教育目標上,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養社會主義四有青年,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法制教育,致力于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使大學生自覺遵守法律,追求公平正義。這都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都是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都是為了培養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
(二)教育方向的相輔性
法育側重法律教育,德育偏重道德教育,雖然內容有所差異,但是在教育的方向上,二者是相互輔助、相互促進的。法制教育在于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樹立法制觀念,做一個知法、守法、依法辦事的公民,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法制教育是人才培養目標最基本的層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養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完善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是人才培養的較高層次。在教育方向上,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對法制教育進行指導,二者相互輔助、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三)教育內容的相關性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包括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等,其中法制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應加強法制教育,在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也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和價值導向的作用,二者緊密結合在一起。比如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它帶來的一些弊端也逐漸顯現,誠信缺失就是其中之一,誠信教育既關乎思想政治教育,又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
(四)教育方法上的互補性
思想政治教育側重偏柔性的教育,法制教育側重偏剛性的管理,前者主要是通過道德教育來約束人的行為,是一種自律。后者強調法制責任的承擔,是一種他律。我國現階段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伴隨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以及國際環境,價值取向多元化問題逐漸凸顯,僅僅靠思想政治教育來教育引導約束人們是很難辦到的,剛性的法制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同時法制教育也應加入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元素,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二者相互補充,這樣更有利于很好的完成育人目標。
二、法制教育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
道德和法律是一個人成才所必須的兩項基本素質,在高等院校里,教書育人,既要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也要重視法律素質的培養。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緊密,同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現階段非法學專業的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進行的,但是往往差強人意,效果不是很明顯。
(一)外部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正處在形成階段,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件也屢屢發生,這說明我國部分大學生法律素養不健全,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也為今后的法制教育敲響了警鐘。長期生活在校園里的大學生很容易受到校園里的不良風氣的影響。互相攀比、強調個人利益,追求物質輕視精神文化等等,都影響著一些大學生,形成不良的價值觀,功利化,物質化,有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也不斷發展,他們所帶來的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也對大學生的思想形成一種沖擊。這些都容易使大學生迷失自我,更有甚者不惜觸犯法律。
(二)缺乏法制教育傳統
我國的封建社會長達兩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法治被人治長期代替。封建社會結束以后,我國便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在建國以后相當長一部分時期國家的主要任務穩定社會、發展經濟、忙于政治,此后又經歷了的沖擊,直到黨的十五大才明確提出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治國方略。在我國缺乏法治的傳統,法制教育也很缺乏,法律意識很難深入人心,法律信仰難以樹立,這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對法制教育重視不夠
法制教育雖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大部分學校往往偏重德育,而對法制教育重視不夠。想用德育來完成法制教育,這樣往往收效甚微。在大學里非法學專業的法制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制教育也只是占其中的小部分。對于之前沒有受過系統的法律教育的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僅靠這一門課程的學習很難提高其法律素質,更別說法律信仰的樹立。而且這門課程也主要是由思想政治專業的老師來教授,讓非法學專業的老師來對法律知識很零散的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這無疑是給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打了折扣,很難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四)教育的方法比較單一
法制教育在大學里不僅重視不夠,而且教學方法也很單一,大部分只是重視理論的灌輸、課堂的教學,缺乏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很難應付,藥家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采取單一的理論灌輸,片面強調理論學習,考試也只是老師劃范圍,出了考場就忘記了。同時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對于法律的學習感覺枯燥乏味,影響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就無從樹立。這種知識性的灌輸式法制教育方法也是影響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如何加強法制教育
法律是外在的行為規范,道德是內在的思想規范,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法律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也能促進法制素質的提升,二者相輔相承相互促進,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一)轉變教學理念
法制教育,雖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重視不夠。在大學教育里,一般比較重視德育教育。要加強法制教育,必須對這種教學的理念有所轉變,改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我們必須認識到,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切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取代法制教育,其附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狀況必須加以改善。積極推進法制教育,逐漸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進而慢慢樹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信仰,引導大學生追求法制精神,追求公平正義。
(二)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法制教育一般缺乏實踐性,較多的局限于課堂的法律知識的教授。這樣不免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往往事倍功半,差強人意,這種灌輸式一言堂的教育方式必須加以改正。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把理論的傳授和實際相結合,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期間,教授法律知識的同時,注重社會熱點以及大學生身邊的一些法律問題,結合所學的法律知識來分析和解決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這樣不僅教會學生相關的法律知識,更是教育了學生怎樣使用法律,這就是一種法律意識的培養。法律的實踐性很強,除課堂教學外,法律實踐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比如舉辦一些法律知識競賽,請資深法律專家現身說法,以及模擬法庭和組織社會法制宣傳等等。引導大學生學法用法,讓其感受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息息相關。
(三)加強教師相關素質的培訓
教師的職責在于傳道、授業、解惑。在傳道、授業、解惑之前教師本身應該具備相關的素質。大學的法制教育一般主要是由非法學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來教授,而老師的法律知識也相對比較缺乏。越是非法學專業的學生越是需要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的老師來教授,讓思想政治的老師來代替,其教育結果很難達到預期目標。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之前,必須對相關教師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的培訓,培養老師的法律素質和法律信仰,這是必不可少的。
(四)加強法制宣傳
加強法制宣傳也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環節,法制宣傳應堅持針對性、實效性和持久性原則。切實做好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法制宣傳,宣傳的內容應該緊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等等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只有這樣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才能讓學生感知到法律就在身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漸漸的樹立一種法律的意識和信仰。在宣傳的時候,不僅僅局限于校內的法制宣傳,還應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來進行宣傳,家庭和社會都是一股重要的力量,這樣的宣傳才具有持久性,使學生耳濡目染,逐漸樹立法律意識。做到從多個方面入手,增強法制宣傳的力度和廣度,從而促進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和法律信仰的樹立。
作者:張康工作單位: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 上一篇: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論文
- 下一篇:美國法制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