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鋼琴教學演奏心理培養

時間:2022-05-13 09:26:05

導語:大學鋼琴教學演奏心理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鋼琴教學演奏心理培養

摘要:隨著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與人們對于專業要求質量的不斷提高,鋼琴教學逐漸成為當前我國高校藝術教學的重點與關鍵,鋼琴相對于其他藝術課程而言是一個較為實用的課程,且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與鋼琴技巧要求極為嚴格,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在基礎知識層面的素養,更要培養學生的心理素養。

關鍵詞:大學鋼琴教學;演奏心理;訓練方法

一、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演奏心理訓練的價值

大學鋼琴教學不同于一般知識教學,從事大學鋼琴教學的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表演技巧,可以輕松識別學生在鋼琴訓練中所存在的技術上的問題,還需要具備強大的理論基礎,通過對理論的闡述與深入教學使學生了解課程背后的深刻內涵,此外還有必要密切觀察學生在鋼琴學生中的基本狀態,根據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在大學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練習效果,培養學生在鋼琴演奏上的技能,更要注重學生心理素養的養成,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多加關注,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一般而言鋼琴教師只注重人才的培養和表演技能培訓,對學生的表現重視程度不夠。其結果通常使一些學生空有良好的培訓,但卻不具備參加鋼琴水平考試并獲得相關的鋼琴比賽成績的良好素養。缺乏良好的演奏心理是影響舞臺表現的主要因素。在學校,學生的心理訓練尤為重要。在進行舞臺表演或參加相關鋼琴比賽和接受鋼琴等級考試的過程中,鋼琴水平相似的學生所獲得的成績通常是參差不齊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缺乏相關的心理素質的訓練。因而在教授大學鋼琴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演奏技巧,還要訓練學生好好玩耍,這樣才能在舞臺演奏的過程中輕松應對,獲得與其水平相匹配的成績。

二、影響學生鋼琴演奏成績的原因

(一)基礎知識不扎實,表演過程中存在緊張情緒。教師在鋼琴課程中不僅要注意學生的演奏技巧,更要培養學生在面對突發問題時即時應變的能力,還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鋼琴曲目。如果學生對于所比賽曲目的了解不足,在比賽過程中難免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因而學生在進行表演之前一定要熟悉自己所要表演的曲目,對一些基本的技巧有所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沉著應對鋼琴演奏過程中的突發問題,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能力。(二)表演經驗不足,缺乏面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鋼琴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不僅僅在于訓練學生的基礎技能,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還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鍛煉的機會,使學生有機會可以豐富自己的演奏經驗,從而增強面對突發事件的勇氣與能力。但是就當前我國大學鋼琴演奏課程而言,大多數學生仍然處于缺乏演奏經驗的狀態,對于大型的鋼琴演奏平臺沒有充分的了解,這才導致了學生在面對突發問題時沒有能力來處理應付,在表演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對自己缺乏自信心,因而教師更需要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能夠站上舞臺去獨立表演,從而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能,這樣也可以使學生在專業的鋼琴比賽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鋼琴本身的魅力,融入其中從而發揮出更好的水平。除此之外,缺乏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也會影響學生在面對舞臺時的心理狀態,導致學生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因而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導學生一定的鋼琴演奏經驗之外,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快速地調整自己的情緒,使學生在相關的專業比賽中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驕不躁地面對比賽。

三、大學鋼琴教學中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的技巧

(一)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訓練學生的演奏心理,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必須從課堂本身出發,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為學生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融入其中。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演奏曲目中的表演技巧,還要讓學生自己融入其中進行深入體會,并進行相應的理論基礎的教學,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演奏興趣,培養學生在鋼琴表演中的自信心。此外,為了豐富學生的演奏經驗,提高學生的演奏信心,教師還需要定期進行鋼琴演奏比賽,使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表演機會,大家通過相互欣賞來共同進步,我們需要記住,鋼琴演奏學習并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個長期的、我們一生都受用不盡的一個過程,我們需要一定的耐心來進行訓練。此外,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演奏一些著名的鋼琴名曲,還需要向學生介紹古代和現代、中國和外國的鋼琴音樂,解釋鋼琴大師學習鋼琴的心路歷程與其背后的深層內涵,讓學生知道如何表現音樂。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滲入一定的鋼琴史有關的內容,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學生在鋼琴演奏方面的深度與靈性。(二)加強基礎技能培訓,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歸根結底學生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礎,才有能力在鋼琴演奏期間正常演奏。在正常情況下,如果表現的表現水平較低,在表演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定的焦慮的情況,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具體表現。如果學生對于所要表演的曲目不了解、不熟悉,缺乏基本的鋼琴表演技巧,這樣即使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狀態也難免在表演中露怯,造成表演效果不佳。因而學生要具備良好的舞臺表演技能,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基礎技能,對于基礎的鋼琴曲目有清晰的了解,并深入理解其作品背后的深刻內涵,才可能在表演過程中客服自己的緊張情緒,獲得良好的表演效果,與觀眾達到共情的效果,否則僅僅是單純的學會了一首鋼琴曲目而不是領會了鋼琴演奏的深刻內涵。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輕松處理比賽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相應的鋼琴比賽,豐富學生的表演經歷。(三)給予學生出錯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正如上文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該培養學生的鋼琴表演技能,還需要適時地給予學生出錯的機會,使學生有機會培養自己的自我調節能力,訓練自己的心理素養,因而教師更要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機會,使學生有機會走上舞臺,走出舒適區,使自己有機會掌控舞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有能力自己站上舞臺,如果條件允許,各種鋼琴演奏會也可以在學校舉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上臺表演的機會。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表演慈善表演,讓學生自己編排曲目進行表演,經過排練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與缺點,只有這樣才能訓練自己的心理素養,這樣也可以使學生在演奏前做好準備,以提高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為了避免舞臺表演中的錯誤,學生可以在進入舞臺之前進行適當的練習,尤其是在錯誤通常容易出錯的地方,以防止由于缺乏技巧而導致表演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緊張。(四)為學生提供實踐表演機會。豐富的鋼琴表演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予學生的現場發揮的機會,使學生有足夠的勇氣擺脫心理壓力。因而,在可能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組織開展各種鋼琴演奏會,以豐富學生的演奏經歷。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就多方的表演交換各自的情感表現,并且提出意見。此外,學生也不能辜負教師所提供的一切機會,應認真對待所有的表演機會,逐步累積演出經驗,加強在各種性能環境下進行表演的彈性,把握一切機會提高自己。(五)演奏前準備充分同時提高自我調控能力。鋼琴學習也是一個勞逸結合的過程,學生也不能一味苦學而忽視了休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教導學生進行適當的休息,尤其是在重要場合的演奏之前,學生必須合理使用時間,不要一次性練太多,應該適當練習。注意在平時訓練時容易出錯的內容,降低舞臺表演的錯誤率。在上臺前可以教他們進行深呼吸,漸漸平復自己的心情,以確保他們的呼吸是流暢自然如常。自呼吸調節和自我心理暗示是用來放松你的心情,使彈鋼琴的音樂將更加自然流暢。只要你是在舞臺上,你應該對自己有信心,并且相信你可以把精彩的鋼琴演奏帶給觀眾。

參考文獻:

[1]紀國棟.如何在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J].北方音樂,2013,(07).

[2]史小曼.鋼琴教學中的心理訓練方法研究[J].北方音樂,2017,(09).

[3]汪數.探索鋼琴教學的高校心理訓練及訓練[J].通俗文學,2016,(18).

作者:孫夢婷 秦樂樂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