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討

時間:2022-11-01 09:06:38

導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討

1.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

隨著新課堂的推進,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也在逐步轉換。教師由原來的課堂主導者變為課堂的引導者,學生則成為課堂的主人。然而無論怎樣的變化,在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構成語文課堂完整的畫面。

1.1課堂中教師所呈現的狀態要賦予藝術感染力

教師進入課堂后,教師所呈現給學生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要感受到教師飽滿的熱情、愉悅心境和高昂的教學激情,以此來感染和帶動學生,引起他們的強烈的求職欲望。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信息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尤其語文課堂,人文性很強,教師的情感足可以感染學生,走進和深入文本,感受作品的內涵。

1.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富有藝術的課堂教學,能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和研究我們都知道,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既有認知成分,也有情感因素。學生對自己喜愛的教師講課,就會認真投入,喜聞樂學,記憶也因此牢固和深刻。

2.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節課的導語是本節課“重錘音”。因此課堂導語設計要在形式多樣、短小精悍的基礎上,講究其語言魅力和藝術感染力。

2.1導語設計要結合學情從實際出發

教育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教育必須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學生的身心發展既有一定的順序性,又有一定的階段性。我們在進行課堂的導入設計時,要針對所教的學生,根據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大多數的家庭背景、年齡特點生活閱歷,文化底蘊,對事物的接受能力等等,有目的和根據性的進行設計。

2.2導語設計必須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連

導入設計是是為了課堂主題,即我們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服務的。且忌為了讓學生覺得有趣好玩,而設計出離題萬里的導語來。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就是歲設定的教學目標的實現,每一堂課都有具體的教學目標。

2.3課堂導語要與授課內容以及課堂類型相匹配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授課內容不同,課型不同,加之不同班級授課對象的不同,每節課教師不可能采用一成不變的導語進行。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導語自然要不同。

2.4課堂導入要適應文體

對于語文課,不同的課文,不同的文體,導入設計自然也要不同。抒情散文時可以以情帶入,設置情景以情激趣。說明文可以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小說可以先聲奪人引發學生閱讀的欲望、教授議論文應當導之以理,讓學生具有邏輯思辨的意識。

3教師要掌握課堂語言藝術

教師上課能否成功,教學語言的正確運用是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而在日常教學中,尤其語文課,教師語言往往過于隨意化,贅余過多,不僅浪費了時間,同時也使得學生失去了聽課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課堂語言的用語要精選,對講授的同一個問題所運用的語言要做到準確無誤,這也是課堂教學講究語言藝術的前提。

3.1語言必須規范,準確,使用標準普通話

對于語文教師,對于語言的要求相對于其他學科要嚴格。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咬字讀音,準確清晰。說話速度適中,能做到抑揚頓挫。

3.2課堂教學用語要準確精煉

語文課,教師往往會略了語言的準確性和經臉型,而只是盲目地追求語言的豐富和生動。實則,唯有只有在語言達到準確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真正的去追求語言藝術的生動形象和富有情趣,才能體現語言藝術之美。如果我們語言的準確性比作是語文課堂語言藝術中的基石,那么精練性則是在這基石之上立起的高樓大廈。語文課堂的語言不能隨意漫談空話滿堂,教師必須通過備課過程中的錘煉,把課堂語言達到最精煉。這樣才能把復雜的講的簡單,把深奧、抽象講的容易、易懂。

3.3教學過程的語言富有啟發和美感

“啟日開其意,發日達其辭。”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語言要富有啟發性,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語言要深刻雋永、富有意蘊、令人深思。語文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的情境,從而激發和點燃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一起思考。同時語言課堂的教學語言還要做到“美雅情達”,讓學生能在語言的藝術中慢慢培養出語文的特質來。

3.4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疑難問題

要仔細的推敲,即語言要有分寸。一名好的教師要具備各種應變能力,特別是語言應變能力,回答學生提問,要簡潔準確,切勿拉雜、繁瑣。教師語言要有趣味性,生動吸引人、恰到好處、機智幽默、無懈可擊。對學生能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4.要掌握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得到,也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到外地學習后,回來后就照葫蘆畫瓢,其結果猶如“東施效顰”,與實際的教學效果大相徑庭。內個老師的氣質、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都不相同,而且同學科之間要求也不不一樣,面對的學生更是不同,所以教師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現代化教學手段也要恰當使用,新的課堂模式也要謹慎效仿,否則就會弄巧成拙。“法無定法”即是很正確的使用原則,因而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我們都要謹慎使用,且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引導,而這種引導必須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中,不斷從學生聽課的精神狀態中,表情中品讀學生的心理活動。這對于掌握課堂教學藝術,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是最有效的。

作者:曹琦 單位:臨江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