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歷程
時間:2022-06-26 06:22:26
導語: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歷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是對過去史實的記載,具有久遠性。因此,說起歷史,同學們立即會覺得這離我們很遙遠。乍看起來,歷史距離我們的現實生活確實是過于遙遠。但是,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結合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有意識、有目的地創設一定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其中,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體驗歷史的過程,學生就會感覺到歷史不再遙遠、不再遙不可及,而是伸手可觸、伸手可及。那么,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歷史過程呢?筆者認為:
一、激發想象,感知歷史細節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有想象才有創造,但想象不是憑空產生,它必須在原有表象的基礎上,加工創造出新形象。所以,在學習《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一課時,學習完北京人的一系列特征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題:假設你就是北京人,你名叫毛毛,是個十歲的孩子,說是孩子,其實在北京人當中算是中青年了,因為北京人生活環境惡劣,人們的壽命都不長。這天一大早,你毛毛走出山洞……請充分展開你的想象力,結合我們剛學的北京人的內容,描繪你北京人毛毛一天的生活情況。學生在老師創設的這種歷史情境中,主動的借助于想象的翅膀,展開了充滿色彩的、豐富的遐想……其中一個同學這樣寫道“:我是北京人名叫毛毛,同學們可別小看我,我生活的年代離你們可久了,我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中的一個。這天一大早,我和同伴們走出山洞,我們都饑腸漉漉的,于是一同去尋找食物。我們走到河邊,河邊有一棵大樹,上面結了很多的野果。我爬上樹摘了許多果子,一邊吃,一邊往下面扔給同伴,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到正午,我們急忙往回趕,特別是我最著急,因為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看管火種。要是火堆熄滅了,大家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吃上香噴噴的熟食了。回到洞里,還好,火并沒有熄滅,我又添加了些柴禾,使火燒旺一些。傍晚,大家陸續從外面回來,今天收獲還不錯,捕到了一頭腫骨鹿。于是大家開始忙碌用火燒烤,我分到了一小塊鹿肉,盡管不能完全填滿肚皮,但我已很滿足,吃完不久,我咂吧著嘴,很快美美地進入了夢鄉……”多么生動、具體的描述啊!我看了也深深受到感染,有如身臨其境。
二、扮演角色,體驗歷史的過程
從一定意義上說,歷史教材所呈現的知識是“死”的,它只能通過學生的“活動”,通過學生的種種“操作”,才能“內化”為學生頭腦中的經驗系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要通過學生的“主動性作業”,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角色扮演,就是其中一個較好的教學方法,它讓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和解釋歷史現象。在歷史教材中,學習唐朝民族關系時,唐與吐蕃的關系在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之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已“和同為一家”,特別是文成公主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獅子進入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西藏從此幸福太平……這是藏族人民歌頌文成公主的一首民謠。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的到來似“獅子進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如一幅安逸、美妙的圖景!同學們能把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編成一臺小小的歷史短劇,進行演出嗎?教室是舞臺,學生是編導、演員,教材是劇情線索,小天地可以演出大戲劇。讓我們走進舞臺,走進演員,融入歷史,體驗人生……全班在歷史課代表的安排下,分為三個組,分別飾演“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歷史場景。小組長負責協調監制,其余同學分別任編劇、導演、演員、旁白、服裝美工設計、配樂等。每個同學都有其任務,都有角色。在演出過程中,歷史短劇的背景知識和主要情節都基本符合歷史真實,同時同學們也加進了一些自己的想象、發揮。如飾演“吐蕃使者求婚”這一幕,同學們參照了閻立本的《步輦圖》“,吐蕃使者祿東贊”神態恭敬而緊張,但“他”雙手捧了一束花,單膝跪地向“唐太宗”求婚。“編導們”又加進了一些現代元素,令人不禁啞然失笑。詼諧、幽默的氣氛彌漫了課堂,同學們在快樂、輕松中體驗歷史人物的心理,體驗歷史的過程。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主動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積極創設情景,或讓學生展開豐富想象,或讓學生投身活動中,在想象和活動中體驗歷史,思索歷史,感悟歷史。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組織、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歷史,建構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建構主義倡導的教學方式,也是實施主體教育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發展學生主體性和實施新課程改革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具體突破口。
總之,在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創設的一系列歷史情境中,同學們學到的歷史將是真切的、具體的、鮮活的。他們的多種能力在無意識中得到培養和提高。他們的主體地位和學習積極性在無形中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因而使學生感覺到歷史其實并不遙遠,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歷史課堂也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 上一篇:投資組合貝葉斯分析法運用
- 下一篇:高校生旅游市場現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