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研討
時間:2022-07-16 06:06:30
導語: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題雖然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但實際上在以往的一些試卷中,命題人已經悄悄地將與之相關的觀念和要求設置在試題里了,只不過沒有明確地提出名稱而已。比如就文中的關鍵詞語、主要語句、某一手法或亮點進行由表及里、由實到虛的評價、賞析,其實就是探究題。本文就從考點、試題特點、命題原則及特點和應答策略等方面對探究性試題進行闡述。
考點闡釋:
1.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要求從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的各個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2.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試題特點:“探究”在《現代漢語詞典》上是“探索研究”“、探尋追究”的意思。探究既不是對信息的篩選整合,也主要不是對藝術性的評說鑒賞,而是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發掘、探討、特有解讀和質疑。探究側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實?!疤骄俊庇嘘P題型有“探究性擴展試題”“、鑒賞文本技巧”、“評述思想感情”、“點評類試題”、“理論性賞析短文”、“擴寫改寫縮寫”等題型。其特點如下:第一,一般現代文閱讀題,往往答案就在文中,或根據文本內容分析解說,關鍵在于發現、篩選、整合、吸收。探究題的答案,既要根據文本,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要懂得哲學,才能從哲學的高度進行探究;要懂得審美理論,才能從審美的角度進行探究;要了解時代和社會,才能聯系背景進行探究……否則,就文解文,斷然不能把文章擺到恰當的位置,不能洞察文章的深邃內涵,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藝術風格。第二,從理論上來說,探究與創新是緊密相聯的,可以有新見,有不同的探究結果,因此,答案不可能也不應該求同,允許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根據文本和有關原理,合乎邏輯地展開論述,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性試題命題原則及特點:
1.設題重實際:它以高中學生應有的知識文化積累、閱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基礎,適合高中生作答。
2.設題有規律:一般在文章的重點、疑難等關鍵處設題。如文中的議論、抒情處。
3.設題講根據:一般依據材料的內容探討研究,而不是任意發揮。
4.思考有層次:要求考生從不同層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現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會像平時可以“見仁見智”。閱卷時總會給出一個相對統一的參考答案,也就是說答案肯定不會“百花齊放”“,任爾東西南北風”。
探究性試題的解題應對策略:依據上述特點,探究性試題一般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應對:
1.按規定的角度進行探究2011江蘇卷第14題:請探究文中自然景物敘寫的深刻寓意,以及對表現人物的作用。試題解讀:解答此題,應該依據題干規定的角度思考,結合文章的情節,以情節為依托,尋求景物與情節的相似性,從“相似性”上去尋找景物的寓意。這道題,追求答全即可。參考答案:“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籠罩著的越來越近的外敵入侵的戰火;三是象征應征入伍作翻譯的消息;四是象征師生之間的親疏關系?!把迸c“臘梅林”:象征青年們志愿獻身保衛祖國的純潔無瑕、迎難而上的愛國情。“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變化過程,喻示人物關系的和緩,更喻示著救國有望的情結。
2.依據文本內容進行探究2009年遼寧卷第十一題第(3)題:小說最后描寫了蠻兒一幫年輕人炸掉了遺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結局上的這種處理是否合理?請結合小說具體內容,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試題解讀:解答這一題,需要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對“遺璞”這個意象指什么進行解答。當然,對于“遺璞”的象征可以指一種守舊思想與生活方式,也可以指傳統寶物。如是前一種理解,可以聯系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分析年輕人炸掉遺璞的象征意義;如是后一種理解,可以從合理開發、生活情理的角度分析。參考答案:觀點一:作者在結局上的處理是合理的。①從情節上說,遺璞村人為之自豪的石頭被一群年輕人突然炸掉,這樣的處理可以產生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②從主題上說,“沒有用”的遺璞是一種守舊思想與生活方式的象征,這樣的處理有助于小說思想內涵的表達;③從時代上說,這樣的處理符合20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精神,有現實意義。觀點二:作者在結局上的處理是不合理的。①從情理上說,遺璞村人世世代代視為寶物的東西,為之自豪的石頭被一群年輕人輕易地炸掉,不合情理,違背了生活的邏輯;②從敘事上看,炸掉遺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沒有在小說中明確交代出來,缺乏藝術上的邏輯性;③從現實講,這種結局也不符合保護文物、合理開發的現念。
3.對題干中的關鍵詞、疑問點進行探究2009年寧夏卷第十一題(4)題:孕婦并不認識石碑上的字,也不會寫字,卻十分努力地描畫著它們,后來還感嘆:“字是一種多么好的東西啊!”小說這樣來寫孕婦,有人認為讓人感動,也有人認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試題解讀:抓“十分努力地描畫”關鍵詞探究:“十分努力”是說“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和尊重。抓疑問點:為什么不識字的孕婦描寫石碑上的字呢?她的做法有什么深刻含義?假如是你,你會這樣做嗎?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根據疑問點,整理答案。參考答案:觀點一:這樣寫讓人感動。①突出了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雖然她不識字,但這不影響她對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女人在將為人母時的責任感,在她看來,學會認字,將來就不擔心孩子的提問了;③表現了孕婦認識到文化知識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盡可能地彌補自己文化知識的不足。觀點二:這樣寫有些做作。①觸動她描畫字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邊一塊廢舊的石碑;②孕婦自己不會寫字,想臨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請放學的孩子幫忙,不必那么費勁,非要自己描畫;③作為未來的母親,孕婦識不識字,其實都不影響她對孩子的責任與愛。
4.要對文本深層含義進行探究2009年江蘇卷第十四題:請探究都江堰蘊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解讀試題:這是對文章的內涵進行探究。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在文中“上善若水”中的“上善”指什么?是什么事?什么人?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李冰等人是上善之人。參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人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總之,做探究題一定要立足于文本,然后結合自己的感悟、體驗進行表述。緊扣問題要求,在文本內尋找依據提取有效信息,通過聯想和思考,在所提供的信息、試題要求和自己的人生體驗、感悟及已有知識間搭起一座橋梁,才能為成功解答鋪平道路。
- 上一篇:西方繪畫對國畫影響
- 下一篇:新文學現代性歷程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