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小學數學教學優勢論文
時間:2022-08-20 08:27:00
導語:多媒體小學數學教學優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則,運用大量的事例闡述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好處。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優勢。
首先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結合教學實例,說明在教學中,從哪些方面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最后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選取課件,絕不可以認為電教媒體用得越多越好,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從而失去電教媒體的作用。
《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明確倡導:“我們不能假設孩子們都非常清楚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并自覺地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數學,也不能單純依賴教師或家長的權威去迫使孩子們這樣做,事實上,我們更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們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產生興趣,那么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學生就會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近幾年來,多媒體輔助教學正在逐步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及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于一體,把靜態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維的空間,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使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孩子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下面結合實例談談哪些教學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效果較好。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學習內容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以使學生置身于一種無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我運用多媒體進行導入教學,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課開始屏幕上出現畫有三個不同的三角形的人物,并帶有配音。身體大的三角形說:“我的個頭最大,我的三個角的和一定比你們兩個的大。”直角三角形不服氣地說“我有一個角是直角,我的三個角的和一定比你大。”身體最小的三角形比較自卑說:“那我的三個角的和是最小的了”。我趁機問他們誰說得對呢?同學們的回答不一致,有的說大三角形說得對,有的說直角三角形說得對。那怎么檢驗呢?同學們有的拿量角器測量,有的進行折疊,(每組都有一張這樣的圖片)求知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再如,三年級下冊《分桃子》這節課是一節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課,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學生學起來非常乏味,我利用多媒體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兩只小猴在樹上蕩秋千,不小心把樹上的桃子碰落了許多,點擊鼠標桃子紛紛落地,在樹下玩耍的兩只猴子看到從樹上落下來的桃子非常高興,他們數了數正好48個,兩只猴子比比劃劃好像在說什么。一會兒,一只小猴說:“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說:“這些桃子是我們兩個人的,我們兩個是好朋友,分桃要公平。”最后電腦里配音向學生提出要求,看了上面的動畫你們怎樣幫小猴解決這個問題,并且使兩只小猴都滿意。學生很快地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估話說:“力氣要用在刀刃上”教學也是如此,在教學重點、難點處,如能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則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
如教學“相遇應用題”時,其要點是:①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結構特征;②在能正確分析此類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如教學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動畫:有兩輛汽車,由動畫顯示兩車相遇的全過程。如果這樣分解就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a時間——同時;b地點——兩地;c方向——相對;d結果——相遇。待學生掌握了這些特征后,進一步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時間、相距距離等概念的含義。即速度和——單位時間里兩車共行的路程;相遇時間——從兩車同時出發到同時相遇所經過的時間;相距距離——相遇的這段時間里兩車共行的路程。教者通過一個小小的Flash動畫的直觀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兩車各從起點出發開始直到兩車相遇的難點。突破了難點后,學生對相遇應用題特征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認識,因而解答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再如“平移與旋轉”這節課的重點是根據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前后位置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與距離(數格子),如果只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掌握,利用多媒體,這節課就好上了。如教學時可以這樣設計:電腦演示小船一格一格向左平移到虛線的位置。讓學生走到投影儀前數一數,然后讓全班同學數一數,理解平移的方向與位置。利用多媒體教學這一教學手段解決了“紙上談兵”的問題。化靜為動,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平移的方向與位置。而且,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多媒體的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樣使學生的知、情、意、行都保持了良好的狀態,打破了原有的學習方法和模式。使知識面不斷擴大與更新,有效激發了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公務員之家:
三、運用多媒體恰到好處的驗證數學結論
在驗證數學結論時,借助電教手段,通過多媒體的參與,使結論一目了然,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如《三角形內角和》這一課,學生通過測量、剪拼,得出“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º”這一數學結論。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三個角拼到一起,形成一個平角。非常直觀、形象,學生感興趣,便于理解記憶。
如四年級《節日禮物》——觀察物體,課的要點是觀測點不同看到的范圍也不同。遠近相同,觀測點由低到高,看到的范圍由小到大;高度相同,觀測點由遠到近,看到的范圍由大到小。課件出示小狗貝貝看到的四幅情景圖,得出遠近相同,觀測點由低到高,看到的范圍由小到大。接著課件出示一個人由A點走向B點,判斷哪幅圖是在A點看到的樹的范圍,哪幅圖是在B點看到樹的范圍。大多數同學由于課件的直觀能正確做出判斷,最后由電腦出示了畫觀測的范圍角,更清楚的驗證觀測點由遠到近,看到的范圍由大到小的結論。
四、、運用多媒體解決學生思維困惑
教師如能在學生思維困惑時介入電教媒體,既有利于及時點撥和調控,也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解題能力的培養。
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后,出示這樣一題:把一個棱長為3厘米的正方體表面全部涂上紅色,然后將此紅色正方體切割成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小塊,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兩面、三面有紅色的各為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的?
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解答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呈現“切割”、“旋轉”、“提取”等動態過程,使學生一目了然,這其間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總之,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確實利于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益。電教媒體所具有的潛在優勢是客觀存在的,但其優勢的發揮,必須建立在與其他教學媒體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必須通過教學過程加以實現。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能促進教學結構要素發生變化,產生新作用,同樣,能使學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有效地發展和提高。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絕不可認為電教媒體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電教滿堂灌,切不能為了電教而電教,把多媒體輔助變成了“多媒體縛住”。
- 上一篇:質監局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 下一篇:職業技術學院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