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電腦學習學生自學意識的培育
時間:2022-04-21 03:57:00
導語:漫談電腦學習學生自學意識的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的載體和工具,在各學科的學習及日常工作中應用之廣、作用之大,已為人們所深知。計算機科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就是它的發展和更新速度極快,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
作為計算機教師,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傳授給學生太多的知識,大部分知識的學習還得靠學生課外自學。因此,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變學會知識為會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是達到不復教,而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筆者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計算機學科特點,經過不斷研究探索,總結了以下幾種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一、引導和教育學生樹立終生學習、自主學習的觀念
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人的一生大部分知識的掌握,其實都是靠自學獲得的。從古至今,一些有成就的人士之所以能夠在一生中有所作為,是與他們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分不開的。學習不是學生時期的階段性行為,而是一生的事。曾榮獲最高數學獎——沃爾夫獎的著名數學家、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院士,九十歲時還在書房讀書,研究他一生熱愛的微分幾何學。教師可以通過講道理、舉實例等方式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在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化社會,需要樹立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觀念;明確每個學生都要根據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自主學習獲取和掌握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學生明白,要想有所作為,只有經過自主學習和不懈努力才能使理想變為現實。
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計算機本身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來學習掌握。因此,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教師不能采取“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要結合學科特點少講精講,重質量,重效率,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由學會知識轉變為會學知識。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愿望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有了興趣才會自覺自愿地去學習。學生對計算機一般都有一種神秘感和好奇心,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如在講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時,我將課前制作的一個帶有圖片、動畫、聲音和視頻的演示文稿給學生播放觀看,學生感覺神秘有趣,產生了好奇心,于是自己也想動手嘗試制作。學生通過看書、想象、討論及教師指導完成了各自的作品。繼而我又組織同學將各自的作品在展臺前放映,相互對比,讓他們思考如何設計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好勝心促使學生進一步動腦思考,查閱資料,與同伴協作研究,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2.采用目標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我定向
所謂目標教學模式,是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要求教師每一節課前與學生共同探討和確定學習內容、學習重點難點以及學習方法。設定的教學目標應遵循實踐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創造性原則,讓學生明確下一節課的任務,安排學習程序,制訂學習計劃,為自主學習定向。例如在講述windows資源管理器時,我給學生設定的目標是能夠熟練運用至少兩種方法進行文件的選取、復制、移動、查找和刪除操作。有了明確的目標后,學生很快抓住了重點,做到了有的放矢。經過多次訓練后,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3.重視實踐,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果只靠看書學習,不去動手操作,那就是紙上談兵。因此計算機課堂不該成為教師一個人表演的舞臺,應該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去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親身體驗自主創新的樂趣,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大膽探索、敢于發現、敢于創新的意識。在講授如何使用WindowsXP附件功能時,我引導學生使用畫圖軟件繪制出精美的圖畫,使用錄音機錄制自己的聲音文件,這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為了提高上機的質量,我還引導學生參與創造性活動。如在學習“Excel”數據處理軟件時,我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各科成績羅列出來,讓學生自己嘗試用“Excel”菜單功能算出總分、平均分,按平均分進行排序、單科分類匯總、篩選出及格與不及格學生名單等。這些看來只有教師才能做的事情,現在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動腦思考。通過創設這樣的主動學習的情境,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我經常在實驗課上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決,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判斷和討論,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并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自學計算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使知識系統化
學生最初學習的知識是零散的,如果不將所學的知識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們就不能全面透徹地掌握并靈活地應用這些知識。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歸納總結知識。如在學完每一章節后,采用小結的方法,引導學生將每一章節的內容聯系在一起,抓住重點,把握難點,使知識系統化,力爭讓學生做到融會貫通,記憶深刻,掌握牢固。
5.合理運用輔助教學軟件,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
其實,提高學生計算機自學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過機房開放方式,在機房里安裝一些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輔助教學軟件,學生在上機時根據自身特點有選擇地學習,既提高了計算機設備的利用率,同時也給學生自學計算機創設了有利的學習環境。目前較好的輔助教學軟件有提高漢字錄入速度的《五筆高手》,學習使用flash的《Flash學習軟件》等。有條件的學校,教師還可以將開發的計算機教學課件、測試軟件放在網上共享,學生可以通過網上的輔助教學軟件自學,并可利用測試軟件對學習效果做出評價。
三、建立激勵機制,激發自主學習的熱情
除了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外,還可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充分施展才華、展示自己新奇想法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競賽,通過表彰獎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形成的。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要想培養出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首先自身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探索新的、好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不斷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高艷茹.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6(5).
- 上一篇:小議中學音樂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 下一篇:深究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