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環境策略

時間:2022-03-17 09:37:39

導語:創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環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環境策略

摘要:在美術課堂中,要創設美術有效教學的實施環境,這是符合“有效教學理念”的,也是從“接受美學”收到的啟示;從“美術本質論”分析以及從美術課和其他學科的教學差異性來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重視創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環境

關鍵詞:美術教育;有效教學;環境;策略

在美術教學中,創設審美化教學環境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也有利于美術教育以校為本、以生為本教學觀念的落實。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積極發揮個人能動性,樹立正確的藝術觀與教育觀,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手段,使學生在更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感受美術、在更優良的客觀條件中實踐美術。筆者就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環境的創設及其策略談以下幾點體會。

1美術有效教學實施環境的創設

1.1從“有效教學”理論談美術有效教學環境的創設。在“有效教學理念”幾十年的發展史中,“由研究教師好品質,到研究教師教學行為,到研究學生學習行為,再到多方面考察有效教學”的研究方向的轉變,凸顯出了“以生為本”的人文主義教育觀思辨過程,揭示了“從學生學習角度反思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性。1.2從“接受美學”給我們的啟示來分析美術有效教學環境的創設。雖然“接受美學”并不是探討審美教育的,但這種意識卻給了我們很好的啟迪:一個好的美術教學設計,沒有良好的客觀條件支持學生接受,幾乎不會成功。1.3從“美術本質論”分析美術有效教學環境的創設。美術技能和其他人類知識技能表達形式的區別在于,美術作品要先有物質材料承載,作為承載物的物質材料本身也是美術作品的重要組成。1.4從美術課和其他學科的教學差異性分析美術有效教學環境的創設。和學生用口述或文字的方式,從作品“內容美”方面交流美感體會,也不失為一種適宜的審美教學方式,但這種方式僅能引發學生大腦對已存在的簡單形象進行深刻的回憶和聯想,并用這些碎片拼湊成教師現行設定的抽象的美的結論。因此,不能完全脫離“藝術語言”(美術作品的顏色線條、和諧對比,音樂的節奏韻律,文學的語法等)本身來探討“審美教學”。

2創設美術有效教學環境的實施策略

2.1基于客觀現實來調動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校本課程是影響美術教學的重要因素,對學生的接受程度影響復雜,因此,需要教師多進行校本研究,要辨清校本實際,結合校本現實,巧妙施教。2.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美術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例如教學《色彩的冷暖》一課時,筆者先展示大量的色彩繪畫作品讓學生欣賞,然后利用多媒體讓同一造型的畫面實時產生不同的色彩變化,讓學生直觀觀看,并討論冷暖色調及各自的特點。2.3美術教育必須呼應美術“美”的實質。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審美語言”的“形式美”的分析和引導,避免僅從“內容題材”上審美,增強對作品“形式美”的分析。2.4美術教育必須權衡學生的接受現實。客觀條件決定了學生審美接受的水平,也決定了教師引導教學的效果,限定了學生自我“審美感悟與體味”的深度,影響著學生“美術實踐與表達”的發揮。教師必須以校為本、以生為本,通過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完善自我藝術修養,提高教學技能,樹立更具現代化的藝術觀與教育觀,使學生在更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感受美術,在更優良的客觀條件中學習美術。2.5要有基于學生未來發展的教育前瞻性。事實上,像動畫、影視這樣的形式,比起從那些遠離生活現實的、翻印了數遍的照片上來欣賞傳統或原生態藝術來說,既接近學生生活,又能收到較佳效果,還符合時展。2.6增強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若播放一個動畫片的主題曲能引得學生共鳴齊唱,那么這個曲子就擁有了較強的校本教育適應性。若動畫這樣的新興“影像藝術”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它就比傳統的藝術形式更能適應時代的需要。2.7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要樹立符合時展的現代藝術觀,挖掘電教媒體的教育性能,利用其快捷、廉價、視聽、交互、網絡交流等性質,努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美術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說明的是,注重對“美術教學環境因素”的研究,并不是削弱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責任,也不是否定培養學生美術欣賞的主體性,而是在重申美術審美教育必須根據學生接受的程度來施教,從而提高美術教學效果。

作者:李傳忠 單位: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