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賞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07-16 03:06:49
導語:學校賞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核心素養體系”建設。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正式,有專家預言:未來的基礎教育改革,將突出強調核心素養、增強綜合實踐能力和辦學特色三個方面,并要求學校要有意識地規劃和建設自己的優勢課程群。基于核心素養建設學校課程,是學校對核心素養的具體詮釋,又是學校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讓核心素養成為了學校課程建設的藍本。那么,應如何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嵌入學校課程文化建設中,使二者達到有機融合?下面,以福建省廈門市濱東小學的賞識教育課程建設為例展開討論。
一、圍繞核心素養框架,構建課程理念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其總體框架由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構成,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學校圍繞這一整體框架,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目的,立足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需求,提出了“賞識育人,讓愛傳遞”的辦學理念,構建了AECS賞識教育課程體系,著力營造“快樂、文明、和諧”的育人環境,培養“自信、陽光、完整”的人。1.賞識師生———樂學好思,夯實文化基礎。一是校長賞識教師。校長要善于發現教師的優勢和特長,知人善用,充分激發教師的潛能,使教師發揮最大效能,在個人業務成長中得到長足發展,從而形成“愛生、敬業、善學、樂教”的教風,打造一支智慧型、智能型的教師隊伍。二是教師賞識學生。針對學生的優點進行教育,即通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教育,使學生增強自信、主動發展,從而形成“樂學、好思、求真、明禮”的學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這樣,夯實學生文化基礎,奠定人文底蘊,發揚科學精神。2.賞識教學———篤學尚行,促進自主發展。在“篤學尚行,知禮明德”的校風引導下,學校力行賞識教學,將核心素養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賞析文本、賞識課堂、賞識收獲、賞識評價”促進學生學會學習;運用“賞識語言、賞識行動、賞識學科、賞識人格”促進師生自主發展、健康生活。一是賞識語言。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方式,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和諧課堂。二是賞識行動。鼓勵并引導學生主動回答、主動質疑、主動提問、主動互動,開啟賞識教育的第二層級。三是賞識學科。幫助學生深入賞析文本的內涵,汲取學科養料,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使他們在學習中領略到學科知識的無窮魅力,進一步深化賞識教育。四是賞識人格。在對賞識教育以上三個層級的實踐與探索上完善學生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這樣,通過賞識教學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3.賞識校園———崇真向善,倡導社會參與。賞識教育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賞識校園是對校園文化最好的詮釋。為了將辦學理念具體化,凝聚教育合力,形成辦學特色,學校確立了“崇真向善,至誠至勤”的校訓,以“文化校園”“智慧校園”為依托來制定制度、創建特色,開發了“虹彩志愿———小義工”課程、“七彩成長———小記者”課程、“多彩筑夢——小社團”課程,讓每一位學生都懷有一顆崇真向善的心,都有機會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圍繞核心素養框架,立足賞識教育構思課程理念,著力于校園溫馨和諧、課堂精彩紛呈、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的研究,以賞識師生、賞識教學、賞識校園為一體的賞識課程,相輔相成、互相影響,逐步形成了校園文化新格局。
二、落實核心素養任務,達成課程目標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即培養“德才兼備”的具有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公民,并能促進學生進行深度思維與創造。為落實這一任務,探索賞識教育實施途徑,構建賞識育人體系,學校確立了賞識教育育人目標,即培育“德智體美思情”全面發展的少年兒童。具體體現為:培養道德品質———賞德;提升學業水平———賞智;發展運動健康———賞體;學會藝術審美———賞美;參與實踐體驗———賞思;促進交流合作———賞情。通過這些有效途徑培養學生賞識自我、賞識同伴、賞識生活的意識與能力,使他們形成自信寬容的品格、自律自覺的學習態度、挺拔強健的體魄、優雅恬靜的氣質和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從而能夠從容樂觀地生活,成為全面發展、有責任擔當的社會主義好公民。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構建了低、中、高年級賞識課程目標(見表1),進一步明晰了課程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核心素養既是學校課程建設的目標,又是一種新的課程觀。挖掘核心素養的內涵,是構建學校課程結構的出發點。學校圍繞核心素養框架,依據賞識課程目標,結合18個要點內涵,按照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節點課程、探究課程等課程類別,將賞識課程劃分為“賞品德之美”“賞學習之慧”“賞體能之健”“賞藝術之雅”“賞科技之新”“賞人文之情”六大課程板塊,建構了賞識教育課程結構(見表2)。每一板塊的課程內容與核心素養內涵相契合,使學生在掌握了基礎課程學科素養的基礎上,提高了技能素養,積淀了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和科技素養,為塑造健全人格奠定了基礎。
總之,核心素養視域下構建學校賞識教育課程體系,旨在通過課程的建設與實施,更好地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作者:洪盈
- 上一篇:醫學生醫德養成教育必要性探析
- 下一篇:淺談賞識教育與學困生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