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時間:2022-06-15 11:12:13

導語:大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一、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一)審美能力的培養

音樂作為情感藝術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種,將人的感情融入音樂,而情感與音樂的交融才能創造出號的音樂,所以必須讓學生學會在音樂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如何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表述出來,就需要學生知道用什么方法,通過什么途徑去表示,這就是審美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表現能力,需要懂得運用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并且要及時點評出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音樂表達出自己的意識。

(二)審美合作能力的培養

音樂表達藝術的多元化造就了異彩紛呈的音樂世界。音樂表演的藝術包括獨奏、合奏、獨唱、合唱,舞蹈也分為獨舞和集體表演等形式。學生集體參與表演活動是合作與共同探尋,創造美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相互用音樂交流自己的感悟,共同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并且能夠對學生的表現能力進行培養。集體表演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培養合作交流等能力。

(三)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需要對環境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個環境不僅包括學習地點,還包括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開放的課堂氛圍。這個環境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也可以是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交流,這種環境是師生共同建設的。在良好的課堂氛圍與動聽的旋律中,在令人身心愉悅的音樂活動中,讓學生放開自己的想象,大膽進行創新,可以自己作曲,作詞,也可以對已有音樂進行翻唱,改編等活動,讓學生審美體驗得到拓展和深化。

(四)審美評價能力的培養

學生應該學會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對音樂和它的審美價值做出判定。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十分重要,教師和學生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做的反應應該充分重視,讓每一位師生都成為音樂美的感受者和傳播者。比如說,在音樂教學課堂表演上,學生可以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表演,每一個小組表演完畢,教師可以讓該組成員進行一次自我總結,并且將該組的表演理念以及設計思路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讓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提出問題,補充要點,和評價,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對學生進行鼓勵,促進教學。這樣,學生都可以對其他人的優點進行認真學習,對他人的缺點進行自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結語

大學音樂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需要教師提供寬松的課堂環境,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良好的競爭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學生審美的感知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效果會更加好,并且,在這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化民風,并且有助于提升師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當代藝術教育中音樂教育普及面最廣,影響最大,所以我們要重視音樂教育當中的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作者:肖欣鍇 單位:黃岡師范學院音樂學院